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啤酒,吃海鲜,百去不厌是青岛



青岛是一座百读不厌的城市。8月正值青岛啤酒节,不如找个周末,体验一次地道的青岛人的生活。

沿着滨海大道从东向西漫步;或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外,让老板给你用塑料袋装一斤啤酒;抑或是坐游船去一个离岛,租根渔竿钓鱼,然后再吃一顿岛民当天捕捞的海鲜......
   FRIDAY   
啤酒当道




这座城市的关键词中,啤酒一定是一个带着魅力的名字。而初来乍到者,学会“哈啤酒”则成为必然。



如果对本地啤酒文化有兴趣,则不妨去啤酒博物馆进行探秘。博物馆共分为两座建筑,一座以介绍历史为主,一百多年的交替演变,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进程,在展馆里,既能看到德军占领时期的海报,也能看到日军统治时期的广告;另外一座展馆则主要介绍青岛啤酒的制作工艺,在这里你最先看到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西门子电机,是“镇馆之宝”。




接下来是制啤酒的主原料——各种麦芽,甚至可以品尝一下烘干的大麦的味道;糖化车间里有很多发酵用的发酵池和大木桶,还有用紫铜手工打制的糖化锅。本该枯燥的展示因3D画面的加入而变得生动起来,在发酵池,你能看到外国科学家一丝不苟的实验,在大木桶里则能欣赏到工人辛勤的搅拌。




以一杯免费的原浆啤酒来结束你的博物馆之旅,可能是这杯啤酒没有过滤过,所以泡沫很多,味道浓郁。




没有尽兴的话,在登州路的许多小店门口都摆放着铝制的酒桶。你可以学习当地人用塑料袋装一两斤啤酒,然后找间海鲜小馆随便点上几个小菜,饱餐一顿。


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市登州路56号青岛啤酒厂内
0532-83833437

   SATURDAY   
文化之城




从喧嚣的海滨抽离出来,大约二十几分钟的车程,逼近东部新区的青岛雕塑园。右手边仍是青黑色的大海,但视线一览无遗,山的轮廓被雾罩住,是一幅写意山水画。




雕塑园里人迹寥寥。路旁的草地里,青铜少女迎着海滨,贴身的薄衣衫展示着健美的曲线;黄铜少女头发扬起,迎风奔跑;不锈钢的海豚和少女轻盈的互动,仍然是海洋为主题;水中泛舟则是三个胖乎乎的憨哥执桨;希区柯克的铜像出现在此地的高大柏树间,虽有些莫名其妙,但其仰首翘脚的姿态颇为恣意,倒与本地惬意生活相吻合。





闽江三路的文化街旧称浮山所老街坊,据说是青岛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在经过旧城改造后,云集了荣宝斋、元利亨等名店,除了周边的居民外,似乎人气欠缺。老转村的China公社文化艺术酒店就藏身于此,由旧厂房改建而成的长条形建筑和山东菜馆的圆形建筑以水相接,如果以上帝的视角来看,颇为恢宏。




在水中搭好台子,便是青岛时装周的演出现场。酒店内大堂陈设古朴,圈椅、鸟笼、木雕、布老虎、砚台,倒像是一间小小的民间手艺展示馆。房间内的拔步床、寓意吉祥的婚塌、漆画柜,均是老板和老板娘四处淘换而来,墙纸使用的是手工造纸,天然的木质纹路,透出一种古意来。早起,预约一下太极师傅一起学习太极;晚间极乏,来一个古法熏蒸,想必万千的烦恼也会随之而去。




青岛雕塑园
青岛市东部新区黄海滨畔


老转村的China公社文化艺术酒店
市南区闽江三路8号1388文化街内
0532-85768776
chinagongshe.com
  SUNDAY  
寻觅海味


Mazarin号船长马克坐在二层甲板上的驾驶舵旁等待我们。“今天风有点大”,还未驶离帆船中心码头,马克就开始警告我们。但我们并不知道“大”意味着什么。马克缓缓地将白色流线型的“Mazarin号”驶往南端的竹岔岛,这也是距离市区最近的一座岛屿。




城市建筑越来越远,大风的威力显出端倪。浪花拍打着船身,船上的人只能牢牢地抓住什么东西以维持平衡,或者远离外围以免被海水泼湿。像翻越连绵的山峰一样,一座,又一座,节奏倒也稳定,但船速不得不慢下来。半小时的行程行驶了将近一个半小时。




竹岔岛的码头就在眼前,旁边还有三个小岛。但还是显得太过平实,面对前方,“我有一座岛”无法让人生出诗意感。三个年轻人正举着鱼竿努力地等着鱼儿上钩。码头内则停泊了七八艘渔船,刚恢复了捕鱼的渔民凌晨三四点钟出海,还未回归。


靠岸后,往村里走,一位年长的妇人推着小车,上边摆着海货,有鳗鱼、黑鱼和小黄鱼,但都是刚刚晾晒好的干货,两三岁的娃儿在一边自顾自玩耍。



继续沿着岛屿走,既不雄壮也不粗大的松树立在路旁,颇有规模的小学已经荒废,孩子们现在都在城里上寄宿小学。如中国的大多数村庄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中老年人和幼童。而此时的男丁们多半都漂流在海上。“仅余犬吠和鸡鸣,还有呀呀孩童声。”——一座平静的海岛。




海水已经退潮,岩石湿漉漉地,中间夹杂着一汪又一汪的水,只能跳跃着在上边行走。有人蹲在上边敲敲打打,仔细看,硕大的石头被密密麻麻的壳类生物覆盖。他们技艺娴熟,拿着铁锥子随意一撬,硬壳掉下来,往网兜里一扔。面对好奇的我们,其中的一位老人解释,这就是生蚝。个头小,似乎与我们的认知有所不同,老人敲打了两下外壳,示意我们尝一下。入口,微咸却有七八分鲜美,还真是生蚝的味道。一端的脱岛只有看鱼排的渔民和小房子,退潮时两岛相连,到了晚上涨潮时,砂石路又被淹没,形成天然的阻隔。




从村民手里租好鱼竿,找块地方,上饵、甩竿,剩下的时间便是悄悄等待。相距不远的应该是本地人,带了四五根竿,一一摆好,各自守着一隅,静待收获。钓上来的多是黑鮶鱼,当地人简称为黑鱼,每条一斤左右。




 将钓好的鱼交给观海酒家的老板,一会儿,一份黑鱼炖豆腐上至餐桌,本地海鲜烹饪颇为简单:以煮为主。再来几份鲍鱼、虾虎、扇贝、石斑鱼,外加泛着绿色的野生刺参,微苦才是其本味。


竹岔岛
青岛黄岛开发区薛家岛镇竹岔岛村


观海酒家
13969605125
你还可以

1.在八大关闲逛,因为“闲”或者无目的,会与数不清的名人故居偶遇。即便不想入内,单单是外部的建筑或环境就很适合徒步旅行。

2.到了青岛,一定要吃上一顿鲅鱼饺子或墨鱼馅儿饺子,再来一锅炖黄鱼配玉米饼,简直是人间美味。




摄影 / 芦涛      撰文 / Anna
原文编辑 / 高进宁    微信编辑 / 郭哥



原文刊载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导图:啤酒,海鲜和20度+的夏天,绝绝子啊!
青岛,要死就死在你手里的37个理由
深度游:游玩几十次的青岛“土著”,告诉你青岛如何吃住玩
走!去青岛哈啤酒,吃蛤蜊
拍摄分享《青岛啤酒博物馆》2
青岛啤酒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