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岩革命人物系列故事:邓毅生曲折从军

龙岩革命人物系列故事

毅生曲折从军


  1938年3月1日,由闽西南、闽粤边、闽赣边等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二支队全体将士,在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率领下从龙岩白土奔赴抗日前线。
  国难当头,在广东江口打工的邓毅生收到父亲邓子恢的来信。信中,邓子恢向儿子谈及闽西国共合作及北上抗日的情况,并告知他目前家乡形势较稳定,希望他速速回岩,或继续念书,或参加新四军报效国家。受邓子恢影响,也受全国民众抗日热情感染,邓毅生决定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因种种原因,邓毅生没能来得及随父亲一同北上。
  1939年春节后,邓毅生告别母亲,与老师张一坚、表哥张振林、表叔张占云到新四军二支队闽西留守处开具了新四军军用通行证,前往皖南。到永安时,军警盘查极严,他们刚住进旅社,军警便以查夜为名盘问,出示军用通行证后方才没事。数小时后,宪兵又来了,查看他们的通行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细看通行证后说:“军用通行证不假,但持证者应该是军人,是军人就必须按规定穿军人制服、佩带臂章、军容整齐,像你们这样的百姓装束持军人通行证有辱我军人尊严,没收了!”次日,邓毅生等人只得返回龙岩。
  5月,邓毅生与叔叔邓子鸣及大池人吴不忧结伴动身再往皖南。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不光开好军用通行证,还向二支队留守处要了三套军装、胸章、臂章,有了这些装备,三人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到达安徽威坪。威坪是通往新四军军部的必经前沿,往北是泾县新四军集结地,往南是屯溪国民党特务机关,很有战场前沿基地的气氛。
  三人吃罢午饭,正欲登车前去泾县,两个宪兵过来拦住,一个当头问到:“证件!”邓子鸣赶紧递上三人的军用通行证。“介绍信!”对方又道。“没……”邓子鸣欲言又止。“留下!”对方命令似地说。
  正当三人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军官过来了,他接过通行证看了看,就向宪兵挥挥手说:“我们的人,放行吧!”宪兵点点头,还向这位军官行礼。“顺路,上我的车!”三人庆幸遇见好人,赶紧爬上汽车,上车才知来人是叶挺军长的副官。
  到了新四军军部,邓毅生既感到温暖如家,又觉得一切都新鲜,也见到了陈兰母亲。几日后,他被分配到军教导队青年队,队员年龄均不满18岁,大都是烈土遗孤及苏浙皖投奔新四军的青少年。邓毅生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早上天一擦亮起床号就响起,五分钟完成穿衣、整装、打背包,列队集合;20分钟洗漱,吃早饭。上午四节课学习军事、文化知识,背包当椅、膝盖为桌,教员口头讲述。下午军事训练,晚上持枪放哨。
  两个月的训练结束后,邓毅生调至军部机要科,经过一个月机要业务训练,便在机要科二组开始了他的机要工作生涯。机要科的工作是负责军部来往电报的密码翻译,要求有机密性、准确性、时效性,邓毅生在机要科算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工作很快上手,加上勤勉吃苦,办事快捷准确,很得同志们的夸奖。1940年2月,邓毅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全国抗战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4月,邓毅生从军部机要科调至三团任机要员。6月,日寇组织对皖南地区的大扫荡,三团受命在何家湾阻击敌人,邓毅生随团长黄火星在前沿阵地,第一次真刀真枪上战场,心里还有点发毛,当看到黄团长不畏数倍于己的强大敌人,沉着指挥,心里踏实了许多。此次战斗,成功击退日军,三团无重大伤亡,保卫了军部,也让邓毅生初尝战争滋味。
  7月,邓毅生从三团调往三支队任机要股长。9月下旬,日寇对皖南地区发起秋季万人攻势,一路约五千人的日军向三支队驻地三条冲一带发起攻击,直扑支队司令部。当时司令部只有一个特务营和后勤人员,不巧,那晚天特黑,哨兵发现敌情时已迟了,只得鸣枪报警。邓毅生随司令部伧促撤离,刚从村北撤出,敌人就从村南攻入!在特务营掩护下,司令部从水龙山向铜陵地界转移。由于匆忙撤离,一部分工作人员撤至水龙山附近时遭遇敌人,激战后,有三位女同志不幸掉队并落入敌手,她们毅然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三支队转移至安全地后,专门为三位女英烈召开追悼会。经此,邓毅生想了很多,想到母亲,想到外婆,想到家乡诸多同样壮烈的姐妹,深觉中国女性之伟大。
  随着日军对华策略的改变,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由消极抗日转向积极反共。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参谋长的名义,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皓电”,诬说新四军在江南破坏抗战,并强令黄河以南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之内开赴黄河以北,结集待命。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联名于11月7日向国民党发出通电,一方面驳斥国民党的诬蔑,揭露其阴谋,另一方面顾全团结抗战大局,答应将驻扎皖南的新四军移至长江以北。为了保障军部北撤,三支队于11月底开始渡江北上的准备工作。可谁知,这是蒋介石消灭新四军的一个巨大圈套。这个圈套导致新四军遭至灭顶之灾,也使邓毅生成了国民党上绕集中营的一个囚徒。
  邓毅生清楚记得,12月下旬,三支队接到军部命令,于1941年元旦当天赶到云岭军部待命开拔。军部制定的行动计划是:分三路北上,左路为一支队,中路是二支队及军部直属队,右路是三支队及军部特务团。北移开始后,三支队和军特务团合编为三纵队。
  就在新四军按计划准备从皖南渡江北去时,发现日军突然加强对长江沿岸的军事巡逻,并突击搜缴长江北岸的民用船只,原来新四军为渡江筹集的船只全被掳走(事后才知道,此乃蒋介石为防止我军快速渡江,把新四军渡江北上的消息用电台公开播出,实则告知日军,行使借刀杀人之计,使新四军无法如期渡江北上,然后好找借口说新四军违抗军令堂而皇之举兵剿灭)。三纵队行军计划作了调整,右路为特务团,五团改为中路殿后,部队从章家渡的青弋江渡河。时值阴雨绵绵,路滑泥泞,行动极其缓慢,到达指定的茂林地区时,已是人疲马乏,军部遂命令原地休整。元月6日,中路军向旌德方向启程,到达丕岭时遇敌上官云湘第40师伏击,先头部队与敌一个加强排激战数小时,将敌击溃。
  形势危急,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叶挺认为:当务之急是不惜代价组织优势兵力攻破国民党军的星潭封锁线,向江南突围,这是有希望的生存线。项英则认为这样做牺牲太大,不如另找突围路线,相持不下,拖延许久。至傍晚才仓促决定军部所属及二、三纵队的部分部队从星潭方向折回。那时,三纵队正在丕岭待命,接令后变后卫为先头部队向高岭方向突围,因情势危急,行动伧促、加之山路崎岖,纵队司令部的电台连驮马一同坠入悬崖,电台被摔成碎片,没了电台,邓毅生随身带的密码也就失去作用,请示纵队司令张正坤后,立即将密码销毁。三纵队突围至高岭便遭到了几倍于己的敌军伏击,受损后改向濂岭突围,又遇敌军两面夹击,部队进行顽强的拼搏,仍无法冲出包围圈,万般无奈,只得退到军部所在的石井抗。
  奉叶挺令,三纵队所属第五团为保卫军部在石井坑右东流山头舍命厮杀,几乎全团覆灭。军教导团在石井坑西山头保卫战中也损失惨重。张正坤被敌人榴弹炮击伤大腿,拖着一条腿继续指挥战斗。11日晚,叶挺见情况严重,死守或整体突围已经无望,于是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为杀开敌军重围,整连整排的新四军战士倒在血泊中,其情形之壮烈,令邓毅生永生难忘。新四军战士东冲西杀,左突右击,约三四千人在弹尽粮绝的境地下,成了国民党军队的战俘,邓毅生便是其中一员。(杨易凌 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子恢之子被俘,秘密筹备越狱,却被人认出真实身份:你姓邓
战火纷飞中新四军“四朵金花”的爱情故事|军部|张茜
高敬亭案始末【6】:旌旗十万斩阎罗!高敬亭打响新四军抗日第一枪
陈仪派要邓子恢带队伍接受“检阅”,邓子恢十分警惕,只率一个营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三个支队,部队突出多少人?牺牲哪些干部?
皖南事变,新四军唯一突围成功的部队,纵队司令成为开国上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