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才叫超级网剧啊

原本我们以为,“鬼吹灯”这座富矿,早被各路野狐禅,挖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自早些年陆川的《九层妖塔》,到管虎的《黄皮子坟》,乃至惨不忍睹的《云南虫谷》与《牧野诡事》,无论是大鱼还是小鲜,都曾在鬼吹灯上栽过跟头。

号称“盗墓”题材中的挑大梁作品,好似一座千年诡冢,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来探宝,却半路折戟沉沙铁未销。

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再深的地宫,硬靠人堆,也总能趟出条生路。

就在我对鬼吹灯改编已近无感之时。夜路里,燃起了一点光。

就是这部有些低调,但绝对算得上惊喜的《怒晴湘西》

豆瓣评分7.9,目前系列最高峰。

不说甩《牧野诡事》那种烂糊玩意一条街,比还算良心的《精绝古城》也高上一头。

这才对得起“超级网剧”这一称号。

但要细究起来,这《怒晴湘西》一本,在整个系列中算不得头筹。

胡八一雪莉杨等在其中只是走个过场,它更像是一本外传,勾连出老一辈搬山道人与卸岭力士沉浮往事之余,顺道点拨旧时湖南民间风俗传奇,当做一部近代风物传奇,也不为过。

选择这本书改编,除了补全系列作品的空缺,更大程度上,也是军阀割据这一特殊时代背景,加之湘西自古就颇有神秘色彩,怪谈野趣,更能耐人寻味。

楚巫文化,苗族蛊术,赶尸秘术,民国匪盗,随便拿出哪一样,都够说上三天三夜不带重样。

当然,这些背景细节对一部剧来说,只能算是添头而非主菜。

真正好的改编作品,主要还得发力于原著之上,能挖多深看多透,决定你这地基打得有多牢。

雷声大雨点小的《黄皮子坟》,就是栽了这个跟头。导演管虎,绝非滥竽充数之辈,但对知青下乡的过往经历,着实干扰了他的判断。那些并不高明的个人趣味与历史感悟,反客为主,把一艘刚下水的好船,送进了危机四伏的暗礁。

而《怒晴湘西》,之所以一鸣惊人,也并未有什么先声夺人的创举。

无非就是——扎扎实实啃原著,勤勤恳恳磨人物

也别搞些花里胡哨,弄得墓道地宫跟迪厅舞池一样的廉价特效。

有赖民国背景,妖魔鬼怪还有成精权力。

《怒晴湘西》也不至于编造些牵强解释,能够实打实重现原著的神秘诡异。

正如开篇,潘粤明饰演的陈玉楼,偶遇高伟光饰演的鹧鸪哨,卸岭魁首棋逢搬山道人,就撞上了一桩耸人听闻的怪事。

夜深人静,残破的义庄,一行人个个身怀绝技,却也抵不了本地的阴森鬼气。

这种停棺留尸的地方,拿来过夜,的确是自讨苦吃。更何况,屋中还直挺挺站着一具干瘪女尸,也就是小苗人口中,会吃人的“耗子二姑”。

但真正的吓点,不在于干尸的丑陋,而是即使到现代也未消亡的民俗怪谈。

就像这只突然咬掉女尸耳朵的老猫,说是猫妖,也不为过。

而这只老猫,也勾起了陈玉楼的火气。

身为卸岭魁首,当地豪绅,又有军阀兄弟撑腰,自然不能被一只猫给灭了威风。

几步跟上,穿山越林,却正中邪物的陷阱。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神通广大的猫妖,却被另一更诡异邪物,轻易开膛破肚,毫无还手之力。

层层递进的惊悚玄秘,别处难寻。

别急,这才只是漫长寻宝路的一段小插曲。

陈玉楼与鹧鸪哨,这两大门派顶梁柱,真正的对手,不是妖邪鬼魅,也非血肉之躯,而是这湘西腹地一座瓶山之中的元代大墓。

深藏峡谷之下,遍布机关消息,外有毒虫异兽盘桓,内有死穴陷阱守卫,可想而知一路艰辛。

更别提潘粤明等人对原著角色的出色演绎。

潘粤明饰演的陈玉楼,一显民国侠盗的复杂气质。

他乐善好施,果决洒脱,也丝毫没有酸腐乡绅的假仁假义,坦言自己靠的就是人多势众。

挖山取宝,一面赈济灾民,一面也不掩盖发家致富的野心。

这种心怀大业的浪子形象,少不了多层的性格支撑。

遇见怪事,一面强装镇定,一面倒吸冷气,顽皮之余,很是有趣。

偶尔耍宝的反差萌,笑点担当之余,也不失为惊悚氛围的缓冲剂。

而对比硕果仅存的搬山道人一脉,只剩下鹧鸪哨为首的三位师兄弟。

按设定来讲,搬山一脉摸金下墓,只为求药,不为求财,而钻研奇门遁甲与医术古方传统,又让其人有些出世的道门仙家气质。

单看鹧鸪哨的选角,高伟光的外形,说是八分贴合也不为过。

虽然并非流量演员,以往作品也乏善可陈。

但粗糙野性之下又极为立体的五官,与陈玉楼的玩世不恭的雅痞气质,实是鲜明而生动的对比。

更何况,那风霜磨砺下的面容,不仅眼神锐利之极,其间夹杂的几分忧郁,也会让你瞬间对这个男人产生好奇。

其他角色用个个出彩形容也丝毫不为过。甚至台词屈指可数,外形异于常人的壮汉昆仑,都有几场凝炼而深情的性格戏。

看似凶狠暴戾的军阀罗老歪,也有一段凄凉过往。虽然这一脸刀砍剑劈的勋章令人生畏,但直爽而不时耍宝的性格,同样令人着迷。

我并不愿意把尺度和猎奇,当做一部作品的优劣标准来提。

但在如今的环境下,能在规则的边缘游刃有余,的确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实力。

为了还原人迹罕至的湘西野林,剧组选择了大幅提升成本与周期的实景实拍。

这一面让书中描写更为真实具体,也给了剧组全体一种难能可贵的投入氛围。

虽然绿幕抠像,更为省时省力,但有限成本之下,却要大幅牺牲真实光影的独特质感。

密林深山这一对叙事极为重要的背景环境,容不得半点妥协与委屈。

这也是所谓尊重观众的前提——尽可能具象原著设定

而包括百人齐下蜈蚣挂山梯这一重头戏,一眼看过去的那股压人气质,就不是一般网剧用些特效就能糊弄过去的把戏。

更为难能可贵的,还是导演一行对道具设计的死磕精神。

蜈蚣挂山梯,这一并不存在具体史料佐证的关键道具,剧组花了一个月时间,一点点琢磨出原型。

一只怒晴雄鸡,作为故事中的关键角色,其气势不言自明。

不像某些浑水摸鱼之辈,对待细节总是一笔带过,美其名曰模糊处理留给观众想象空间,实则只是偷奸耍滑,脑力不济,搞得国产类型片,总像骗瞎子的把戏。

最后再提一下已被人诟病多年的注水问题。

强行拖慢节奏,延长剧集早就是国剧市场的恶性通病。

《怒晴湘西》中,你擦亮眼睛,也很难找到一句废话,一场废戏。

三股势力,一条明线,毫不拖泥带水,在平均30分钟的剧集中,窑变出短小精悍的一出好戏。

只叹,把应该做到的都做到,即使实力有限,也不要注水摸鱼。

这理应最基本的要求,如今反成值得一书的礼遇。

真是可笑又可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播当天,豆瓣8.5,连上两次热搜的《怒晴湘西》好看在哪儿?
豆瓣8.2,《怒晴湘西》凭什么成为“鬼吹灯”系列最佳?
解码 | 死磕《鬼吹灯》,老炮儿团队再战湘西掘出了哪些宝?
《怒晴湘西》的五大精彩与遗憾
《怒晴湘西》又有角色下线,还是大家很喜欢的花灵
电视剧鬼吹灯:整部剧剧情上不拖沓,开始就进主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