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植传统,独具风貌—— 邱振中书法艺术

邱振中 1947年出生于南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

曾获第十届“上海文学奖”诗歌奖。从2006年开始,策划并主持“兰亭论坛”。出版论坛文集《当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书法与中国社会》、《书法与绘画的相关性》等。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书法》、《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与诗集《状态——Ⅳ》等。

草书条幅 规格138cm×34cm 2013年作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邱 振 中 书 法 大 事 记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最初的四个系列──邱振中书法作品展。

■1994年,日本成立“邱振中论文读书会”。

■1995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员教授 。

■1997年,在日本奈良举办邱振中作品展──从书法到现代绘画。

■1998 年,参加在德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的传统·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展;参加中国书法代表团访问法国。

■1999 年,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东亚当代文字艺术的现状——书法、设计与现代艺术展,应邀赴韩国圆光大学作书法专业成立十周年纪念讲演。

■2000年,应邀任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书法部分学术主持人。

■2001年,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北京·达豪——中德艺术家作品展,在美国举办的痕迹——中国当代艺术10人展,在柏林国立美术馆现代馆举办的生活在此时—— 29 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为国务院负责人讲“中国书法的历史与现状”。

■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成立,任主任。

■2008年,参加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在马德里举办的意派——中国抽象艺术30年展览;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中国书画)顾问。

■2009 年,任人民出版社《中国美术60年》副主编,书法、篆刻部分主编;获《书谱》杂志评选的“35年最受尊敬的书法批评家”与“35年最杰出的书法理论家”称号。

■2010年,在南昌举办可能的世界——邱振中书法作品展;参加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再序兰亭”书法大展。

■2011年,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学;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书写的艺术”书法展。

■2012 年,在香港艺术门画廊举办从西厢记到马蒂斯——邱振中水墨作品展;书与法——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作品展于深圳展出;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忆原:80年代至今·中国抽象艺术。

■2013年,获韩国2013全北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奖;在北京恭王府举办邱振中书法作品展;《书与法·二》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作品展在西安OCT当代美术馆展出;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黑白至上:中国当代抽象水墨艺术展。

邱 振 中 部 分 著 作

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的开拓者

■孙旭光

邱振中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努力和探索可以集中概括为两句话:让书法创作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门类,让书法理论成为当代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近40年的努力,他在这两个方向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的行草书和现代艺术创作在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之间建立了一种带有范式意义的联系;在理论研究领域,他为书法理论进入当代人文学术前列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通过书法研究而获得的成果,被认为可能为中国诗学甚至哲学“打开一条新路”。

  邱振中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思考与劳作,成就斐然。这不仅包括他在多个领域所获得的令人钦羡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那种清明、深透的理性精神,敏捷、灵异的感觉所具有的穿透力,以及将此贯穿于他所从事的各个领域之中严格的一致性。他不遗余力地对传统的深入、对当代思想的领悟与沉思、对理性与创作之间关系的体察,给这个时代以众多启示。

  邱振中兼擅草书、行书,其草书尤为书法界所推崇。他在线条质地、空间组织等方面,被认为能与前人一较短长。邱振中深知今天的创作与传统无法割舍的关联,任何时代的杰作都必须包容以往所积存的智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为深入传统所付出的努力“不可思议”,但他对传统的感悟、想象亦非人所尽知。他所有的创作都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精神相融合的基点。

  从邱振中的草书中不难见出他对传统出色的把握,但敏感的读者仍然可以感觉到,它们在空间与时间的融合、转换上与传统草书判然有别,即修正传统的空间构成方式,在时间性的引领下,建立起更为敏感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在任一空间的准确和表现力上与现代绘画一决高下,在细节的精微、节奏的丰富性与整体协调性上与现代音乐相颉颃。

  由这种崭新的时空关系所建立的新的感觉与理念,将把我们带往中国书法层出不穷的新境。

邱振中在2008年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上的作品《阳台上的花布衫》

名 家 集 评

沈语冰(浙江大学教授、美术理论家):无疑地,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并且就深刻而自觉地对应于传统书法史而论,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断定,即中国现代书法史是从邱振中开始的。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美术理论家):邱振中是这30年书法发展的亲历者。他在书法创作、教学、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努力,留下了有影响的作品和著作。

书法创作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是他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他谦逊地面对民族和人类的一切遗产,细心体察,从不盲从,从不粗心地舍弃,这使他能够获取来自更多方面的滋养。即使是从他接续传统的书法创作中,我们也能感到支持他的广阔的背景。这些书法作品的展出,使我们能够看到,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怎样竭尽全力深入我们民族艺术的源头,然后从那里出发,去探寻艺术在当代的各种可能。

高名潞(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艺术理论家):邱振中是当代最重要也是最有成就的实验书法家。在20世纪80年代,邱振中与徐冰、谷文达、吴山专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字艺术的四大主将。

(邱振中的现代创作)其意义并非在于推翻了书法本体,而在于启发了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和拓展,并为探索现代书法体系提出了某种方法论式的启示。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艺术理论家):邱振中书法形态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深沉的焦虑……他的纯情意识不让他去超然与逍遥,而是在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中不断地去强化人格上的力度。

彭德(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待考文字系列) 打破了古典书法音、形、义三者关连的通则,把形从两者的制约中脱离出来。它要么导致书法的解体,要么导致书法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它能否被现实认可将取决于机遇,能否进而被历史认可则取决于继承者的多寡以及继承者的水准。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它们典型地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命运,令人想起了西绪福斯的苦役: 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巨石推向山巅, 力求找到一个转折点。(邱振中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正是这样一些转折点,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它们进行评价。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不应该把它们理解为一种创作,而应该看成是中国艺术发展中的一份重要文献。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美术理论家):邱振中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使书法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当于西方艺术理论界的沃尔夫林、阿恩海姆。《书法》将成为一部名著,像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一样,并不是作者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却是作者最广泛地为人所知的著作。

赵毅衡(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邱振中)关于“陈述方式”的讨论,振聋发聩,开辟了全新境界,实际上是解决如何理解传统诗学,甚至哲学的全新路子。

石开(艺术家):邱振中先生视角独特,用技术性语言把中国书法中某些模糊的现象阐释得无比清晰,给人以全新的启发,为前人所不能及,也为后来者难以超越。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批评家):邱振中最大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人们对中国书法的思考方式。邱振中既没有故意使用时髦的概念以使文章深刻或神秘,也没有简单的理论上的挪用……在现代书法的发展史中,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思考……说到现代书法理论,邱振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如果以后有人否定了邱振中的理论,那他一定首先从中汲取了很多东西。

草书中堂 规格137cm×69.5cm 2010年作 蝉鸣桑树间,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剑逐惊波玉委尘,谢安门下更何人。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温庭钧诗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李益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 版】邱振中的草书世界
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参观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
传统书法能否“生成”当代艺术
西洋化的先锋,邱振中的书法理论高大上,作品不敢恭维
书法人生:一封信札改变了邱振中的一生
中国书法的现代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