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轻模式,渗透式打法快速全国化
userphoto

2023.02.23 上海

关注

编者按:本文是刘春雄老师2023年2月17日在“七大社群游学爱啤士”游学会上的分享,经作者整理,内容有增减。分享内容虽然主要以啤酒、白酒行业为例,但对于快消品高端、小众产品的全国性渗透同样有参考价值。


阵地战与渗透战
这是我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分享“轻模式”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啤酒行业头部品牌是靠打阵地战打拼出来的(当然也有品牌战),旗帜插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市场。
现在啤酒头部五大品牌占到了全国92%以上的市场份额。作为新入局者,再打阵地战没有希望,因为头部品牌太稳了,头部品牌之间相互渗透都很困难。
同时我们发现,有一些新兴企业这几年做得不错。没有花多少钱,没有投多少人,竟然走向了全国,完成了全国化。比如乌苏啤酒、优布劳精酿、泰山原浆、李渡白酒。
去年6月,我跟方刚老师在莫干山住了几天。莫干山是国内民宿的天花板,我们在这儿静下心来讨论这个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渗透式的打法占领市场,不再打阵地战。
上面有一些企业我们比较熟。把这些品牌运营的规律总结出来,我们起了个名字,叫“轻模式、全国化”。
在游学现场,李渡的首席体验官李修宾在私董会上讲,李渡的第一个1亿用了5年,从1个亿到10个亿用了3年,同时发现省外市场比省内市场做得还快,为什么?
2020年和2021年是李渡省外大发展的两年,不是李渡投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而是李渡的发展是“轻模式”。
轻模式的“轻”有三个含义:
第一,花钱少;
第二,投入人员少。当然,后期市场维护运营人员并不少,主要是指市场拓展投入的人员少;
第三,速度快。没花多长时间。
优布劳的发展更快。2018年在“新经销”、“中国酒业论坛”、“新营销”三场亮相,然后就在春糖展会上迅速引爆了,几百家经销商要求代理,爆得措手不急。这几年由于疫情原因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国的专卖店已经超过2000家。
轻模式,全国化,大增长。就是在没有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快速招商布局,使产品高质高价走向全国。
近些年,白酒、啤酒总销量都是下滑的。采取轻模式的企业是高端产品,甚至是小众产品,反而在高速增长。
近几年不少企业在推新、推高上遇到问题,都是用阵地战的方法,这是有问题的。渗透战才是未来推新、推高的主要方法。
大众产品打阵地战,高端、小众产品打渗透战。最近几年是转折的临界点。
2023年各行业销量封顶后,会不会做高端产品成为检验厂商是否有未来的标志,各行各业都在走高端化,这是一个大趋势。

轻模式五部曲

轻模式做高端,渗透式打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经验能否上升到方法论,形成规律,在更多行业、企业复制。这是我与方刚老师在莫干山讨论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结论是:轻模式渗透式打法,有些是可以复制的,比如李渡、优布劳、泰山原浆。有些难以复制,比如乌苏的玩法,有强烈的特殊性。
轻模式的打法,我与方刚老师总结为五部曲,如下:
高端、破冰产品→B端IP(发动机)→体验营销→圈层密度→破圈流行
这五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步都有无数坑。但是,做好了确实省人省钱。否则,也不能叫轻模式。
早期这些企业的轻模式是逼出来的,因为真的没资源。一旦形成方法论,找到规律,就可以复制轻模式。

高端、特色,产品破冰

为什么强调高端产品?因为大众产品一定强调高密度的阵地战。高端之所以是高端,就是因为用户密度不高,符合打渗透战的条件。当然,高端也是趋势。
华润啤酒疫情3年实现了“史上最快增长”,其实是高端产品的增长,3年利润翻两番。
高端、破冰,这是两个概念。高端不一定破冰,破冰不一定高端。同时具备高端、破冰有点难。
高端好理解,破冰不好理解。
破冰,就是快速打破僵局。一见就喜欢,一见就有兴趣,一见就想尝试。
比如,“李渡1955”这款产品——最贵的光瓶酒,就有破冰作用,这是产品概念破冰。后来李渡的高端不断上台阶,如“李渡1308”零售价超2000元,李渡“万里挑一”价格9999元,均有破冰作用。破冰的不仅仅是价位,还是综合作用。

优布劳的“鲜扎闪送”,确实一见很难不喜爱。当鲜扎闪送被同行模仿时,客观上起到了“抬轿”作用。某个以开发产品见长的老板看到这款产品时,直夸“天才设计”。可见破冰的价值有多大。
泰山原浆的“7日鲜”也是破冰产品。从出厂、配送、到全国各地,直到消费,不超过7天,这是对供应链的极大考验。
特别说明一下。破冰产品不一定是销量最大的产品,但一定是“开疆辟土”的产品,是打先锋的产品。也许在后期,破冰产品会边缘化,但在轻模式中,没有破冰产品,营销难以“轻”得起来。

B端IP是发动机

IP这个概念都很熟悉,但是大众知道的IP全部是C端IP。而轻模式全国化,恰恰借助了B端IP。
什么是B端IP?
专家是B端IP、媒体是B端IP、老板是B端IP。他们天然有IP的特征,粉丝是老总、专家。
以李渡为例。李渡的规模刚超10亿,但是,国内几十亿、几百亿规模的企业老总到李渡学习,有的连派四波人去游学。
一批批老总去学习,他们根本不是对产品感兴趣,而是对李渡的“沉浸式体验”模式感兴趣,捎带对产品感兴趣。
近几年,沉浸式体验在各行各业开枝散叶,顺带也传播了李渡品牌。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老总在内部讲沉浸式体验时,内部影响的人可能就成千上万,更不要说影响的经销商,就更多了。这些老总,就是B端IP的发动机。
我们七大社群到这些企业做过游学,七大社群涵盖新营销、新经销、新零售、深度粉销、圈层营销、新啤酒等,是一个跨界组合的超级B端IP。参与游学的人员基本上是媒体、专家、企业老总,他们是典型的B端IP。
C端IP对产品感兴趣,B端IP对经营模式感兴趣,捎带着对产品感兴趣。
这种经营模式与产品双重推广的方法,效果非常好。C端IP制造流行,B端IP形成高端、持久的关注。
B端的价值是什么呢?
第一,老总内部传播。老总传播经营模式,必然以品牌举例,影响内部员工。
第二,专家传播。现在好的案例很难找,过去的案例过时了,专家讲课、著书都是超级传播。
第三,媒体传播。行业媒体传播,打透一个行业。跨行业媒体传播,形成破圈。
后面会讲到,破圈制造流行,需要跨媒体传播。
所有的B端IP传播,是制造流行的前奏,是渗透式打法的前提。带来的首要结果,就是招商变得相对容易,这是轻模式能够全国化的前提。
我们讲B端IP是发动机,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乌苏啤酒与优布劳虽然同为渗透式打法,但两者有很大区别。乌苏啤酒是C端IP,优布劳首先是B端IP,然后才成为C端IP。形成的反差是游学乌苏的人并不多,但游学优布劳的人非常多。
B端IP传播后能否形成C端传播,要看产品是否有C端IP属性。

体验营销

渗透式打法的特点,就是先做点状布局,然后通过体验营销渗透圈层。
以李渡为例。李渡是沉浸式体验,其组织体系是三级体验,分别是总舵、分舵、小舵。总部做总舵体验,经销商做分舵体验,零售商做小舵体验。
三级体验形成了一个体验漏斗。总舵每年有数万人体验,意味着分舵每年有几十万人或百万级的人参与体验,小舵则有百万级或千万级的人参与体验。
分舵体验的人从小舵筛选,总舵体验的人从分舵筛选,形成体验漏斗。
体验营销是高端产品推广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经形成了经验,包括三方面:
一是2C组织,通过b端(零售端)触达C端(用户)。这是组织保障。2C组织,有的称为飞行队、机动队,是一个不同于深度分销的组织(深度分销是2B组织)。
二是场景化。从过去的生动化到现在的场景化,场景化是体验的前提。
三是体验动作。有的人把体验叫品鉴,这是不对的。品鉴的主体是产品,而体验营销中产品只是场景的道具之一。用户获得的不仅仅是产品满足,还有场景满足。
上述体验营销,我们称为bC一体化,先做线下bC一体化,再顺带完成线上bC一体化。
bC一体化,就是把b端(零售端)和C端(用户端)作为一组营销对象运营。通过b端触达C端,通过C端反过来激活b端。
体验营销已经在各行业开枝散叶,特别适合推新产品、高端产品。

圈层密度

高端产品有圈层特点,早期不一定适合渠道大规模铺货,但特别适合围绕圈层做推广。圈层推广,就是以人脉、关系为纽带,通过强关系降低认知成本。这是典型的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
然而,人脉总是有限的。如果围绕圈层体验没有形成足够大的密度,B端IP形成的热度就会很快散去。因此,圈层密度很重要。没有密度,渗透式打法不能扎根。
体验营销要形成营销模式,仅靠b端人脉是不够的。一个人能够影响的人数也就是250人左右。要形成圈层密度,一是要充分利用个人的一级圈层,同时还需要专业手段拓展二级圈层;二是要把圈层与渠道结合起来,圈层是点的扩大、是扎根,但渠道是线或面,由点到线或面,既有渗透性,也有拓展性。
一级圈层是形成自然密度,二级圈层形成的密度远超一级圈层。打透二级圈层是跨界流行的因素之一。

破圈流行

小众形成偏好,大众形成流行。流行是小众破圈成大众。
小众自然渗透,靠的是自然渗透力。多数流行就是自然渗透的结果。
以我们的体会,跨界流行在传播上要打透【1+3】个行业圈层。
第一个圈层是行业圈层。行业圈层早期是最难打透的,因为行业内人士不是专家就是行家,行业对体验营销有较强的排斥性。
如果在行业内圈层做透的基础上,再另外打透3个非行业圈层,那么在消费层面就会形成交叉覆盖,交叉覆盖也是品牌影响力的交叉印证。
只要形成交叉覆盖,离跨界流行就不远了。七大社群联合游学的效果还不错,就是因为七大社群本身就是跨界的。

营销转折点

我在最近的营销实践看出了些未来趋势。有三方面:
一是推高端产品是趋势。毕竟销量封顶了,只能调整产品结构。
二是深度分销转型bC一体化是趋势。大众产品深度分销到b端,基本就差不多了。高端产品要一直触达C端,bC一体化必然是场景化体验营销模式。因此,2C组织、场景化、体验营销,成为bC一体化的三大基本手段。
三是线上线下双重bC一体化是趋势。数字化必然要获取C端实时数据,但传统深度分销只能触达b端,离C端比较远。这是快消品数字化的硬伤。
随着高端产品线下bC一体化,在已经触达C端的基础上,只要连接C端,就很容易完成线上bC一体化。

作者简介:

刘春雄,新营销倡导者、营销数字化研究院院长。现任郑州大学副教授,新营销三部曲《新营销》《新营销2.0:从深度分销到立体链接》《新营销3.0:bC一体数字化转型》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奢理念的大肆其道,是卧槽还是呵呵
首创圈层营销概念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酒业黑马”火爆本质… | 酩见
为何中国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
营销数字化,藏在迎驾贡酒全国化的神秘箱码
转介绍、圈层营销都已经被用烂了,获客难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