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子城科技转型“流量+”的另一面:APP生命周期亟需提高

赤子城科技向“流量+”战略转型前景看好,但仍然存在隐忧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逆旅行人

自去年12月31日在港交所敲锣上市以来,赤子城科技(9911.HK)在投资者中是热潮不断。最近,一则赤子城科技拟收购全球化开放式社交平台MICO的公告,又将其推向了热潮。

公告显示,赤子城科技拟将以1亿人民币现金收购MICO 8.85%股份,同时认购MICO 5000万人民币可转换债券。交易完成后,赤子城科技将拥有MICO董事会多数席位,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拥有对MICO的控制权。

这是今年初,赤子城科技正式提出“流量+”战略后,向“流量+社交”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其上市后的首个资本动作,难怪资本市场如此兴奋。

时下整个资本市场可以说对赤子城科技是一片看好,想必这除了大家对其这么多年海外发展的不熟悉外,还要归功于其讲故事的能力。但故事归故事,事实归事实。不管怎样在赤子城科技去年发布的招股书中,我们还是能窥出一些隐忧来。

APP可替代性高,产品生命周期短


与国内其他APP开发的互联网公司不同,赤子城科技一直瞄准的是海外市场,做的是出海生意。公司通过开发的APP矩阵实现流量变现或者获取广告主收入。目前,公司的APP矩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用户系统、健身、媒体娱乐和游戏,用户系统中包括操作系统管理、锁屏、计算器、电池管理等产品。

如果仔细分析赤子城科技所研发出的这些APP就会发现,这些产品的工具属性较为突出,可替代性高,生命周期短,一般都在12至18个月左右就被市场淘汰。之后公司再开发新的替代品,如此往复。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上线的约200个APP中,停止运营的有160个,目前还在运营的APP数量为82个。

值得注意的是,赤子城科技还公布2020年上线的APP生命周期将进一步缩短:用户系统、健身、媒体娱乐的生命周期为6个月,游戏为12个月,这远远低于其他工具类应用、手机游戏的生命周期。

在《每日财报》看来,对于依赖APP变现和广告收入的赤子城科技而言,不断缩短的APP生命周期将增大公司经营的风险,毕竟APP是否能受到市场接纳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受欢迎程度也很难预知、差异较大,连带着也会造成日活、月活数据以及变现收入的波动,同时,开发新应用所需的成本也明显高于维护一款老应用所需的成本。

面对质疑,赤子城科技在接受《每日财报》采访表示:公司在前期发展阶段,产品推出的速度相对较快,拳头产品也以工具类产品Solo Launcher、Solo Locker为主。随着公司的发展、产业链条的打通,公司正通过识别优质赛道,不断拓展产品品类。未来产品会以内容型产品为主,具有高用户时长、高粘度、高使用频次的特点。

另外,赤子城科技表示正推行“流量+”战略,以流量生态为基础,向垂直细分领域扩展延伸。现阶段,公司发力的主要方向是“流量+游戏”及“流量+社交”。例如,在游戏领域,公司前期从轻量级游戏切入,结合市场反馈,增加竞技、增值服务内容,使游戏布局向中重度产品延伸,公司现也在布局重度游戏的研发。

选择率先发力游戏及社交领域,在赤子城科技看来,首先是出于战略发展层面的考虑。游戏及社交产品是对公司现有产品集群的补充,使公司生态版图更加完整。同时,游戏及社交产品的高变现效率可以提升公司流量生态价值,进一步刺激公司营收增长。其次,游戏及社交领域本身便拥有极大的市场规模,在这两个领域,公司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接下来,公司对《每日财报》表示将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线,将爆款产品做多、做大,使其越来越难被替代和模仿,巩固自身壁垒。赤子城希望,未来,在全球前二十的产品榜单中,将会持续有公司的产品出现。并表示在成本方面,因前期积累了较丰富的开发经验,且迭代速度较快,公司中台系统可以极大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代码的复用率。对于全新产品序列,公司研发会有一定的投入,但也会做好成本的把控。

另外一点受指摘的是研发投入并没有想象地高。赤子城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60万元、1150万元、1750万元和950万元,营业收入则分别为1.37亿元、1.82亿元、2.77亿元和1.84亿元,占比低至1.9%、6.3%、6.3%和5.2%。研发团队共79人,其中负责人工智能引擎SoloAware的仅5人。

8亿用户的存疑和换量合作的模糊性


不管怎样,赤子城科技最让人惊讶的地方还是其自称的近8亿用户,要知道目前国民APP微信的总用户数才为11.51亿。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总数接近77.5亿。也就是说,赤子城的用户超过全球总人口的10%,一个新的全球互联网巨头正在冉冉升起?

因此有市场人士称,赤子城科技号称的8亿用户,并非一款产品的用户数,而是多款产品累加的结果。那么,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赤子城科技的用户数,除去重复用户后,剩下的用户又能使多少呢?

所以,与其说赤子城科技在全球拥有接近8亿的用户,倒不如说其矩阵产品在全球下载量接近8亿次,这样的话,想必其含金量将大幅降低。

不过赤字城科技对于这个说法并不认同。赤子城科技表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产品的累计下载达9.67亿,公司产品分不同集群,其中在集群内部,下载数量已按照Device ID进行去重。

此外,《每日财报》注意到,在APP推广领域,有一种叫做换量合作的推广方式被广泛应用,所谓换量就是合作双方利用自有流量进行互换,以达到流量增长的效果。双方无需花费一分钱,就可以让自身的流量扩大一倍,甚至几倍。

在仔细观察后发现,赤子城科技也曾热衷于换量推广的玩法。据此前达意隆公布的重组公告显示,赤子城科技2016年前三个月的第二大客户Touchthunder Entertainment Limited同时也是第一大供应商,为公司贡献了近1616万元收入的同时,赤子城科技也采购了其价值3305万元的广告产品,实际上赤子城科技与其的资金往来是流出1689万元。

通过换量合作,单纯的供应商可以变成公司的重要客户。基于这样的逻辑,理论上赤子城科技可以随意控制自身营收的变化,

赤子城科技招股书中,并没有否认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存在,而是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广告主在行业内的正常现象。但这种换量的方式除了能够让公司的营收数据更好看外,其实并不会给公司的利润带来积极影响。

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上半年,赤子城科技来自于重叠客户及供应商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1.2%、64.3%、64.2%及55.3%;从这些公司采购的金额占总采购金额的58.1%、65.3%、68.7%及57.4%。

虽然仅通过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赤子城科技的营收中有大量的来自于换量合作,但还是依然值得投资者注意。

对于这种质疑,赤子城科技在此次采访中也不否认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存在,坦诚这种情况为广告行业内的正常现象。

不过,赤子城科技对《每日财报》表示,在2019年公司的收入中,广告平台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仅3成。因此这种换量的方式对公司整体的营收数据带来的影响并不大。2019年,公司程序化广告业务稳步推进,营收占广告平台总收入的比例从94.1%增至99.9%,Solo Math已基本实现全面程序化。基于程序化技术,公司的广告平台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更透明、高效的广告服务,提升变现效率及获客效率。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交出海“三国杀”
赤子城科技收购社交平台MICO,进一步推进“流量+”战略
频繁变换身份的赤子城,投资者应该如何认识你?
赤子城的出海三部曲
股价持续下跌,陌陌和它的APP们还会有下一个“流量故事”吗?
字节跳动手机梦成真,流量之王张一鸣的焦虑和野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