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璧家园】老张家和灵璧这座古城的七百年故事……

城下有话话古城

文/金陵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作为灵璧人,你可知道在县城的最北部居然有座古城?而在这座号称为古城的城身下,竟然还躺着着一座古城?

   在这里,你已经看不到围墙和城楼,也看不到标志性的塔桥楼阁,遗迹可见的仅存数处。在它最鼎盛的时期,不仅有内城,更有外城围绕。方圆绵延数十里,东部到小杨庄,西面延伸到付寨,南部伸展到王集。五六十年代,靠近古城的尤集镇便是以古城命名,称为古城区。现在这个村庄方圆不过数里,人口不足四千,实在达不到城的定制。古城的名称有多古老?为何会被称为古城?

  如果你站在古城原址为内城西门外的田地里,会看到地势高高耸起。有农民挖地刨坑,会从地下挖掘出完整的兵器或残骸,或是陶器和城郭废址。这是怎么回事?更为奇怪的是,以张姓为主的居民生活在这里,他们却不是原住民,而是从山东曹州(现改为菏泽)巨野一带迁徙而来。自迁徙之日算起,已经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什么?

  据张氏宗谱记载: 元朝末年,元顺帝失政,民生凋敝。公元1374年,黄河泛滥,吞没巨野,老百姓雪上加霜,流离失所,无处存身。张姓始祖兄弟三人相率离开家乡巨野,一路漂泊辗转,在明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古城这个地方。

  当时的古城,位于黄淮流域,地处黄河故道。1374年决堤的黄河从这片平原上一泻千里,泥沙俱下,把原有的城郭全部掩埋到了地下。兄弟仨来到这里时,古城刚刚从黄河的泥沙中露出一片土岗,荒凉破败,满目疮痍。

  兄弟们一路逃难,恓惶不定,内心多么渴望能尽早过上安定的生活,有一处安定的居所。站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三人茫然四顾,心生悲凉。徙转而来的路途上,他们从当地逃难的传闻中得知,这里原本是一座繁华富庶的城邑,人口众多,规模宏大,为江苏东海官方盐滩输送官盐的必经之地。物流便捷,贸易昌盛。

  《灵璧县志》载:“相传汉关壮侯羽,张桓侯飞相会于此。”在1960年编纂的王集乡概况时,曾这样描写古城:“据传说,古城是三国时,关、张、刘聚会在此,驻扎过军队,也做过战。”至今,地下可以挖掘出陶瓦或陶器碎片,或者锈迹斑斑的刀枪兵刃。村庄中还有几口西汉井,古井掩埋于地下,被后人重新挖掘出来,从作为圈井石的陶器碎片上,依稀可辨认出“西汉”二字。因此这个地方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里是一块热土,燃烧着兄弟三人内心的希望之火。如果能在此地存身,应该比在别的地方谋生容易。然而,洪水无情,再也找不到老城的任何踪影,所有的建筑都沉入泥沙之下,一切要白手起家,重新开始。

  最终,老大选择留在了这里。洪武九年,巨野的黄河水消退,老二重返故乡。而老三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一年之久,后迁居固镇九湾。

   自此张氏家族在被淹没了老城的土地上扎下根系,繁衍生息。待得枝繁叶茂,子嗣繁昌,渐渐形成村落,为了对外称呼方便,也为了纪念这块土地下的老城,这个村庄从此呼为古城。

   张氏家族迁居到古城的将近七百年间,才贤济济,官员迭出,并使古城名副其实。

   在年过七旬的老者记忆中,古城村曾四面筑有土城,青石为基。东西南北各有青石拱形城门。上面有瞭望楼,青砖垒砌。围墙高大陡峭,城门庄严雄峻。墙内平台土路,极为齐整。几米开外则是圩壕,不能跨越。外城则环绕数十里地,为抵御匪患抗击侵略做出了贡献。在古代,城的本意为城墙,这也是村庄被呼为古城的又一重由来。

  风侵雨蚀,历经浩劫,内外双城早已消失。只有村内西北角还有一处高鼓起来的土包,那里就是内城西部的围墙拐。在西门外附近是一口西汉时期的老井,井水依然旺盛。至今当地人称呼村内位置会说到北门,西门,东门,或东门外之类。

  康熙十年十月,公元1672年,距张氏兄弟从山东巨野搬迁到灵璧古城,历经三百余年。其间张氏家族已经遍布灵璧境内,有的迁居于百里之外,支系开始紊乱,班行也辨别不清。作为嫡传子孙的岁贡生张维吉深为痛心,岁贡生是明清时期经过科举考试能够进入国子监就读的读书人,在当时是村里的有识之士,他曾参与编纂清朝时期的《灵璧县志》,更能体会到历史传承对后代的影响和重要性。水有源,木有根,继往方能开来。张维吉早年丧父,未能亲自聆听父亲讲述始祖的事迹,也未能亲详古城的变迁,很是遗憾。在张维吉创办祠堂之前,庄内曾有庙祠供奉祖宗,简单朴陋。他为了把古城创建成诗书之地,将张氏门风发扬光大。重新选址于东门北部,创建三间大殿作为祠堂供奉祖先。并开启诗书之教,以百忍为号,倡导后辈勤耕苦读。又召集族众,着手修整张氏族谱。在这部家谱中,可以看到张维统官任赠修职郎,张云景赴任望江训导,张则天,张铣,为廪膳生。张珍为邑庠生。

  祠堂规训中把躬耕读书放在第一位,勤耕苦读,勿怠勿荒。对读书人推崇备至。至今,村庄中仍遗留有一块旗杆石底座。旗杆石底座的主人已经失考,但肯定是一位通过读书求取了功名的书生。旗杆石相当于今天的荣誉证书,科举时代,读书人中了进士后,村人便会在祠堂前立旗杆石,用以放置旗杆悬挂旗帜。旗杆石越多,证明这个地方人才多,地杰人灵。

  从张维吉首建张氏祠堂和家谱后,又历经百年,张氏越发昌荣兴盛。以张姓为分支的村庄在周围遍地开花。风颓雨蚀,庙貌将摧,道光初年,张维吉的五世孙张彬召集族众,对祠堂重新修缮。

  光绪二十一年春,也就是公元1895年,张氏世孙张荣培和张奇峰聚集族众,在祠堂里开设家族盛宴,尊长卑幼,群族毕至,商讨如何重修族谱。这次商讨中,把族规家法增入家谱之首,以正族风。另外论人头资助财力。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竭力争先,唯恐落后,仅仅数月告峻。

  到了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二月,经过合族公议,又对祠堂进行修正扩建,形成大殿三间,前后两重殿宇,左右两廊并立。族人们朝夕不懈,历时三个月竣工。祠堂落成后,殿宇辉煌,气势庄严。文革时期,大殿内外惨遭浩劫。殿宇前的两块民国和清朝时期的石碑也险些遭到破坏,造反小将用尽力气只把民国时期的石碑敲掉一些边角,他们第二天准备好工具再来破坏时,两块石碑已经被张氏的族人连夜掩埋于祠堂大殿的地下,从而得到了保护。

  现在祠堂被张氏后人精心的管护着,依然完好的存在。搬迁到此地的始祖三兄弟的坟墓也被精心的看护着,如今每年清明,各地各支系的张氏子孙都会来到这里祭祀祖宗,怀念先人,敦亲睦友。

  家谱中说道:“成室以宗庙为先,制物以祭器为重。”张氏宗族之所以对祠堂和族谱如此重视,不仅仅因为先祖从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省迁居而来,更源于他们骨子里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源远流长的美好传统使得古城并不仅仅只是村庄古老,村风古朴浑厚。这里的人也行侠好义,慷慨热忱。现在的古城人修道路,建新村,美化古城的生活环境,保护祠堂,凝聚宗族的向心力。

  当前,古城村正在积极申报灵璧千年古村,衷心祈愿这个古老的村庄能够实现它的梦想,为古城再续辉煌。

  

谢金陵,经商,曾在《福建文学》《厦门文学》《辽河》《荷塘月》发表小说散文若干,灵璧家园网著名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柏泉三甲张氏老辈人的夙愿 蒂尕字汉阳
繁衍生息600多年小村庄族谱续修 家风淳朴族人遍及各地
《张氏家谱》
张氏家谱
张氏家谱!流传至今!
张氏祠堂重修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