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虚无、金钱、温情与生命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劳伦斯著,杨恒达、杨婷译,中译出版社2016年版。

一、虚无

“虚无”一词是个感觉词汇,不好定义。虚无是当你年近而立,却并未达目标的彷徨感;是早晨起床

后,面对日日重复的工作的失落感;是独处静默时,心里不由生出的空虚感。“虚无”是现代生活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感受。这是一种没有着落、没有刺激、不知所措的孤独空虚感。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小说中的虚无感来自现代的工业社会。这种工业社会的到来摧毁了绿树成荫的森林,带来了硫磺味的空气,用“对金钱的追求”代替了生命中的道德和美好。精明的人在这种社会中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劳苦大众则变成了精明人挣钱的“重复劳动的机器”。康妮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是一个追求精神独立和内心“善”的人,所以这种与自身追求格格不入的社会带给了她强烈的孤独感,最终演化为虚无和抑郁,直到遇到了猎场守护人。

再观当下大都市中的年轻人,更是饱受这种虚无感的折磨。高居不下的房价,无所适从的异乡,像机器人一样不断重复的工作,生命仿佛没有了意义。这种巨大的虚无感吞噬着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打工者”。需要派遣。排遣的方式是旅游、美食、购物和成就,尤其是在朋友圈里。朋友圈里充斥着旅游的潇洒、美食的诱惑,小小的升职,以及购物之后金钱带来的满足感。也只有这时,年轻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感受到自己被认可,感受到自己还活着。

二、金钱至上

“钱”以及对钱的追求是小说中一切悲痛的来源,这是工业社会所带来的价值观的转变。每一个社会,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都要经历这种阵痛:对金钱疯狂地追逐,以及这种追逐带来的价值观的扭曲。而当下的中国似乎也正在经历这种“阵痛”。这似乎是人性使然。

这种对金钱的疯狂追逐,意味着不择手段,克里福德就是代表。没有人性,没有温情,残忍地压榨工人,以实现自己人生财富的积累,实现自己所谓的“成功”。身份低下的颇尔顿太太则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她一方面憎恨着克里福德老爷,因为自己深爱的丈夫就是被压榨而死的;而另一方面又觉得能跟克里福德这种上层阶级的人“打牌”是自己毕生的荣幸。这就是当时的工业社会所带来的:所有的人都在追逐金钱,资本家毫无顾忌地压榨劳动大众;而劳动大众则想尽一切办法向上爬,向上层阶级靠拢。

三、温情与生命

小说的主人公是这个变异的社会中的异类。维持他们之间的并不仅仅是性爱,而是一种温情,一种人

性。猎场守护人一直在倡导回归自然,他鄙视无情的工业社会和残忍的同类,只在康妮身上找到了人应该有的“温情”,这使他再次振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重拾生活的勇气。他和康妮,崇敬自然,崇敬生命,正视自己的身体,无须克制。这种在虚伪地、讲究一切阶级身份的、处处崇拜金钱的社会中,无疑成了异类。

小说是以悲剧结尾的,我认为。它的开头“我们本来就处于一个悲剧时代,因此我们无须悲痛欲绝”,就已经暗示了它的结尾。康妮和猎场守护人分居两地,孩子还未出声,一切都还未知。但是两人走在一起要经历的艰难是可以预知的。但毕竟还没有成为定数,孩子还在,尽管没有出生,但未必不是一种希望。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不仅仅是关系性和爱的探讨,它更多探讨的是人性,是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疑,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接触,一种温情,一种温情的勇气。

我们的社会在向前飞驰,还能回到过去纯粹的自然状态么?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人一旦唤醒真实需求,便无法忍受虚无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电影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
禁映影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英国剧情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