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真的人在努力




这是一篇偶发的心情随笔,没有任何知识含量。

最近连续做噩梦,昨晚算是到了顶峰——希望是顶峰,强度不能再上升了:梦见一个杀人狂魔血洗大宅,还带前文铺垫和背景故事的,情节丰富细腻,不用删改就是一部电影,当然可能过不了审。

天天睡不着,似乎必须要看到朝霞才能启动睡眠生物钟;想睡呢又害怕睡着,怎知道梦里有谁等在那里。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吧。


焦虑的原因与常人无异,就是为了生计。那天朋友转给我张文宏谈疫情的报道,他说希望明年上半年能有条件地开放与一些国家的往来,恢复正常要到后年了。当晚就失眠,我还能再熬一年吗?第二天同事发来该报道的英文版,同表示焦虑。

我应该不是孤例,搞不好我这种现象还很常见——刚刚把所有积蓄都拿去创业,还未见收成,就遭遇天灾。不仅没有了收入,积蓄也所剩无几,给生活造成很大困难。

一直在靠希望活着。我也想看看自己的意志力如何,如果情况永不结束,几时会崩溃。

不敢经常诉苦,因为旁人很难理解——“找个工作不就解决了吗?”“干嘛不去找个工作?”“先去工作,市场恢复后继续好啦。”我不想解释,解释就像狡辩。但凡有能力的人就可以顾及全面吧,我做不到只是自己能力不够。

于是继续努力做一些自己愿意并觉得有希望糊口的事情,比如线上讲座、比如博物馆讲解和city tour,以及把给英国人做的中国之旅线路拿到国内推广。靠在微信上写字是不用想了。

我那天看着自己的文,七百多点击,已经位于我所有文章中阅读量的第一梯队了。大部分都是三四百。我经常抱怨文章没人看,但第一次我认真思考了这件事。三四百,这在公号界也是奇迹,随便一个号的随便一篇文章,怎么也会有一两千吧;三四百阅读,还是一个做了7年的老号,这已经不仅仅是题材的原因了。很多朋友都安慰我只是因为我写作的方向,不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点。但是三四百…也许是自我认识不对,我不觉得自己写得有这么差啊。

所以,我应该承认,这是一件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好的事情,跟努力与否没有关系,是我在文字表达上的确没有天赋——这不是谦虚,朋友也不用安慰我,我该直面世界了。能认清事实真相是件好事,可能从前我只是没有勇气接受。

我会继续做这件事情,因为是爱好。希望我能进步一点,写得稍好一些。但不要期待我有一天突然就写很好,风格大抵是不会变的了。我也不会再奢望用这个技能吃饭,因为完全没有可能。

朋友说,分享知识不快乐吗?
快乐,很快乐,所以我才一直在坚持呀。但是,快乐的人也需要吃饭。

所以我打算最后挣扎一下,想出了做线上讲座这条新路子。我可以很坦诚地讲,我很想继续写字,分享;但我知道再这样下去,我只能去找工作了,可是我还不想放弃……


昨天朋友问为什么好久没推国内旅行了。
Hmm,因为心理阴影。

国内的旅行都是从我们的中国之旅中截取出来的,原路线都比较长,但考虑到大家假期天数和喜欢的旅行长短,挑了精华路段推。一开始我情怀饱满,虽然也做好了不会有太多人参加的准备,但由于真心认为是难得的旅行机会,十分落力去宣传。

从去年到今年,国内旅我们一共只成行了三团。

咨询的朋友是不少的,甚至报名的朋友其实也不少。但最后总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取消——取消过的朋友看到这不要误会,我不是要抱怨大家,取消有各种各样不得已的原因,不止是个人的、更多是大环境、甚至自然原因。只是各种原因的取消累积在一起后,慢慢变成没有团可以成行。每次都是从一开始的充满信心、到很高兴有朋友报名、到最终取消……以至于后来我都不再期待可以成行了,总觉得最后一定会被取消;再慢慢发展到害怕收到信息,总觉得会是坏消息……

可是真的不希望成行吗?每一个行程都是我们精心设计,我用自己的情感去写文案,修图配图上视频都要花很多时间;每一位朋友的咨询都带给我无限喜悦,我努力去解答所有疑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不信,我希望成行不仅仅是为赚一口饭吃,我真的希望有人可以拥有那种不同的旅行体验、走入那些风景、看到那些文化。也希望那些风景中的人们可以被看到。


七月份我会在英国带两个旅行,我都没有好好去推广,在消极的心理影响下总觉得不会成功吧。直到已经有朋友报名了,还是迟迟不动作,总疑惑会顺利吗?最终发了invoice,大家二话没说都直接打款后,我才意识到——生活也可以有另一套剧本的。

于是又振作起来,刚好赶得上推一次七月西藏节日期间的川西旅行。不管这次能不能成行,我都会继续努力去推广的——直到我迫不得已去找了工作,我会很努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昨天跟几位英国老客人吃饭,她们有明年想来川西的、也有想来贵州的。她们始终没有放弃旅行计划,我有什么理由消沉呢。

❀ ❀ ❀


今天Facebook的“回忆放送”功能给我推了三年前自己post的状态,让我想起一件往事。


三年前,一位老客人介绍两位朋友给我,想私人订制英格兰的旅行。我按照两位客人的喜好和要求设计了行程,经过沟通最终更改到她们满意我也觉得合理,也一起挑选了她们喜欢的酒店。行程确定两天后其中一位客人打电话给我,说她朋友要拿着我的行程去别处询价……这种事我当然遇多了,我知道大部分拿了我精心设计的行程但最终消失的人都做过这件事,我一直很遗憾他们无法从我设计的行程中看到我的用心、以及能在未来旅行中给予他们的特别价值——关于这点我还是很自信的,毕竟我们不是单纯卖路线的旅行公司。至于那些说合作的旅行社,拿了我给定制的行程后去询价英国的司导,我觉得更过分了,基本的商业规则应该遵守。而且这还涉及到给客人的承诺。

最终,打电话给我的那位客人来到英格兰,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两周,现在也成了好朋友。她的朋友没有来。

人们说,不能用道德去约束社会,道德只能鞭策自身,社会需要规矩。

但是,如果我说交50元人民币定金才给设计行程,几个人会愿意?不就是设计行程吗,别的公司瞬间就能给出来。

嗯,所以我只给志趣相投的朋友做旅行。志趣相投的朋友,也不需要定金的约束,他们也能看到我的用心与付出,以及我们旅行中那些不可替代的闪光点;而我的信任如果被辜负,也不影响我下次继续信任,因为我想要生活在一个互相信任的世界。

就是这么天真,所以活该总受伤。


这几年,伦敦地铁站加了越来越多的闸机;在英国订旅店,大部分也不能只发个邮件、打个电话就行了,需要缴纳定金。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变坏了吧?等规矩慢慢成熟之后,还能回到从前的样子吗?

我们徒步路上的农舍,从来都是一个邮件就订好房,我也从来不会不出现。我知道一旦我有一次不出现,规矩就会变了……

❀ ❀ ❀


刚刚朋友发来链接,昨天张文宏医生的最新采访说:明年春天,或许打过疫苗的朋友就可以背起行囊,去那些疫苗接种很好且疫情控制很好的国家走走。

希望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希望我可以坚持到那一天。

走,我们一起出去玩!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愿意一个人去旅行
不按套路出牌,去嘎玛沟徒步游客,是这样的操作方式
旅行前一定要做的10项准备!千万别忽略了!
那一年,一个人的旅行
旅行相处难题,人际关系的分水岭
和朋友去旅行,最容易发生分歧的是哪个环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