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市险企三季报成绩单AB面:保费迎增长、投资受重创
机构投资家


五家上市险企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大多集中在2%-3%的区间内,这与过往其4%-5%的收益率区间相去甚远,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量保司在前三季度陷入了利润大幅度下滑乃至亏损的不利局面。

文/机构投资家 

截至10月底,五家A股上市的险企已全部披露了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整个行业的脉络走向也已全然浮出水面。其实,前三季度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是较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行业在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和监管愈加严苛的大环境下,我们很明显切身实地的感受到行业弥漫的浓浓焦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前三季度报告数据着实令人关切,而复盘各大险企市场业绩表现,不难发现,业绩不同程度下滑倒逼整个行业发生着改变,野蛮增长的阶段已成过去式,下一个新的、力求稳增长的阶段,开始成为各大险企锚定的新方向。


数据剖析,五大险企前三季度表现几何? 

从保费收入维度来看,5家上市险企均实现正增长,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27%。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6356.35亿元,同比增长5.19%;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5788亿元,同比增长4.46%;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5406.41亿元,同比增长8.19%;新华保险保费收入约1429.11亿元,同比增长3.72%;中国太保保险业务收入3532.02亿元,同比增长9.53%。

就在前不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9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98%。

对比来看,5家上市险企在保费增速上均未跑赢保险业大市,但是同比超10%的增速也基本能看出目前的保险行业增长势头喜人,仍未改变目前保险行业具有长期韧性的特点。

再细分到两大业务板块,寿险业务层面,五家寿险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增长明显,其中人保寿险同比增长10.69%领跑,太保寿险、平安人寿保费收入增速均超7%,分别为7.91%、7.7%,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保费增速分别为4.46%、3.72%。

财险业务层面,人保财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4095.70亿元,同比增长7.5%;太保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484.55亿元,同比增长11.8%;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2259.32亿元,同比增长1.76%。

整体来看,寿险和财险在前三季度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分化”,各家公司间的差异很大,同时公司内部又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如平安在寿险业务上增速远高于产险业务增速,人保则是在寿险、财险两方面均实现大幅增长。

我们再来看市场最关注的净利润指标,五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净利润的增长,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9.78亿元,同比下降17.37%。拆分来看,五家上市险企没有一家实现利润正增长,极为罕见。其中,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875.75亿元,同比下降5.61%;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162.09亿元,同比下滑47.76%;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205.03亿元,同比下降15.5%;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95.42亿元,同比下降15.5%;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231.49亿元,同比下降24.39%。

那么,问题也接踵而至,五家上市险企均出现的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缘何而来?接下来的时间又该如何走出利润下行的泥潭?这些都值得我们一一剖析。


投资收益悉数下降,利率下行投资端承压

对于保险行业的经营,我们往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负债端,二是投资端,其中负债端即保险公司销售保单获得保费,投资端即保险公司将获得的保费进行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

刚刚我们也说到,五家上市险企负债端还算表现亮眼,无论保费收入还是保费规模均实现较好增长。

但投资端往往是影响险企利润增长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的投资端会配置大量国债,投资收益率往往会深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再叠加利率深处下行通道周期下,整个行业面临着投资收益承压的难题。

我们知道,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于利差益、费差益和死差益等。在费差、死差相对稳定情况下,如果资本市场不景气和低利率持续下去,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就会低于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自然会形成亏损局面。

这也就解释了前三季度各大上市保司的归母净利润之所以能够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与投资端下行是密不可分的。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1099.97亿元,同比下降14.95%,总投资收益率为2.81%,创近5年新低。

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仅为4.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8.46亿元下滑95.92%,年化投资收益率降至2.3%。

中国人保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7%,同比下滑1.9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7%;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0%,同比下滑0.2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为3.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为2.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根据数据披露,五家上市险企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大多集中在2%-3%的区间内,这与过往其4%-5%的收益率区间相去甚远,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量保司在前三季度陷入了利润大幅度下滑乃至亏损的不利局面。


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在整个资本市场身处利率下行调整趋势周期下,保险公司预期收益率显然会长期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在大环境下穿越周期实现利润回归正轨,也开始成为各大保司需要思量的重中之重。

根据《机构投资家》分析,虽然保险市场赚钱仍然艰难,但底部信心正在酝酿和积累,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受汇金增持银行股消息提振,自上周四以来,保险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而根据历史规律,中央汇金公司在增持银行股之后,不排除扩大对保险股增持的可能性。

因此,从这个维度来看,各种政策发力,包括汇金下场增持,这些都是积极信号,有改善保险业外生增长的动力。

开源证券分析师也认为,当前资产端长端利率整体处于易升难降阶段,利于支撑保险股估值,汇金增持银行股利好保险股权益持仓,同时释放对权益市场的积极信号。

二是,险企为了稳住资产端收益,接下来第四季度可能还会大规模举牌市场效益与规模兼具的热门标的公司。

其实,自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多达9次,超过去年全年次数,也超过了2021年次数,业内预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趋势有望持续。

从中长期来看,当前,利率中枢仍呈下行趋势,传统固收投资面临收益率下行、优质资产供给不足等挑战,因此于大型保司来说,加大权益投资具有很大战略意义。

在业内看来,险资加配权益资产是必然趋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趋势会继续存在,这符合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提高险资的投资回报。”

由此我们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权益市场受益于政策的刺激和险资的加码入场,各大保司在未来利润端的修复将出现回调,也能够腾出手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身业务的结构改善上,我们有待进一步观望。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险企三季报来势汹汹,保险板块值得配置吗?
寿险老大VS财险老大:同步上交三季度“成绩单”!国寿人保“秀现在”,“比未来”!
哪种类型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比较强?
中国平安:2020年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
国寿平安中报十大指标交锋 净利润打成平手
中国平安业绩至暗时刻,寿险业务堪忧,马明哲一言未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