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肝炎日倒计时:2030年中国将消除乙肝病

乙型肝炎(HBV)是一种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肝炎病毒。它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以及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20亿人显示出接触该病毒的血清学证据,约有4亿人患有活动性感染。高流行地区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国和东南亚。HBV在发病时被称为“血清肝炎”,这是非肠道传播的常见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潜伏期在1到6个月之间。急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其他病毒性肝炎相似。大约1%的人死于严重肝炎。在急性感染后,人体要么完全康复(并具有长期免疫力),要么持续感染。后者在5-10%的成年感染者、30%的儿童感染者和90%的婴儿感染者中发生;它在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中更常见。

传播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围产期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围产期传播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较为常见,水平传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斯加和地中海地区严重。感染妇女将病毒传给婴儿的风险较高,尤其是病毒载量高的母亲。围产期感染后,大多数人将发展为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如血液、唾液、阴道液等,可通过接触体液传播。性行为和注射毒品是低流行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在高感染率地区,儿童早期水平传播严重,而围产期传播较少。乙肝病毒感染在儿童中转化为慢性感染的比例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可能与基因型差异有关。传播可能是通过血液和身体分泌物传播的,将病毒接种到皮肤或粘膜损伤中。实验表明,病毒通过口腔传播是无效的。亲密接触和性接触也是传播的途径。病毒存在于血液和各种体液中,如精液、月经、阴道液、唾液、母乳和浆液。医疗干预和共享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导致传播。其他传播方式可能包括割礼、放血、叮咬、纹身和松土,但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乙肝病毒在粪便、尿液和胆汁中存在,但尚不清楚是否通过这些途径传播。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在家庭环境中,乙肝病毒可能较为集中,但机制尚未确定。

组织和血液捐赠

血液捐赠者普遍接受HBsAg检测,大大减少了通过输血传播乙肝的风险。在低感染率地区,一些国家还进行抗-HBc检测来发现病毒载量低的慢性携带者。然而,在高感染率地区,核酸检测对于筛查组织捐赠者是一个好的附加措施。然而,需要加快核酸检测结果的反应时间。

另外,不被发现的病毒载量在组织捐赠者中可能更常见。为了预防器官移植后的感染,排除HBc阳性的供体是最简单的方法。然而,在高感染率地区,这种方法可能不太实用。因此,在这些地区,核酸检测是降低传播机会的一种有用的补充策略。需要解决核酸检测结果的转化时间延长的问题。

母婴传播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给新生儿。在东亚和中国南部,这是乙肝感染普遍存在的主要因素。大约90%的新生儿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而其中很多婴儿将成为乙肝携带者。乙肝感染性与母亲血液中高滴度的HBsAg或HBeAg存在密切关联。母亲携带病毒并存在HBeAg时,大约95%的新生儿在分娩时感染。乙肝感染在不同地区和族群中的母婴传播率和携带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在东南亚地区,约30-50%携带病毒的母亲同时携带HBeAg。围产期传播约占这些地区乙肝携带者的50%。母亲怀孕期间突发乙肝感染可能会使围产期传播乙肝的风险增加。乙肝感染是否在胎儿期间传播不确定,但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或婴儿出生后不久发生,可能是由于母血液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或婴儿接触到了母亲的血液。大多数在分娩和生产过程中感染的婴儿将成为乙肝携带者。

HBeAg是乙肝病毒载量的一个标志物。围产期感染主要发生在乙肝病毒阳性或病毒载量高的母亲身上。如果母亲的HBeAg阳性,婴儿在分娩时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几乎达到100%。如果出生时进行疫苗接种,并按照后续的两剂接种,能够将出生于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的风险减少90%。母亲为高比例HBsAg和HBeAg的情况下,错过出生时的疫苗剂量会将乙肝疫苗的效果降低到50-75%。再加上出生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可以进一步将传播风险降至5%以下。一项研究显示,给予出生时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将HBsAg阳性转化率从88%降低至6%(对于出生于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

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在年幼儿童中导致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并传播,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染给其他人。水平传播也可通过非无菌物品和程序发生,如医疗保健机构和吸毒注射。乙肝疫苗可预防早期感染并减少水平传播的风险。预防水平传播的措施包括教育、感染控制实践和免疫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对高危人群预防感染非常有效。美国自1991年开始推行全面免疫接种后,青少年和儿童的急性感染发病率下降了89%。台湾是早期推行全面疫苗接种的地区之一,乙肝阳性患病率有显著下降。

慢性携带者

携带者状态是指HBsAg在血液中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的状态。携带者可能会出现肝脏损伤、炎症、肝硬化和肝癌等问题。携带者状态最常见于男性和儿童感染者。在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和携带者率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乙型肝炎病毒与HIV的共感染将导致更严重的肝脏疾病。

乙肝患者的年龄

乙型肝炎感染的年龄分布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在高乙型肝炎病毒负担地区,感染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生。而在乙型肝炎不常见的地区,感染率最高的年龄段通常是20到40岁。特定人群如医护人员、药物滥用者和男同性恋者的感染率也较高。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计划可以显著改变感染的年龄分布。

乙肝的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有六个基因型,分别为A-F。根据对完整病毒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学分析,A和D基因型在世界范围内最为广泛。相反,B和C基因型主要存在于东亚,而E基因型则主要存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另外,F基因型与其他基因型类别相比更为多样化,主要存在于原住民美洲人群中。所有基因型共享一个免疫优势区域,被称为“a决定簧”。这个决定簧包含了124-147个氨基酸,具有亲水性。它由两个主要环和一个次要环组成,并通过胱氨酸二硫键连接。“a决定簧”主要是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的靶点。目前可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对“a决定簧”有共同的主要免疫应答,可以提供对所有乙型肝炎病毒亚型的保护。

中国的乙肝流行

中国因HBV相关肝病导致的死亡(每年30.8万人死亡)占全球HBV死亡率(每年87万人)的30%以上。目前,据估计,中国有2000万至30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100万人患有肝硬化,30万人患有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细胞癌。中国于1992年启动了新生儿乙肝病毒免疫计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患病率从1992年的9.8%下降到2006年的7.18%。2005年底,农村地区的免疫接种覆盖率比城市地区低20%,这一差距近年来一直在稳步下降。

尽管免疫覆盖率不理想,但中国在短时间内已从高流行水平上升到中等流行水平。由于全民乙肝疫苗的展开,完全免疫儿童的抗-HBs患病率(63.2–74.3%)高于未免疫受试者(21.1–34.8%)。1990年至2016年,与HBV相关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的死亡率从7.45%下降到5.82% ,HBV相关癌症的死亡率从每十万人12.88上升至16.42。1990年至2016年,中国因乙型肝炎导致的癌症的寿命损失年限。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覆盖率低,是降低死亡率的阻碍因素。

2018年3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并优先考虑全民医疗。这一优先事项将有助于国家实现其“健康中国2030”计划,包括到2030年消除乙肝病毒。例如,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方面提供持续和全面的护理。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循证综合临床路径和转诊系统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可以通过医院、初级保健和社区内提供的护理的垂直整合来实现这一护理战略,中国政府可以重塑HBV相关服务的提供体系,加强卫生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为到2030年消除HBV提供最佳服务保障。此外,中国已将数种一线乙型肝炎治疗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等)纳入医保目录,以降低相关医疗费用。最后,通过整合涵盖婴儿期、孕前和围产期的现有国家规划,中国的卫生保健服务可以为感染者提供及时的咨询,说明如何预防肝炎疾病的传播和进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实现到2030年在中国消除乙肝的目标方面取得进展。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朋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会被传染上乙肝吗?该和她分手吗?
婚检查出乙肝怎么办?肝病专家送您实用的乙肝携带者婚育生活指南
大小三阳、大小二阳、恢三阳、恢二阳,史上最全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解读
关于肝的那些事儿:细说“乙肝二对半”
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乙肝病毒携带者造人计划
“大三阳、小三阳”的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