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寒胃湿,调理用药有不同

胃寒,是很常见的病症。

中医认为,这是脾胃阳气虚衰,吃太多生冷食物,或者,受寒过重,导致了阴寒凝滞在胃腑的证候。

阴寒凝滞在胃,除了胃疼之外,还有其它各种相关症状。

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黏膜脱垂等等疾病,也包括在胃痛的范畴中。

脾胃虚寒所致的各种症状中,胃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天气降温,或者,吃多了寒凉饮食后,有些人就出现了胃痛难受的症状。

这种胃冷胃寒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胃虚寒、胃实寒。

这两种情况出现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当然,调理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脾胃虚寒,理中汤

当脾胃阳气虚弱的时候,阴寒渐现,于是,脾胃消化方面的症状,层出不穷。 


脾阳虚症,腹胀难受

若是用温热的手按按压压,就感觉舒服一些。

嘴里觉得没味儿,四肢觉得凉凉的,大便稀,四肢肿,白带清稀,怕寒怕冷。

此时做个温灸,很是舒服,此时灸灸足三里,身体整体都会舒服很多。 


胃阳虚症,胃寒隐痛

因为天气变冷,吃多了寒凉食物,之后,出现的疼痛,痛的时候,胃里还觉得寒寒的。

用温热的手往胃部一放,有时能感受到皮肤区域是凉的,就是皮肤的里面,好像也有寒气往外透发似的。

这种寒痛,是隐隐的,绵绵不休,饿着肚子就一直痛痛痛。

此时,吃些热热的东西下去,有一句话很耳熟:“多喝热水”。对,这时,多喝热水,也能缓解。

这种,就是胃阳虚寒痛了啦。

有些人胃寒症状拖太久了,只要劳累了,或者,稍稍受凉就会胃痛,或者吐清水,吃不下饭,神疲乏力。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胃阳虚的症状比较影响生活质量了,抓紧调理吧。

比如说,煮些理中汤来喝喝,补中健胃的路线,是适宜的。


理 中 汤 

组方: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功效:温运中阳以健脾胃、散寒邪,祛中焦虚寒。

主治:大便溏泻,腹胀日轻夜重,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呕吐,没胃口,乏力,精神不振,妇女白带清稀而量多,或急性吐泻的霍乱病,或大病之后,唾涎沫不止。

如果不想煮汤药喝呢,这个有中成药:理中丸。

但是,各处药店中,好像少有卖理中丸的,最常见的是附子理中丸,这个比理中丸的方子,多了一味附子。

方子也略有不同。

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主要药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主治脾胃虚寒证。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主要药材: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主治脾胃虚寒,胃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是的,它们的成份略有不同,功效是很相似的。

附子理中丸的温阳作用更强些个。 

脾胃湿寒,厚朴温中汤

阴寒凝滞在胃太久,不仅仅只是脾胃阳虚了,而是,发展到了脾胃湿寒、气机不畅的阶段了。

这会导致胃痉挛或者呕吐湿水的症状。

那就得长期喝姜枣糖、姜糖水,来帮助缓解和调理了。

当然,喝药汤调理,也是很适合的。

此时,温胃散寒祛湿止痛,是最好的选择。

厚朴温中汤是古代医家,针对这类情况,拟立的一个方子。

“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他拟的调理脾胃的方子,将近千年的时期内,调养了无数病家的脾胃寒湿气滞证了。

直到今天,都是大夫们极为常用的温中行气,燥湿除满的方子。

请移步点击

胃寒怎么办?

胃寒胃痛,食疗粥养。

中焦湿寒,与厚朴温中汤

大致是,纯脾胃阳虚的胃寒痛,考虑选择理中汤、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如果是寒湿过重导致的胃寒气滞,就要考虑厚朴温中汤了,这个方子侧重于行气温中,燥湿除满,祛去寒湿后,气机舒畅,脾胃恢复,胀痛自然就消失了。

如果出现了胃痛难受,自己看说明书,找了中成药吃,但是,疗效不行的话,那还是找大夫面诊。

以免自己吃错了药,耽误了调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证谈理中丸(三)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一个古方悄悄把你脾胃的寒气赶走,吃寒凉食物或者药物太多的人一定要收藏哦
微信听书
脾胃虚寒-理中汤-姜*星星论道
医圣张仲景这个方子常拿来治胃病,其实它还能这么用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历代医家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