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5年来最受好评的导演,时间是他永远的主角

“时间是影片最核心的角色”


最近,美国一家媒体办了场大型评比,意在选出1992年至今全球最受好评的100位导演

要想上榜,大导演们先要能交出至少6部作品,除了本土片,在美国发行的外语片也算。

然后再根据作品评分的平均值定名次,看上去还挺有理有据。

爱国的小十君接过榜单细细研究,最先发现了张艺谋贾樟柯的大名。

这两人有如失散多年的兄弟,携手占住了23、24名的位置,分列我大中华区的第一和第二。

而紧接着跟上的是排在31名的李安和37名的王家卫,看来奥斯卡小金人也不能为安叔加持更多。

其他的由于入选名单太长,小十君也不好细数,想找爱豆的同学可以一键问度娘。

不过念叨了这么多,还没告诉大家此次总选的NO.1是谁。

他就是理查德·林克莱特,一位悄没影就击败诺兰、昆汀和斯皮尔伯格的独立电影导演。

是不是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无论是"爱在三部曲"还是《少年时代》,相信你一定有所耳闻。

时间这么抽象的东西,在他的电影里刷足了存在感

谈到这位独立影人,他上一次刷爆社交媒体还是2014年的《少年时代》这是部改变了电影制作的整体趋势被誉为“现代最具有冒险精神的电影之一影片。

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一般这样的电影都会找两个大小演员来分别演绎(除非是系列影片)

但《少年时代》不同,它整整拍了12年像是在说,我有的是时间

这在大多数追求多快好省的电影创作者眼里,显得十分笨拙。但看完电影你就知道,什么叫棋高一着:在一个少年的眼睛和心境里,时间是多么漫长。如何让你在一部电影的长度里,真切感受到时间缓辔而过?看着一朵花盛开,看着一个少年成长?

为了不占用小主角的时间,林克莱特选择在每年的暑假进行拍摄,连主角自己也不知道明年的剧本走向是什么。

▲小男主埃拉·科尔特兰的颜值走向我们倒是看得一清二楚。

时间是《少年时代》的核心角色,也是它的导演。毕竟一开始,林克莱特本人都猜不中最后的结局。

要知道,如果演员中途出了意外,或者有任何突发情况,这部电影都有可能变的什么都不是。

正常的电影拍摄过程是写好剧本、选演员、拍摄、剪辑成片。

而这部片子是,每年都写一部分、拍摄、剪辑,这是一个分成12段的过程。随着自己年龄增长,一些新发生的事情、想法,包括自己当父母的感悟、回想起的童年片段都会融进去。

这样一部随着时间而成长的影片也呈现出了和过往青春片完全不同的,真实的年代感,这是那些青春片用一个闪回,努力塑造出的假象做不到的效果。

小时候粉哈利·波特,电影里记录了新书发布的活动。

成长为少年,聊一聊当时热门的《暮光之城》。

到了青年,有进击的Lady Gaga和时兴的苹果产品。

《少年时代》既像纪录片般真实,又像艺术片般感人,耐得住寂寞的林克莱特又一次开创了新的电影模式

12年后才能见到收益的电影,没有人敢这么拍。

为什么林克莱特总执着于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做出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了,经典的“爱在三部曲”就能看出林克莱特对时间的独特把握。

1995年,林克莱特完成了日后能被奉为“文艺界圣经”《爱在黎明破晓前》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背包客杰西和女学生赛琳,在浪漫欧洲的一场“咸湿艳遇”。

全片没有世家情仇,没有灰姑娘和王子,既不狗血,也不华丽,满满的对话和各种长镜头下,一切发生的流畅又令人羡慕,堪称话痨爱情的经典之作。

▲午夜街头,两个即将放飞爱情的有志青年。

9年为一个周期,林克莱特凑齐了最能代表他的“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


▲“爱在系列”,豆瓣评分达到了高度的一致,都是8.7。

当面对爱情,时间这位导演兼主角变成了吝啬鬼。看看片名里“黎明、黄昏、午夜”这几个词,它们美好,同时无不指向一种稍纵即逝的仓促、时不我待的遗憾。

难道爱情的真义是,只有恋得短暂,才能爱得永恒?无论如何,我们开始像年少时那样渴望时间快点流逝,急于赴那9年之约,去一探爱情的最终走向。

18年的时间,主角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从满脸胶原蛋白的小年轻变成了激情退却的中年人。

但两人最青涩美好的时光留在了电影里

在这跨度将近20年的系列电影中,林克莱特再次将执导的权利交给了时间,他说:

让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如何经历变老的过程,杰西与赛琳代表的就是所有在世界上生活了这些年的人们,现在,我们拍完了,我们都老了18岁。

当我拥有了时间,我拿什么填满时间?

在众多导演中,你好像很难找到一位像林克莱特这样的导演,让时间占据主导权,喋喋不休地叙述着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

如果电影是绘画,时间则是画作本身。

2001年的《录音带》,就是一部典型的林克莱特式的电影。

又是林克莱特御用的伊桑·霍克,两人合作达到7次之多。

典型的林克莱特又是怎样的风格?这位豆友总结很到位。

@Zola:一天,三个演员,短小精悍,话唠。

对,除了时间,不论“爱在三部曲”还是《录像带》,基本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唠唠叨叨的角色,从其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林克莱特的话唠属性

《录像带》中,没有背景和旁白,全程靠对话展开剧情,对演技的要求相当高。

《摇滚校园》中嘴炮满分的“摇滚老师”。

朋克,硬摇,垃圾,重金属鉴赏课。

在他的镜头下,交流是最核心的元素。此外,场景、灯光、服装,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林克莱特在给"爱在"的两位主演说戏。

林克莱特的特色不止于此。多变的性格促使他不断地进行着实验与创造

2001年的《半梦半醒的人生》,描述了一个年轻人无法从一系列相关联的梦中醒来。

▲豆瓣8.2分。

拍摄这部电影时,林克莱特将摄制组精简至最少,仅4个人用了25天就全部完工。

在正常一天拍2、3页剧本的情况下,这个小团队最多的一天拍了22页,这位导演动作快起来也是拉不住。

对于这种放飞自我的尝试,林克莱特表示:感觉特别好

此外,采用真人拍摄、动画呈现的方式,林克莱特再一次刷新了电影制作的技术。拍电影的人很多,但能上升到革命境界的,实在难得。

▲做出来的动画效果还是不错的。

选用真人再动画这个形式也是为了呈现一种介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迷幻,这种表达方式在林克莱特之后的《黑暗扫描仪》中尤为直接。

用动画来表现吸毒后的幻觉,这种诡谲眩晕的画面,使观众仿佛也吸了大麻

独立导演总是有开创性的地方,可像林克莱特一样永远改变,不断尝试新的事物,从不畏惧的却独此一人。

每个看过并折服于他的作品,并被他下一部作品再次折服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灵魂叩问:这个人到底在想些什么啦!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好好了解下这位总是藏在镜头后的低调导演

林克莱特到底是谁?

1960年出生于德克萨斯,因为父母分居,所以林克莱特是在亨茨维尔长大的。

▲活脱脱一个80年代潮流最尖端look。

德州本就以监狱众多而著称,而亨茨维尔这个只有93平方公里的小城,就密布了七座监狱。

在这里生活的人似乎也都能和监狱扯上关系,这是个犹如监狱生锈了的铁门一般的阴冷小镇。

电影院也只有一间,年轻人只得四处游荡,到处惹事以作消遣。

后来他拍摄的《年少轻狂》就基于这段生活,时间定格在放暑假的前一天。这群恣意妄为而疯狂的美国高中生,喝酒,抽烟,飞叶子,随便抓一个同伴就能亲吻。

偷偷开出去的破烂汽车行驶在凌晨三点的公路上,逆风中展开双手,发出欢快的尖叫。

这却一下戳中了当时年轻观众的心,他们想着:“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是为我们而拍的电影。”

这也是马修·麦康纳的处女作,认得出哪个是他吗?

林克莱特少年时喜爱打棒球和写作,梦想着成为职业棒球选手或者作家。不过后来心律出了问题,只能告别棒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将空出来的训练时间全部用在书籍和剧本写作班上。

▲棒球运动员-1,你的好友独立电影领军人物已上线。

剧本写作班也使得他对编剧产生兴趣,好像小说里的人物全部活过来了。

▲一下子老了不少,这仍旧是林克莱特。

大一退学后,他到海上油田工作了两年半,这段漫长的航行让他对电影产生了兴趣。

每次航船停岸,别人想的是去酒吧花天酒地,他却一头栽进了电影院。

▲所以说找不到人生目标的各位快去海上航行个十来天啊!

小说,剧本,电影。林克莱特最终找到了他向外界"说话"的媒介。

之后,26岁的林克莱特带着他的血汗钱来到了奥斯汀。

▲去不起纽约,就来奥斯汀吧。

1985年,他办了一个“奥斯汀电影协会”,这是一个到处组织观影活动,帮助了许多独立影人的的非盈利性组织

▲考验脸盲的一刻。

1990年,《都市浪人》诞生,你可以在里面清晰看见林克莱特生活过的地方。

每个年轻人都怀着梦想的奥斯汀,幻想着能巡演的地下摇滚乐队,和画材睡在一起的艺术家,还有这些年轻聒噪的电影人,各种文化相互滋养。

▲猜测这位男孩是我亡夫Kurt Cobain的迷弟了。

如林克莱特所说,《都市浪人》只能在奥斯汀拍出来。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从不疲倦,希望拥有一切,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和听不厌的笑话

所以影片拍的也就是一群年轻人来来去去,长篇对话,没有主题也没有主角。林克莱特凭借这样开创性的零散的叙事结构,与当时一批年轻电影人一起,共同开启了美国独立电影之路

大象》的导演格斯··桑特就表示深受《都市浪人》的影响

这也为他之后的电影道路开了一个好头。一个默默无闻,穿着百慕大短裤,胡子拉碴的独立影人,一下就登上了世界影坛

而后面的与他过往风格都不同,拿奖拿到手软的“爱在三部曲”的灵感也同样来自林克莱特自己的一次浪漫邂逅

林克莱特在某个玩具商店偶遇了一个女孩,两人共度了“从午夜到凌晨六点”这段时间。闲逛,对话,调情,做着那些从没想过的事情。

他对女孩说:“我要把它拍成电影。” 

“它是什么?”

“它就是这个,这个感觉,这个在我们之间流动的东西。

▲导演想表达的流动的这个”,都拍进了影片中。

我想拍一部关于两个年轻人心灵相通,彼此吸引的电影,确实是自传式的。

林克莱特的电影充斥了对话,滔滔不绝。说到激动处面红耳赤,说到动情处面红心跳。但这种交流的快感如今却沦落到“交流的无奈”:聊天靠手机,表白用手机,约会玩手机。

我们的社交场景越是单调乏味,回头再看“爱在三部曲”,就越能引发我们的强烈共鸣——好久没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了!

毕竟文字是如此狭隘,千言万语说不出的话,可能一个眼神都能代替,而这个眼神是任何语句都达不到的神秘之地。

所以现在人们开始想要屏蔽社交网络,回归面对面的交谈。说到底,人类不就是这样的群居生物吗?

我们对于“心灵相通”的纯粹交流仍然充满向往。

林克莱特选用一个最平凡的角度,看上去不讨巧却是最打动人心的。

回到残酷的现实,林克莱特遇到的“赛琳”在“午夜降临”(三部曲终章)去世了。

▲《爱在午夜降临前》的片尾处写着“为了纪念艾米·赖豪普特

那部让整个电影界都惊叹,让他收揽无数大奖的《少年时代》同样刻有他深深的烙印。

影片中妈妈的角色就与林克莱特的母亲有许多共性。为家庭付出,义无反顾地向前看,很少“回头看”。

大概在90年代末期,我觉得我想要拍一部与少年时代相关的电影。那时候我已经为人父母,年龄也近40了,我有些话想说,却找不到一部合适的电影。

可以看出,虽然题材广泛。但这种专注平凡人的生活,为他们发声,并且融入自己生活经历的特质贯穿了林克莱特电影的始终。

忠实粉丝的评价,“终于有一个人想着拍一部关于人的电影。”

这种特质可以将林克莱特归为作者电影”,选用个人化的元素,用电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这种“作家”特质可能会被诟病自恋,在影片中加入“好几吨的自我”。但林克莱特却不排斥这种说法。

我不害怕被叫做自传式电影,我大多数的电影都有这种色彩。

所以林克莱特是怎么拍出这些电影的?他只是在不断工作,表达自己罢了。

不论是处女作的一鸣惊人,还是爱在三部曲的经典隽永,永远在开创道路,视既定规则为无物。

这样引领着美国独立电影的大导演应该很显眼才对。然而林克莱特却非常低调,不像昆汀总是占据报纸头条,你们知道小十君找这些资料吐了多少血吗?

住在自己造的房子里,一种隐士做派。

但是在影人内部,他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昆汀就说过,他在《低俗小说》后遇到了瓶颈期,这时就会跑去林克莱特家中飞叶子,听取他对创作的意见。

更有多少怀着梦想却不敢迈开步子的电影人,看到他那部甚至有穿帮镜头的处女作,会想着:原来我也可以拍一部电影。”

Cult片经典《疯狂店员》的导演凯文·史密斯就表示他是看了《都市浪人》才义无反顾地走上电影道路▼

这些与主流商业电影不同,带有强烈思想和个人风格的独立电影人极大地扩展了电影世界,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而就是林克莱特这样一个极为低调的幕后人物,却影响了一大批电影人。带领着独立电影走向更宽阔的地方,也让这个他喜爱的光影世界变得愈加多姿多彩。

福利互动

互动话题:你最喜欢的导演是谁?

截止明天下午4点,本文下方留言区点ZAN数最多的北鼻,可获得1个月爱奇艺视频的会员激活码哦。

恭喜上期获奖用户 @Lif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导历时12年拍出这部高分佳作!
找不到更伟大的爱情电影了,还有谁会花 18 年谈个恋爱?
豆瓣8.5,它是影史上的奇迹!
豆瓣8.8,神作爱情三部曲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豆瓣评分8.5,少年成长的故事,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少年时代》:用时间酿造电影美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