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文可以当论文?

近日,浙江大学发布一则《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该《办法》还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力作出了量化的规定,认为“重大网络传播”指作品被不少于2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以及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较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其中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

最近浙江大学着实火了一把,让这个很“水”的大学,顿时沸腾了起来。

自从“网文10万+”列入学术成果的学术考核标准,很多网友、大咖纷纷指责,说这是学术放水。这样的舆论压力想必校领导的心里已经形成了很大的阴影面积了吧。虽然有很多人不认可,但是我想说也许这就是一个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初创。虽然这个“网文”不甚规范,但是也变相的给现有的职称评定、学术考核方式提出了质疑。

跟青椒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他们抱怨科研压力大,课业任务多。他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考核的压力让他们就像学术工厂一样,要不断的生产,即使没有什么好的idea也得挤出点奶来,否则就对不起自己的岗位,就更不要奢望什么职称了。

当然我不认为做学术不能有科研压力,但是如何做好学术却是值得玩味的。首先一点就是做研究要有饭吃,而你在大学里做研究职称就是一个吃饭的保障。记得一个老师说过“学术是属于贵族的奢侈品,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做学术就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什么准备呢,就是学术没有钱。”这是很实在的一句话,也给我很大感触,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追求和现实的羁绊之间如何平衡。

做学问不等于做学术,做学术是一种职业性的研究,而做学问就是一种纯粹的研究,不以其为生,只以其为乐。这也是为何那么多经典理论家多是出自贵族或者有一个很富有的资助人的原因吧。靠做科研为生就是做学术,而眼前所说得做学术没有钱的多半是文科还有部分理学专业的老师。这些专业应用的价值不是很强,甚至很多都是“务虚”,所以经济价值不高,而且专业内的竞争压力很大,就某个点的研究都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了。很多文章多是就某一个观点增加了新的案例材料、用了新的方法工具的小修小补,如果想在到处都有研究的今天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那就需要有很大的气魄了。这也是为何目前的学术研究呈现碎片化、学科发展综合化的客观原因吧。

既然做理论上的巨大创新不可行,那我做点经典解读分析,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让更多的人接受现有研究,并给予他们对现有研究进行个人评判的权利有何不可呢?我甚至在想,经典理论家的消亡之后我们要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学术史呢?是继续按部就班的咀嚼陈年旧事,还是用新的方式解读今日的生活呢?如果我们还继续奉行传统的学术考核标准,那么我们理论创新的视野会不会因此而受限?有很多学者不太擅长学术论文的规范写法,如果逼迫他们写那种期刊规定的范文,很多美好的研究就会被阉割。谈到非学术类写法,可以追溯到经典理论家齐美尔,他的写作风格就很另类,而这也在他犹太人的身份之上增加了一条不被学术委员会认可的罪责。

而在今天我们的时代网络文章似乎要比纸质期刊更有前景,很多人有时间刷手机看网文,却很少有人愿意对着规规矩矩的期刊论文。为何不能用网文的形式来挑战以前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呢?而学术期刊奠定的今日局面也不过是一些学术评审人审阅通过后收录并发表的文章吧?用更加可读的文章作为研究成果呈现形式或许可以激发更好的研究效果,与其阉割学术成果,不如果断严格审核制度。

面对网文要成为学术评价依据的我们关注点似乎应放在如何让这个成为一个现有制度的“补丁”,而不是否定他的可能。当然,很多人质疑用水军刷流量容易造成学术作假,那我能不能说用钱买版面是不是也是一种学术作假呢?我看只要方法用的好,建立像学术期刊那样的审核机制,用网文来作为衡量学术成果的依据未为不可。

原文标题:《网文可不可以作为衡量学术价值的标准》

本期小编:小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畅谈期刊发表论文有用吗
“论文工厂”来源于畸形的论文需求
“论文崇拜”撑不起世界科技强国
论文在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价中有何利弊?
《地理研究》新栏目正式上线
期刊发表的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