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电科院电力系统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迟永宁:电力系统碳中和路径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2023年4月12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相关单位主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中国国际新能源及电力科技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碳中和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迟永宁应邀就《电力系统碳中和路径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发表报告,现将迟永宁先生的报告分享给各位读者,以期促进本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

专家简介

迟永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碳中和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 “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分委会(TC 8/SC 8A)”秘书长,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新能源并网,电力低碳评价领域的科研、咨询与技术标准工作。

报告摘选

我国电力系统碳中和将经历碳达峰、深度低碳和零碳三个阶段, 2060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60%;要做好碳管理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CCUS、氢能技术等,在碳中和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安全与稳定控制、能源电力深度脱碳三大挑战,需要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风电和光伏发电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技术挑战;新型电力系统的实现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和技术标准应用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广福:电力系统应率先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丨院士访谈录
学术分享 | 钟海旺:面向双碳目标的源网荷储运行与规划
用新技术实现大规模储能——这样降碳,年省上万亿
【碳观点】坚持系统思维探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愿景与现实路径
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突破点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