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社会学入门书籍介绍

作者:袁怡
今天这篇文主要是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入门书选择,因为这确实是社会学里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很多朋友都并没有受过社会学专业教育,然后看书也并不系统,就觉得这些东西好复杂(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然后网上的一些推荐又只是把书单放上去了,并没有详细的介绍,很多人不知道每本书有什么特点,什么书是符合自己现阶段需要的,所以我做了这个书单是为了让大家能明白这些书的特点,然后按需求进行更有效更系统的阅读。
一、通识阅读
我自己的社会学入门书是“西方著名社会学家思想研究丛书”,包括四本介绍社会学家理论的小册子,《介入的观念》是介绍丹尼尔·贝尔的,《现代性的诊断》是介绍齐美尔的,《第三条道路》是介绍吉登斯的,但他是当代社会学家,他的理论几乎是把之前的很多社会学家都进行了批判和分析,所以不推荐看这本。还有一本介绍韦伯的我一直没有看。这个书是我偶然间在图书馆发现的,如果你也能去图书馆找找或许也能看见。这种介绍人物理论的小册子真的太好看了,除了个别对初学者不友好,大部分都是种草机,你能通过它把握一个理论家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如果你能对此产生共鸣感,那就可以继续研究下去,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也是这样的,对这类文章感兴趣也可以看这本教材。
其实大部分人的入门方法都是看教材,毕竟教材还是很经典的,而我也在看吉登斯那本就(被迫)转入了教材,从这开始才是系统的接触社会学,其实每本教材的侧重点不一样,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能说是哪本更符合自己的需求,我这里仅仅是提供建议。如果打算考研,当然优先参考书。这里对这些书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
1、柯林斯的《发现社会》、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贾春生《外国社会学史》+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后期)
先说国内的这几本最常用的教材,因为我觉得真的系统的入门阅读,他们几个的组合是最好的。杨老师这本书如我刚才提到的,是按照人物编写的,自然就会突出一些人物,忽视一些,而且缺少整体把握。所以可以先看侯老师的或者贾老师的书的绪论和第一章,接下来第一本书没有提到的人物,可以参考第二本书,尤其是杨老师的书缺少中卷,所以近代社会学部分有所缺失,关于舒茨我推荐看刘老师那本,侯那本讲的十分不清楚。这几本书都是比较基础的教材,并没有按照某种传统去进行划分,作为最基础的入门是最合适的。
如果不喜欢看国内教材,也不需要全面的阅读,仅仅是了解一些思想家,《发现社会》绝对是首推,我是最近看的,只看了涂尔干和韦伯,真的很惊艳,他把涂尔干和德雷福斯事件联系起来了,这是我从没想过的,而且在接下来介绍他的理论的时候没有那种很主观的判断谁更重要,而是按照他的作品的顺序来介绍的,介绍的也非常准确。并且后面的参考文献也是非常好的延伸阅读推荐。韦伯那章也很有意思,是和教材不一样的介绍体系,感觉有带给我思考,真的很可惜这本书太少了,介绍的不够全面,我一开始就是因为这个没看这本书,还是一个小伙伴推荐我才去看了,真的很不错。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瑞泽尔的《后现代社会理论》
当你对教材足够熟悉之后,你会觉得,好像有些人的理论是有联系的,而前两本书,就是按照这种联系编写的。这种编写当然会更加系统,但是问题也很明显,它并不全面,而且如果你不熟悉这些理论,还可能看不懂。所以,我建议还是先看完上面几本,或者至少是作为上面的补充来看。
比如我在看后那本书的时候提到了卢曼,我很感兴趣,就找到了特纳这本书,加深一些了解。还有我对历史社会学等分支学科感兴趣,而上面那几本书没有提到,而文军老师的书有。
还有一本书是周晓虹老师的《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应该是所有书里写的最详细的了,但是我没有那么多需求,所以就是按需阅读,个人觉得入门的时候也没必要一下子就这么详细,还是要优先掌握重点,有需求可以放到第二阶段来看。
瑞泽尔的《后现代社会理论》是拿来做补充的,如果想深入了解当代社会学家可以看看这本,因为这些人的书确实不好看,其实所有社会学家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吉登斯和哈贝马斯的书,吉登斯看了有三本,还有两本都有认真做笔记,但是我依然概括不出来他的思想到底是啥,哈贝马斯是我毕业论文选的他,也看了他的三本,除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很好看,那两本的复杂程度真的是我接受不了的,整本书都是之前的各种社会学家……而且语言学,现象学……对我来说就是一锅分辨不出的大杂烩,每天都看的我直头疼,反正如果不是必须看,我觉得还是别去看了。从瑞泽尔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开始看至少能把各种哲学流派的影响先搞清楚了,还能少头疼点。
3、dk《社会学百科》+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
把这两本单独讲,是因为这两本书不那么“传统”。《社会学百科》会讲到很多许多书本外的社会学家,关注某一社会问题,希望得到社会学解释的可以看这本书。沃斯特那本更有意思,是按照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来编写的,非常有特点。而这些显然不是入门的要求,但是在入门的时候读一读,会让你对社会学和社会都有更多的理解。
二、原著选读和导读
在直接看原著之前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看原著选读。
因为有的时候可能看完教材会对原著有一些“偏见”,或者有些作者的文风实在是晦涩难懂,还有可能是在准备考试,不能抽出大量的精力去看原著,又想了解原著。所以先看看选读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比较常见的有两本,《社会学基础原著选读》《社会学原著导读》我们学校图书馆有第一本,大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找。
还有就是看原著的导读,一般是对这本书的介绍,很多书看导读介绍的非常简练,看完之后就能懂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尤其是有的书在入门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去深入研究的必要,就可以看完导读就先放下了,这个需要自己去平衡时间精力做出选择。
三、看原著
如果时间充裕,决定开始看原著了,那当然是兴趣优先,然后排除感兴趣的书里过于晦涩的,我帮忙排除一个《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他老师齐美尔就已经够难读了,这位大佬的书更难读。还有,不要因为对作者的一本书不感兴趣,就不去看其他的,我看好多人都说对涂尔干无感,说实话,我在研究社会学之前就看过《自杀论》,我也无感,但是我有一天打开了《社会分工论》,发现完全是我喜欢的书!
附:关于理论社会学阅读的几点建议
1、交叉学科优先
西方社会学原著按阅读当然是兴趣优先,如果在看前面的书的时候就已经对社会结构、某一社会行动等感兴趣,就可以直接去看了。但是如果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想去研究,可以先看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专著。因为按照我个人的感觉,对于历史和心理这种大家比较熟悉的交叉的学科所提出的一些概念会更好理解。
这里提供几本历史社会学的书,事实上这几本书的难度也是不低的,但读起来并不晦涩,你能从这些书里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因为几位作者都是各个学科的集大成者,书里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历史、政治、经济、心理、人口......认真的读下来是能学到很多内容的。比较经典的有马克思·韦伯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社会心理学最经典的就是和符号互动论相关的,戈夫曼和米德的书都很好看,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流派是很好理解的了。政治、经济、法律非我所长,看得少就不瞎推荐了,但是如果是对这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优先去寻找相关的书,毕竟以感兴趣的话题入门是最好的。
2、尽量按时间顺序
按照内容上的优先说完,再来说时间,自然是要尽量按照时间顺序来阅读(此处没有书推荐,看书可忽略)。
一个是社会学的思想和时代是紧密联系的。古典时期的研究都是和社会的巨大变动带来的问题有关的。其实这种变动的影响到现在仍然存在,所以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只是当时所面对的情形与今日毕竟不同,所以当代社会学家的理论看起来要更贴合时代的需求。但是古典社会学家的理论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他们当时面对的只是一个新兴的改变,他们所研究的社会还并没有很复杂,所以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大多是新旧社会对比,对社会分工,社会冲突的分析和对社会互动的简单研究。
另一个是学科内部是连贯的。后来者总是会有对前者的借鉴和批判,如果你对前面的人不清楚,你就不知道后面的人为什么要怎么做。并且在社会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是越来越复杂。如我前面所说,古典时期的内容会更简单一点,后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转折点,它带来了一个很宏大的范式,结构成为了社会学又一个研究对象,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学内部的巨大分歧,与心理学有关的符号互动论,与批判理论有关的社会冲突论都形成了一定研究范式。再后来有现象学、语言学等的影响,当代社会学越来越脱离了早期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复杂,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以前的学者的研究的影响。所以从前往后看也是为了能够理解这种理论上的连贯性。
如果对某一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强制要求,也可以完全抛弃。
3、看不懂怎么办
首先有些书看不懂真的不是你的错的。有些书可能是比较晦涩,很有可能用了一些特殊的表达和论证方法,看不懂也没关系,如果没有必须看的理由,就可以放下了,比如我在看概论的时候对布劳特别感兴趣,觉得他的理论看起来很清晰,就去看了他的《不平等和异质性》,但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他的书有很多他自己的术语,他搞了一堆参数,定理,然后论证的过程非常复杂,我一看这就是我理解不了的东西,果断放弃。
如果必须要看,多翻翻总是好的,也不用非要按顺序看,看什么感兴趣就看哪里就好,我在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时候,真的要死了,他的书里快把古典到帕森斯的半个社会学界的人全都搞进去了,但是我毕业论文选的他,就硬看,然后想起来了就拿起来,分析一段,累了就放下,最后做了个笔记,好像也没少看,对,这种书最好做电子版的笔记,要不然整理起来也是很麻烦。
但是有些书看不懂可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连贯性,就像我上面说的,理论之间都是联系的,你看是缺乏对之前的知识的了解,这种判断也很容易,如果看一本书总是在提到其他人的相关理论,而这些人你不认识,就是阅读障碍了,这个时候,如果有必要,就要去阅读前人的书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论社会学
《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
孙老师的社会学书单推荐
社会学入门书单 | 社会学都不懂,还做什么社会人?
藏书教材|《简明社会学》吴铎 著 (附语音序——雷洁琼)(1986年)
读了这四本书,你会更懂社会资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