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胞疗法相继获批,但耐药后怎么办?别急,PD-1单药治疗即可完全缓解

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产生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尤其是以免疫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更是颠覆了肝癌治疗的格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作为最常用的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对多种癌细胞显示出溶细胞活性,对HCC有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最近有研究报道,CIK联合抗PD-1抗体治疗可为转移性肾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种实用的治疗选择。然而,在HCC患者CIK进展后进行抗pd -1抗体治疗尚未见报道。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实现肝癌治疗的个体化和精确化,可能是未来临床研究的思路。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两例肝癌患者在双特异性抗体偶联CIK免疫治疗失败后,通过抗PD-1抗体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

案例一:

CIK细胞疗法耐药后换用替雷利珠单抗,

6个疗程达CR

患者男性,75岁,有乙肝、冠心病、房颤病史,2017年10月因腹胀入院。腹部MRI显示多发肝肿物部分融合,考虑HCC,Child-Pugh分级A级(5分)。HBV-DNA检测结果为6.25×10^5 IU/mL,血清α-胎蛋白(AFP)水平正常,血清CA199为52.26 ng/mL。肝活检病理结果为肝内胆管癌(ICC),低分化,MUC1阳性(+)。最后,病理证实为T2N0M0期II期原发性肝癌、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心律失常/房颤。

2017年11月和2018年1月,患者接受了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期间他在瑞戈非尼治疗2个周期(6周)后诱发严重房颤,并停止治疗。2018年3月,腹部CT显示肝脏S6病灶残留活动性增加,肝脏S5有新的活动性病变,其余病灶变化不大,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PD)

随后,该病例被纳入临床试验,用经双特异性抗体激活的CIK细胞处理4个周期。2018年8月19日CA-199复查正常,根据实体瘤(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或改良RECIST疗效评价标准将疗效评定为稳定疾病(SD)或部分缓解(PR),肿瘤活性明显降低。

2018年10月,腹部MRI显示肝脏S5、S6病灶明显大于之前,非靶区病灶继续坏死吸收。AFP水平增加到245.3 ng/mL。肝脏S5、S6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及肝穿刺活检。术后病理为混合型HCC-ICC(cHCC-ICC),中分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PC-3(+)、肿瘤突变负荷(TML)为20.1 Muts/Mb (TMB-H),其他无明显突变。术后肝脏病灶完全消融。但患者出现肝脓肿,经消炎引流治疗2个多月后痊愈,肿瘤完全坏死,AFP为177.1 ng/mL。

2019年2月,腹部增强MRI显示原发性ICC结节消失,肝右叶2个结节为活动病灶, AFP水平再次升高至203 ng/mL,继续给予5个周期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CIK (GPC-3)治疗。2019年12月,肝脏病灶明显增大,出现新病灶,AFP为4553 ng/mL,疗效评估为PD。

2019年12月19日再次行肝活检,术后病理为HCC,中分化。基因检测显示没有明显的突变。患者于2019年12月2日接受TACE治疗,因新冠肺炎未进行复查治疗。2020年4月腹部MRI显示肝内肿瘤进展明显,AFP水平为20550 ng/mL。自2020年4月26日起,患者接受抗PD-1抗体治疗(替雷利珠单抗静脉注射200mg,每3周1次),共10个周期。2020年7月16日(4个疗程),以PR评价疗效,AFP水平降至8.7 ng/mL。2020年10月,疗效评估为CR。目前患者仍在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且耐受性良好。

案例二:

HBV相关性肝癌患者CIK无效后

信迪利单抗治疗4个周期即达CR

患者女性65岁,有高血压、II型糖尿病病史,2016年7月在当地医院确诊为HCC,行射频消融术。2017年9月来院就诊,腹部MRI增强显示多发活动性肝脏病变。2017年9月12日,患者接受微波消融,直至病灶完全消失。2018年9月,腹部MRI增强显示肝脏多发新的活动性病变,AFP为806.2 ng/mL, Child-Pugh分级为5分。2018年9月11日行微波消融及肝活检,术后病理结果为中分化HCC。免疫组化显示GPC-3(+)、CK7(-)、CK19(-)、CD34 (vascular+)和MUC1(-)。最后,患者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高血压、II型糖尿病。

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同样入选上述临床试验,应用双特异性抗体偶联CIK细胞(GPC-3)治疗4+4个周期。在此期间,根据RECIST或改良RECIST,疗效为SD。2020年3月,患者因病情进展停止CIK治疗,分别于2020年3月、6月行介入治疗。

2020年8月,腹部MRI增强显示多发活动性肝脏病灶,部分病灶比以前略大,部分病灶是新的。AFP水平为911.4 ng/mL。疗效评定为PD。2020年8月18日起接受抗PD-1抗体治疗(信迪利单抗静脉注射200mg,每3周1次)。

2020年9月,PD-1治疗因免疫性腮腺炎的发生而暂停,激素休克治疗后病情好转。2020年10月13日(PD-1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评价为PR,AFP水平降至13.88 ng/mL。2020年12月26日(使用4个周期PD-1治疗后),评价疗效为CR,AFP水平为3.38 ng/mL。目前患者仍在接受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

病例总结

最近,一项荟萃分析证实了CIK细胞免疫疗法在HCC辅助治疗、晚期或二线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CIK治疗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说明CIK治疗的非特异性并不能使所有肝癌患者受益。此外,CIK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能力有限,当CIK细胞在体内被稀释时,不能有效地作用到肿瘤部位。靶向癌症相关抗原粘蛋白1 (Mucin 1)或Glypican 3 (GPC-3)的抗体与CD3抗体化学结合,识别T细胞,形成双特异性抗体结合的CIK细胞,以帮助T细胞杀死癌细胞。

2例患者在双特异性抗体偶联CIK免疫治疗进展后经抗PD-1抗体治疗后,取得CR,表明该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且持久的临床反应,也意味着双特异性抗体偶联CIK免疫疗法在既往进展后进行抗PD-1抗体治疗可能对HCC患者有效且安全,这可能为今后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但这种治疗方案抗肿瘤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探索。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案例】细胞疗法耐药后单用信迪利单抗,仅4个周期达完全缓解!
盘点 | 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案
科普 | 肿瘤治疗效果好不好,你不可不知这3点!
癌症治疗史上的革命: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肝癌首个“双免疫”方案获批!8%的人完全缓解!“O Y”黄金组合二线治疗ORR为32%
“陷阱”还是“希望”,肿瘤生物治疗专家揭秘免疫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