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璧故事】离开老屋的日子

  离开老屋的日子

文/抱璞斋主(77岁)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离开老屋已经四十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其他老师一样,我在向阳中学的院内建了一套别墅式的小庭院住宅,叵耐只是起脊的瓦房,学校补助6000元,这是学校解决老师住房的一个举措。满园花草,门前菜畦,住起来倒也清静、舒心。

       2000年退休后,轻松愉快。时而上网浏览、发文,时而搦管习书。“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十分惬意。

       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住在向阳街,一个儿子在虞姬街,小儿在南京,女儿是老小,大学毕业后在合肥就业。两个儿子还在星和湾买了学区房,用作他们孙子上学的住房。庄子上没了老屋,有的被破拆,有的置换了土地,只有二儿建了四间平房用做场屋。农忙时,他们回家收割下种,晚上都要回到街上吃住。

      我与老伴二人世界,执子之手,和谐相处。烦闷了,就轮流到儿女家作客,他们准会拿出好的菜肴来孝敬,一种幸福、满足感油然而生。然而一想到老屋,心中不由得就郁闷、凄怆…..

      清明、春节等节日要回家祭祖,给先人送点冥币,这是中华几千年来的民俗文化的延续。20年来除回家出礼坐席外,几乎没在弟弟、侄辈们家里吃过饭。前些年老伴在学校大门左侧开个商店,我们一回家,就带些糖果,发给孩子们。孩子们边吃糖果,边带着陌生的眼神审视我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然我的学生和四十岁以上的人,见了我们还会热情的打招呼、互相寒暄。但心里还是有点五味杂陈。

       “达不离道,穷不失义”。虽然摆脱了贫困,但还谈不上发达。在这四十年的时光里,庄上的老屋无影无踪了,只是田野里还有70多座祖坟,心里顿觉一片茫然。宋代一世祖邵雍先生的13世孙邵运合携全家六口人,响应明洪武时期人口密集区向稀疏区迁移的号令,1340年,从河南洛阳来到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南十里,垦荒建邵庄,至今已近700年。我是邵雍的31世裔孙。上溯邵氏家族的世系渊源,再看我的五个儿女,在新时代里的“背井离乡”,心中喜悦颇多。但一想到祖居的老屋,一片郁闷、凄怆的愁云还会笼罩心头。南宋遗民郑协《溪桥晚兴》绝句后两句云:“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每到杜鹃歌喉泣血之际,便是小麦收割之时,又会想起老屋前打麦场上,老石磙打场“嘎呀噶呀”的歌唱……

       老屋无影无踪了,连张照片留个念想都没有。一想到这......心里顿觉郁闷、凄怆……

                                                               2017.3.23.于抱璞斋

      

本文作者抱璞斋主,原名邵明轩,1941年生人,为灵璧向阳中学优秀退休教师,灵璧家园网【磬乡文苑】版块版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以解忧,唯有青楼
曾国藩:一个家庭兴衰与否,就看这三个地方!
千万不要和太穷的人走得太近
心眼坏的人,多半有这三种特征,一看一个准
能成大事的人,都有这3个特征
​曾国藩:30岁一事无成,43岁逆风翻盘,靠的是什么?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