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业绩与股价持续低迷,又深陷地产风暴,渤海银行如何走出“围城”?

导语:近一两年,为了规避房地产不良对自身影响,实现尽快回血,渤海银行毅然决然与曾经的“座上宾”房企大佬们一一撕破脸。

文/机构投资家 郑新

作为一家赴港上市才三年多的金融机构,渤海银行的一举一动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尤其是在过去一年里业绩经营的表现情况,更是直接影响着港股投资者对其股价投下的是“上行票”还是“下行票”。

然而,以渤海银行披露的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来看,这份“成绩单”并不出色,依旧延续了此前业绩低迷的困境。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渤海银行实现营收249.97亿,同比下降了5.55%,已经连续下降三年了;归母净利润自2022年大幅下降后,2023年则无明显改观,降至50.8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6.81%。

目前,渤海银行股价的持续低迷,也正是其增长动力不足最直接的体现。截至4月26日收盘,渤海银行股价报收1.02港元/股,创近一年以来新低,较2020年上市最高点跌幅已达83%,市值缩水超827亿港元。

我们不禁发问,这个意气风发最年轻的股份制大行,为何缘落至此?






主营业务收入不振,非息收入“挑大梁”





事实上,以上市前一年的2019年为时间节点来看,彼时的渤海银行业绩非常优秀,营收和净利增速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双双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净利增速超15%,达15.71%;营收增速更是超过了20%,达到22.27%。

然而,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渤海银行业绩从高点逐步下探,进入了持续放缓的下行周期。如下图所示,2020年赴港上市头一年,渤海银行营收和净利增速虽有所滑坡,但好在均能保持正增长步伐,而进入到2021年,则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当年营收增速直接断崖式降至-10.15%。

紧接着,在随后的2022年和2023年,渤海银行业绩连续两年双降,营收和净利增速均滑落至负值区间,增长颓势尤为明显。

拆解来看,渤海银行业绩持续下滑与以“吃利息”为主营业务的利息净收入萎靡不振有关,以2023年为例,其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了22.16%,仅为176.46亿元,所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2022年约86%大幅降至如今的70%左右。

此外,即便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都处在下行通道,但渤海银行无论是净息差值还是同比下降幅度,都明显落后于行业整体水平。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3年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在1.69%-1.74%之间,较2022年底的1.91%数值,下降幅度约在17个基点—22个基点之间。而渤海银行更是在低位下降,2023年该行净息差仅为1.14%,相比2022年下降了高达36个基点。

再次拉长周期来看,早在2020年之时,渤海银行的净息差达到最高点为2.35%,此后便一路下滑,每年都下探至低位,截至2023年末,其净息差竟然较最高点已缩减了121个基点。

虽然整个金融市场净息差持续走低已是普遍现象,但像渤海银行这样的超高降幅,在整个股份制银行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2020年渤海银行的净息差排在10家上市股份行第3位,仅次于股份行龙头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但到了2023年在已公布财报的8家股份行中却排名倒数第1

可见,净息差持续大幅下滑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近年来渤海银行在存款吸纳和贷款发放的主营业务上,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已日趋严重,其资产负债数据也能进一步佐证。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2%,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含贴现)竟然罕见同比减少了2.57%,至9326.44亿元;负债总额为1.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4%,其中吸收存款9151.62亿元,同比增长了8.45%。

那么,问题也接踵而来,渤海银行净息差为什么一直在下降呢?我们分析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是,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承压下行,渤海银行近三年该指标每年都在下滑,从2020年的4.94%高位,降至2021年的4.27%,随后再降至2022年末的4.09%,2023年则滑落至仅有3.9%,在8家已公布业绩的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掉落倒数第二。

二是,付息成本居高不下,继续浊食净息差。截至2023年末,渤海银行负债成本率为2.71%,与同期招商银行1.73%和平安银行的2.28%低位值,差距依然明显。

而在此不利局势下,渤海银行非息收入可谓充当起“收拾残局”的主力军,发挥着提振业绩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与主营业务利息净收入对总营收贡献占比持续下降截然相反的是,该行非息收入占比较2022年直接跃升至接近30%,实现收入73.5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3.63%。

拆分非息收入,可以明显看到渤海银行多条业务线“百花齐放”。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39.99亿元,同比增长55.65%,主要是由于第一大业务的代理业务手续费大增了121.86%所做的杰出贡献。其他非息收入为33.52亿元,同比增长173.12%,得益于交易收益和金融投资净收入的大幅增长。






房地产不良高企,资本充足水平低位徘徊





再进一步探究,除了净息差指标的影响外,渤海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大幅滑落,还与公司不良资产风险暴露密不可分。

截至2023年末,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8%,较2022年末上升了0.02个百分点,高居9家已公布年报股份行不良率排名第一位。

按行业划分,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为3.65%,相较2022年末的2.87%增加了0.7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金额也从26.57亿元上升了21.53%至32.29亿元,房地产业也就成为了整个行业里不良贷款金额最高的行业,可见其房地产不良情况有多么严重了。

评级机构联合资信也曾表示,渤海银行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需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波动及政策对相关资产质量的影响。

实际上,不良率高企的背后,是渤海银行对多次踩雷房地产一把血泪史下的浓浓焦虑和无奈之情。近一两年,为了规避房地产不良对自身影响,实现尽快回血,渤海银行毅然决然与曾经的“座上宾”房企大佬们一一撕破脸。

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暴雷的恒大地产,据企查查信息显示,仅2023年,均作为被告的渤海银行各分行与恒大地产相关联的涉诉案件就高达250余起,涉诉案由大多与票据纠纷、票据追索权纠纷相关,还有少量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等。

另外,渤海银行还与股东泛海系因20亿借款违约而对簿公堂。资料显示,追溯到2018年,彼时泛海控股向渤海银行申请了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但六年后泛海控股未能完成相关债务偿付,2024年1月份,渤海银行遂提起诉讼并要求泛海控股等相关方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裁定冻结被告名下银行存款约20.2亿元或者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同样是在今年前不久,3月11日晚间,泰禾集团所披露的一则公告,再次将渤海银行踩雷房地产掀起高潮。根据公告,因泰禾集团所控股的新海岸公司,未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渤海银行提起诉讼并请求判令新海岸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罚息等费用合计19.43亿元,泰禾集团、黄其森、叶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三番四次栽进房地产同一个“大坑”,只能说如今的渤海银行陷入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尴尬境遇。

亦或是受到房地产不良影响,2023年渤海银行对公不良贷款金额竟然高达104.18亿元,同比增长了4.1%,足足是归母净利润的两倍之多,这也意味着化解不良压力剧增下,对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是重重考验。

而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渤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长期位于低位徘徊。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8%和8.17%,为9家股份制银行中最低;同期一级资本充足率则排位倒数第二,仅为10.01%。

与同期末商业银行平均水平相比,渤海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已落后,不具有明显优势。据披露,2023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0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4%。

面对充足率吃紧的窘境,渤海银行选择发债补血。继2021年发行过不超过9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后,今年4月7日,渤海银行再次获批发行了高达150亿债券,以借助发债来缓解资本充足压力的急迫之心可见一斑。

不难看出,以上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两个层面的一系列下行指标数据都在表明,在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渤海银行仍未摆脱增长低迷的困境,如何努力维持其业务的稳定性尽快回归正增长轨道,以及亟待修复持续恶化的资产质量,这一切都是其接下来需要重点解决的方向。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轮调整的九大底部信号--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通策医疗第三季营收停滞净利降5.58% 长期借款骤增5.93倍股价迫近四年低位|通策医疗
20230901:六大行半年报出炉!盈利合计6900亿元。
上市银行“年报大戏”开启:平安率先交卷 至少21家银行净利润增长
22家上市银行业绩预喜,国际资本关注A股银行股|净利润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