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84.出借公款给个人承包经营的企业使用的定性

附录:司法信箱

问题:某院审理一起刑事案件,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将公款出借给个人承包经营的企业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但根据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解释》第l项的规定,“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其他自然人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为此,对本案的处理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挪用公款罪的罪名成立,理由是被告人出借公款虽是给单位使用,但该企业是由个人承包经营,属于挪用公款归自然人使用的范畴。另一种意见是,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不成立,理由是被告人出借公款是给企业使用,无论该企业的经营方式如何,它都是一个企业法人,不是自然人。应如何理解和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该项立法解释?被告人应否定罪?

《人民司法》研究组认为: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解释,以下三种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①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②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③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根据来信,被告人将公款出借给个人承包经营的企业使用,显然不属于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但被告人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该企业使用,或者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该企业使用,谋得个人利益的,则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人民司法》2002年第11期(总第46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挪用公款罪中“谋取个人利益”的认定
云亭法评|个人决定将公司资金以公司名义出借给他人的,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
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实务辨析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理解与认定
王某某挪用公款、贪污案---挪用公款给个人注册名为全民实为私营企业的行为如何认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及批量认定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