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口上的小仙炖频遭质疑,“网红”外衣之下是“智商税”?

以养生噱头的品牌并不少见,但其背后的真正营养价值却鲜有人知。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吕明侠

前段时间,网红辛巴因为糖水燕窝事件翻车闹得沸沸扬扬,参与“打假辛巴”的“职业打假人”王海曾说到,不只是辛巴燕窝,其实市场上所销售的燕窝都存在智商税的嫌疑,像辛巴这样销售“糖水”燕窝的绝对不止一家。

近期,知名网红燕窝品牌小仙炖因“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被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进行了行政处罚。与此同时,王海也再次举报燕窝品牌“小仙炖”产品燕窝含量不足1%,为不合格产品。

作为燕窝界的新生代,小仙炖已成为大众追捧的网红产品,在其依靠明星站台,名气节节高升的同时,产品摄像造假、收割“养生智商税”、财务岌岌可危等问题也在持续引发关注。

财务错报被处罚,多次被指虚假宣传


据天眼查显示,因“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0年11月25日被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进行了行政处罚。

其原因为“你单位2019年《财务状况》(E103表)中营业利润本年(3231)指标上报数为32939千元,检查数为-32934千元,相差65873千元,差错率200.02%。”

2020年12月14日下午,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说明,对行政处罚进行了确认,并表示,因初次填报,填报人员疏忽将“营业利润”项负值填报为正值,致使财务报表出现数据偏差。

在微博回应中小仙炖写道,“我司没有任何提供不真实财务数据的主观意愿,对工作中的失误深表歉意,并接受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作出的行政警告的处罚决定。我司今后一定会加强管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同时小仙炖提到2019年发生亏损的主要原因,“2019年我司在供应链端及客户体验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战略投资,致使2019年营业利润出现战略性亏损。”然而,对于小仙炖官方的此次回应,很多消费者也表示并不买单。

早在2016年7月,小仙炖就因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被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扒出辛巴售卖假燕窝的“职业打假人”的王海曾在个人新浪微博发布长文表示小仙炖存在“干燕窝含量5克及以上”、“0添加”、“固形物含量大于等于90%”等三大核心卖点虚假。

2020年11月20日,王海再次发文称:“小仙炖和辛巴燕窝没有区别,这就是智商税!我们提交检查的小鲜炖燕窝中的唾液酸含量仅为每100克60毫克,成本大约需要三毛钱!那么每100克糖水卖多少钱?答案是279元!”对于王海的质疑,小仙炖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网红”外衣之下,疑点重重


公开资料显示,燕窝是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筑的窝,里面可能会夹杂着羽毛和其他杂质。2011年8月,“血燕事件”被曝光。

据悉,“血燕”因呈血色状而得名,原本被包装为燕窝中的极品,价格十分昂贵。但经浙江工商部门抽样检测后却发现,其中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最高超标350倍。

后经调查发现,血燕其实是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不法商家把白燕窝添加亚硝酸盐后,放入盛满燕子粪便的箱子中熏蒸所得。一时间,谈“燕”色变,国家也停止了燕窝的正规进口。

直至2013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才允许马来西亚8家燕窝生产商向中国出口燕窝。此后我国对正规进口燕窝均要求“一盏一码”,每盏燕窝都带身份标签。

而“小仙炖”鲜炖燕窝品牌于2014年成立。企查查显示,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21日,法定代表人苗树。他是小仙炖品牌的创始人,也是改名为“林小仙”的林芙容的丈夫。

而公开资料显示,榕树堂前身“深圳利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本从事体育用品的购销。2014年,公司发生主营业务变为滋补保健类中药材销售,随后公司高层及股东发生大范围更替。


在融资方面,2015年,燕窝互联网品牌小仙炖获得150万天使融资,据公开报道,名为林芙蓉的周大福珠宝销售员也在此时变成了“中医世家”养生传承人林小仙,并深谙中医滋补与现代医学。

2016年7月,小仙炖获得来自洪泰基金、周鸿祎等机构和个人的千万元pre-A轮融资,2017年4月又获得由知名演员陈数领投,梦泉时尚集团跟投的2000万元A轮。

得到资本青睐后,小仙炖通过铺天盖地的营销开始了自己的网红之路。先是在抖音等各大社交软件上携手网红做广告植入,后在小红书上做疯狂好物种草;在线下,利用分众传媒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重金”营销之下,“小仙炖”顺利出圈,成为国内滋补品行业的一匹黑马。虽然年度业绩从未披露,但仅在今年“双11”期间,小仙炖就宣布其鲜炖燕窝销售额破4.65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传统领军企业燕之屋“双11”期间的全网销量高出一倍多。

不过剥开小仙炖“网红”的外衣后,显现的却是尴尬的一面。据《每日财报》了解,早在6月份,小仙炖就被质疑冒用了佳明佳公司名称和食品生产许可证,虽然小仙炖也发表了相关澄清声明,声称佳明佳所述内容严重失实。

但就2016年至2019年期间生产的小仙炖燕窝究竟“出自谁手”,小仙炖也一直未进行正面回应,今年则已于10月悄然和解,具体理由并未公开。

但代工贴牌背后存在的不确定性纠纷和产品质量把控问题却无法忽视,其不仅对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另外,有关业内人士称,网红产品的模式就是靠前期大规模烧钱炒作来迅速形成市场份额,这类企业更多是依赖外部融资才能维持,一旦后续融资不畅或无法登陆资本市场,企业价值和业务可能就会快速坍塌。

辛巴之后还有小仙炖,行业都是“智商税”?


虽然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227亿元,同比增长18.5%,预计2021年有望达到3307亿元。

而另有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滋补养生食材成交额占比第一位的是燕窝。但由于资质参差不齐,且上游采购环节无法得到保证,大量的劣质、假冒产品充斥了整个市场,导致市场出现“昙花一现”的发展后,行业信任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上述打假人王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目前很多所谓打着燕窝旗号宣传的保健品都存在虚假宣传问题,甚至连燕窝本身的价值都并没有那么高。首先,即食燕窝产品本质上就是“糖水”。这次的辛巴售卖的燕窝和小仙炖燕窝都存在实际燕窝含量极少,涉嫌虚假宣传问题。

即食燕窝甚至不需要真的添加燕窝就可以生产,因为燕窝的功效成分是唾液酸,那么只要在即食燕窝中添加少量唾液酸,再辅以水、糖、海藻酸钠以及乳酸钙等就可生产。

其次,就连燕窝本身也是“智商税”。1颗鸡蛋的营养成分相当于30克干燕窝,全球只有东南亚而且是华人有吃燕窝习惯。

王海强调,所谓燕窝的功效经不起科学验证、检验。以往,燕窝本身具有类似“奢侈品”性质,价格门槛高,只能“骗有钱人”;但现在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燕窝制品已经能够“骗”到更多消费者,因此需要提高警惕。

连续负面舆论的出现,再加上辛巴被打假的连锁反应,使得“燕窝是否为智商税”的讨论甚嚣尘上,不过至今这一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尚无完全确定的结论得出。而小仙炖对相关质疑并未作出正面回应,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即食燕窝到底是不是收割智商税?
最近网红燕窝事件揭露燕窝市场乱象丨即食燕窝是不是“智商收割机”?
你花高价买来的燕窝,究竟是不是智商税?
辛巴被职业打假人盯上了:燕窝只是糖水?起步股份两天蒸发近13亿
40元燕窝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窝收割智商税?
直播带货假燕窝的背后,中国人还交了多少智商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