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华:此心安处是吾乡

选自《此心安处是吾乡》

任港老镇马上就要动迁的消息5年前就传开了,家住附近都我先后用5年时间记录了老镇拆迁前点点滴滴。

任港老镇依南通长江大堤而建,位于任港河的南侧,与南通港隔河相望,其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宋代。一条东西走向主街——扬中街贯穿其中,街的西头便是长江大堤。1957年随着任港码头的建成,任港镇迎来了繁荣兴盛时期,成为南通连接苏南、苏北的主要枢纽。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南通港的兴起,任港老镇变成单一的居民住宅区。由于地处南通城市边缘,任港镇的面貌几乎还保持着建国初期的基本格局,但仍然承载在一代代老任港人的记忆,感情上依旧无法割舍……

老镇原著居民大多数是些老人,其中不乏耄耋人瑞。简陋的生活设施让老镇人一方面盼着拆迁,一方面又割舍不下对老屋的情愫。老镇除了原著居民外,相当一部分是租住的中远船厂的外来工。丈夫们在外面挣钱养家糊口,妻子们在租住房内相夫教子,他们大部分来自苏北农村,操作相同的口音,相互关照,互相帮衬。孩子们一起嬉戏,中秋节一起搭伙聊一杯乡愁……

老镇老屋动迁在即 ,扬中街将很快从老镇人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规划的任港湾。部分原著居民已开始腾房外迁,人去屋空。蜗居在此外来工子弟需随父母寻找新的住处,亦或在此地求学长大,亦或随父母漂泊他乡。经年之后,他们会不会钟情如初,陪着老伴、朋友、恋人到此一起看大江东去潮涨潮落,一起看夕阳挂在龙门吊随晚霞万姿幻变,无处安放的心尚能安好吗?

大江依旧东流去 ,蓦然回眸却不见老镇踪影,愿老镇永远留在老镇人的记忆里……



任港老镇马上就要动迁了。公告发出的第二天街坊邻居扎堆在一起聊起共同关心的话题。

按照拆迁补偿政策,拿多大的房子最划算,居民们议论纷纷,很是纠结。

在任港老街住了40年的阿婆和街坊邻居说起动迁事显得心情沉重、恋恋不舍。

简陋的生活设施让老街人一方面盼着拆迁,一方面又割舍不下对老屋的情愫。

80多岁的老裁缝阿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她最拿手的手艺是缝制佛袍,据说周边地区许多寺庙佛像身上的佛袍都出自她的手。

老镇上还有修理电器的曹师傅手艺杠杠的,价格还公道。

一块钱一壶开水的老虎灶在创文期间被强制封停了。

老街上有一家专门为船舶加工配件的车间,老师傅是当年南通七一机床厂到退休工人,使用的还是七一机床厂的老机床。

老镇上的葛大爷的木工活还时不时拿出来练练手。

进入腊月馒头加工点就忙活开了,热气腾腾的馒头使日子充满生机。

晾晒的香肠预示着年味的来临……

老镇人土制的烧木材的开水炉。

朱大爷一边纳凉一边和过往行人打着招呼。

一把推车一条宠物狗是张奶奶遛弯的标配。

经常在此收废旧的李师傅闲暇就喜欢翻翻旧报刊杂志。

老街原著居民大多数是些老人,其中不乏耄耋人瑞。

节假日不时有一些衣着光鲜晚辈前来看望老人。

隔着江堤就是一片芦苇滩 ,张大爷赶在动迁之前最后一次采集芦花。

街坊邻居走了,流浪猫将命归何处?

老街除了原著居民外,相当一部分是租住的中远船厂的外来工。丈夫们在外面挣钱养家糊口,妻子们在租住房内相夫教子,他们大部分来自苏北农村,操作相同的口音,相互关照,互相帮衬。

生活虽然清苦却收获简单的快乐。

孩子们一起嬉戏。

中秋节一起搭伙聊一杯乡愁。

老街老屋动迁在即 ,部分原著居民已开始腾房外迁,但生活的印记依然刻在老屋的边边角角……

搬家中这些老物件始终舍不得丢弃。

人去屋空,爱情恒久。

经年之后,他们会不会钟情如初,陪着老伴、朋友、恋人到此一起看大江东去潮涨潮落,一起看夕阳挂在龙门吊随晚霞万姿幻变。

扬中街将很快从老街人视线中消失,无处安放的心尚能安好吗?

老镇拆迁前的全貌。

老镇拆迁后的全貌。

作者简介:

沈华,南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摄影多年,先后有数十幅作品发布于各种媒体,先后有30多福纪实照片发表于多种摄影平台并获奖。


纪实影社画廊



纪实影社粉丝 专属福利

纪实影社画廊 第一期

纪实影社画廊 第二期

纪实影社画廊 第三期

纪实影社画廊 第四期
纪实影社画廊 第五期


纪实影社画廊 第六期




联系微信:wsk382238759  dcy99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搜神记.华佗》濮语解读
屯村的前世今身
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木渎漫游记
江海晚报数字报纸文章
我们启东人从哪来,启东的点滴|东疆风采
启东地理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