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2021

元旦节我已经在准备写总结,一直没挤出合适的时间,以至于拖到现在(比去年强,去年是一月底才完成,质量也远不如这篇)。文章分三部分,一是全年几项数据积累情况;二是对个人影响较大的事件;三是2022年的几个目标。

几项数据

先看一下数据汇总:


1,2020年跑步594.7公里,2021年893公里,平均每月74.4公里。

2020年的年底有过一段跳绳,想在不方便的时候替代跑步,2021年没有了这种需求,对跳绳的兴趣也不大,最终就放弃了,也不再作数据统计。从这一点看,仅仅对比跑步量不是很全面,这是反映了某个侧面而已。

此外还有一些力量训练,整体不多、效果不显、统计不便,尽管2022年想要有所加强,却也没打算列入统计,还是跑步最为简单直观,变量越多,越不易坚持。

2,全年平均每天16716步,应该说超过了大部分人。买了华为的手表后才有相对比较准确的数据,所以只有8个月的,7月份才买的手表,5、6两个月的数据来自微信,比实际步数会少一些。

步数是每天活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记录又很方便,因此新加入到统计,2020年则没有,缺乏一个纵向比较。

3,体重到了12月份已经窜到77,略好于2020,记得当年顶峰到了80,说一句白白胖胖都不过分。对了,我87年出生,174厘米。

盲目追求体重的降低并不科学,体脂率是一个重要数据,我大概在22%左右,偏高。这是华为体重秤测量的数据,我不懂原理,所以对准确性表示怀疑,也就无法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算是美中不足。

3,重点讲一下阅读。

从数据上看,2020年是525小时,平均每天1.43小时,2021年减少到430.8小时,平均每天1.18小时,不增反降。实际还是进步很多,2020年的数据高是看网络小说比较多,而整个2021,我一本没看(《剑来》都养了上万页了)。

2021年9月份开始,用了一个专门记录阅读时间的软件,叫“阅读记录”,它有两个版本,还有一个pro版,功能差不多,我用的后者。读实体书和用其他电子工具阅读的时间也都可以记录了,比微信读书的粗糙记录要准确很多

具体到读的书有以下三十多本,以前周记里都有介绍过,所以只简单介绍书名:

小说:《红楼梦》、《活着》、《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平凡的世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基督山伯爵》

科普:《上帝掷骰子吗》、《癌症传》

商业:《大败局①》、《大败局②》、《激荡三十年》

认知/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自控力》、《非暴力沟通》、《被讨厌的勇气》、《思考,快与慢》、《心流》、《乌合之众》

传记:《少年凯歌》、《活着为了讲述》、《沈从文的前半生》、《沈从文的后半生》、《邓小平时代》、《昨日的世界》

历史:《红星照耀中国》、《天朝的崩溃》、《枪炮、病菌与钢铁》

育儿:《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其他:《爱的艺术》、《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活法》、《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目光》、《碎片》

一共36本,计划每周一本,做了个五十多本的书单,最后勉强做到平均一个月3本。

2019年读的比较好的书只有11本,2020年是22本,2021年大概是33本(上面列的有几本没有读完就弃了),在量的方面进步相当可以了。书的质量也有提高,经过精挑细选的,但是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好书读过了不消化,追求数量是错误的。

2022年我会精读几本书,甚至只有一本书,都无妨,重点是怎么把书里的知识转化为头脑中的智慧和生活中的行为。

与此同时也会读一些新书,同样不追求数量,又回归随意,就是微信读书里和自己的实体书里看眼缘翻一翻就行。

这是认知上的一次升级。

让我印象深刻的几本书是:

《房思琪的恋乐园》、《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两本书有许多近似的地方,一本台湾的,一本国外的,一本是女主角被老师性侵,一本女主角被父亲带偏,故事好,文笔也好,并且都来源于真实故事,深受震动。

《非暴力沟通》、《被讨厌的勇气》,这两本都是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理念也非常符合我的价值取向,均取法于阿德勒心理学,语言朴实无华、干净精炼。

《天朝的崩溃》让我看到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怎样去考证真实历史,发掘历史真相。

《邓小平时代》使我感动于我们国家取得当下成绩的艰辛和伟大。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大作家茨威格的临终自传,他讲到自己写作的一个重要技巧:语言尽量简练,高潮迭起,少一些废话。他每次写完都会反复修改删减,我效仿后对这篇总结也动了次手术,清爽多了。

4,有一项数据在表格当中没有体现,即练字时间,真是江河日下。计划是写勤礼碑,坚持了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今年才要加入自己的练字笨计划进行打卡,内容改为硬笔的《圣教序》,截止到目前,尽管有所中断,打卡效果还是很好的,会继续下去。

个人大事

1,生了一个女儿。这是头等大事,头等幸事。

2019年农历四月我儿子出生,2021年的农历同一天,我女儿出生,两人都是顺产,巧得很。并且健康可爱,在父母眼中孩子都是最美的,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一小段视频:

这类好玩的视频在我的手机里茫茫多,时不时看一看,笑得鱼尾纹都深了几分,所有烦恼一扫而空。

现在我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成为晒娃狂魔,分享喜悦是人的本能,而这种情感如此强烈。我也深知会给其他人带来一定的困扰,所以一年难得一次,感谢大家。

两个孩子一直带在我们夫妻身边,手忙脚乱鸡飞狗跳是生活常态。其中辛苦,用“痛并快乐”来形容,远远不够,更多的还是幸福。当然,伟大的母亲,我的领导,比我这个父亲要辛苦得多,感谢她。

儿女双全,羡煞旁人。我有个哥们,头胎也是儿子,特别想要个女儿,却又很怕再来个儿子,只好看着我的幸福生活羡慕嫉妒恨。实际上我心态很好,真再来一个带把的我同样笑纳。我决定不了哪粒子弹命中目标,但我能决定目标命中后的态度,所以毫无压力,心态平和,这大概就叫稳稳的幸福。

2,工作调动,从河北回了老家湖南。

可谓双喜临门,虽说身在郴州,依然离家两百多公里,但是相较于原来的将近1800公里,好了太多。父母年迈,一年到头没什么指望,就盼儿女常回家看看。此前一年难得回两次,现在一月一次,儿孙饶膝,看到老人笑颜绽放,一切都值得。

两个省的工作环境大不一样,在河北时很清闲,得益于此,我有充分的时间看书写字运营公众号;湖南忙碌,竞争激烈,初来乍到,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很不好适应,相应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有余,所以公众号什么的也就无暇顾及了。

我于去年2月调入郴州。一年辛苦工作下来,我自认尽职尽责,工作状态远胜去年,然而成绩平平,多少有些无奈,还是起点低了些。

美中总有不足,过于苛求,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看了那么多书,这点心境还是有的,因此对于2021,我没什么不知足的。

3,几个小改变。

1)写了一年的周记,寿终正寝,从上面的内容大家也可以看到,有得总会有失。即使周末,也还有两个孩子要带,导致周记变成了负担,放弃了也不坏。今年打算每月写一次小结,试试看。

2)买了华为手表,配合华为手机,记录数据很方便,“华为健康”记录了几乎全部我想要的数据,以前的KEEP和咕咚也弃掉了。

有些电子设备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能小觑。这款手表满足了我的痛点,可以方便地记录运动、睡眠、体重、步数,10天一充电,还能蓝牙接电话,颜值够高,用长沙话说,真滴嬲噻!

我用的是华为 watch gt2 pro,两千多,我上面讲的这些功能,如果对颜值没有特殊要求,用新出的watch gt3就很好,才一千多,真的是物美价廉:

3)用读书软件记录阅读时间和书籍。上文已经提及,就不多介绍,有需求的在软件商店里搜索“阅读记录”就行。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后来感觉用得不错。

2022年计划

制定计划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最后执行不了,没什么意义,自己笑话自己,这种蠢事我干得多了,总得涨点记性。所以下面的内容充分考虑了执行力的问题。

1,2022年,我想要的不多,最重要的事情不过是把两个孩子抚养好、教育好,剩下的都是锦上添花。

要确保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老话说的好,看别人的孩子,一眨眼就这么大这么大了;养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怎么还不长大。

我想我能做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下了班多陪陪孩子,言传身教;二是多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三是多体谅我们家领导,良好的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

第一点和第三点重在平时一个心态的把握,通过经常自省来要求自己,我还是有信心可以做好。第二点可以列出一个操作计划,这里不详述,到时候在月小结里体现。

2,身体锻炼好,这没得商量,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所有追求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及。

要求也不苛刻,每月100公里,全年下来1200公里。相较于2020和2021,这个目标似乎有点高,实则不然。

2020年有一个月达到了158公里,说明每个月要做到100公里本身并不是很难,难的是长期做到这一点。

唯有把跑步这个事情的优先级进一步提高,此前的跑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数,不是力有未逮,而是懈怠了太多,大多数类似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信念的问题。你不重视,不够重视,就在某些选择中放弃了它。

3,读书方面。此前读的书也不算少,回过头来一看,大多忘记了,自己的言行改变很有限,这可能才是我2021最不满意的地方。2022年我对读书的数量没有任何要求,能吃透一两本就很好(其中包含一本育儿方面的书)。

在读书时间上,我想努力做到每个月30个小时,即平均每天1小时。当然,如果没有做到,也不意外。

4,在公众号每个月一次小结。这是继周记后的一种折中尝试。2月份的前3天大家应该能看到第一篇。

5,硬笔圣教序以及书法史学习。整个生活重心已经快没有书法什么事了,所以这方面总要有所保留,多少尽力。

最后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要分给工作,养家糊口,必不可少,靠教人练字的微薄收入,一家四口估计得靠西北风赏饭吃——尽管我绝对是个好老师。

要做好这些,相当不易,最终能否实现,怎么实现,各位看官,年终再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月运动小结
跑者测评:博能PACER PRO和H10众测的分享!
苹果手表贵、待机最长18小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购买?
华为新品发布会曝光:除了手表耳机,竟然还有“口红”?
华为儿童手表4pro支持nfc吗
为给老妈买份生日礼物,儿子花光了积攒的零花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