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真正不同,是人文素养的不同

她的儿子今年才7岁,但家长对他的人文教育已经走在了前端。目前孩子最感兴趣的,竟然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纪录片。

相比于还沉迷在动画片和手游的孩子们,这位宝宝的人文素养可谓超前。

那么,孩子的家长究竟是如何培养他的人文兴趣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很幸运,有一个爱我且充满智慧的爷爷。

爷爷是做史料研究的,从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高级职称获得者,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小的时候,爷爷会跟我讲许多人文的故事。

虽然我现在很难说出具体的故事、具体的书籍、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培养了我的思考模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

我还记得每天放学回家,爷爷会陪我一起“吾日三省吾身”,问我今天有什么特别的事。

有时候会聊到跟小朋友的冲突问题,爷爷就会提醒我“那我们先自省一下自己吧”。

后来渐渐形成习惯,成年后在面对任何矛盾冲突时,我都会先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在我加入个人成长营之前,我对情绪处理、自我觉察的认知还基本是零;

但因为自己一直保持着自省的习惯,所以还好能将自己一片混乱的生活理出头绪来。

这只是我跟我爷爷相处的一个小故事。

但因着自己几十年来的人文积累,我在较小的时候就建立起了一定的发展观和历史观。

察己知人,察古知今,不管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华民族悠远流长的历史,都给予了我无穷生活的力量和智慧。

正是由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孩子的人文启蒙我也非常重视。

人文启蒙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学霸获得他人的赞扬,而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慎思明辨、笃行致远的人。

我远没有我爷爷那样深厚的人文造诣,但因为知道人文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有意识地看花讲花、看草讲草,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启蒙。

后来恰好接触到莲子学堂的人文课,不管是对历史的解读,还是对古诗词的吟唱都让孩子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之美,索性我就和孩子一起尽情泡在里面,吸收着人文营养。

昨天在上学的路上,孩子看到一堆破破烂烂的小黄车堆在一起。

孩子说:妈妈,我觉得小黄车的老板就和唐玄宗一样,快速地创造了一个王朝的辉煌,然后就享乐去了,所以这个“王朝”快速地破灭了。

我听到后很惊喜,他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思考和见地,便继续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孩子继续讲:

也不能说都是他的问题。唐玄宗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唐朝也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中心;

宋朝虽然总挨打,但也是世界上当时第一发达的国家啊;

清朝看起来皇帝们都挺励精图治的,但最后都被打成啥样了?

“那如果你是小黄车的老板,你会怎么做呢?”

“我觉得反正不能觉得现在好了就是以后一直是好的,要不断学习不断挑战。但具体怎么做,我还不知道。”

“你就这样每天开开心心地成长,认真学本领,等你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觉得这才是人文教育带来的魅力。

它不像传统的通识教育或者科学教育,让孩子获得立竿见影的知识效果。

但在学习历史人文的过程中,因为有意识地训练着孩子观察历史的脉络理清前因后果,体会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所以更容易建立起较为健全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人文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会随着时间渐渐浸润孩子的灵魂,会给孩子带来看世界、看问题不一样的视角,会帮助孩子从烟熏火燎的尘世中拨云见日看到事物的真相

相比于成为一个“学霸”,我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豁达通透的人,而不是深陷在自我和生活琐碎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导师点评 

莲子老师

教育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向大脑灌输知识,做好“硬件储备”;

另一类是训练大脑如何思考,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两类教育都非常重要。

就好比要做一桌子美味佳肴,既要有丰富的食材,也要有高超的厨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往往很重视食材的积累,却忽视了对厨艺的修炼。

在我们通常的教育中,我们很重视灌输知识,对训练思维的教育做得还远远不足。

而人文教育,就是思考的训练。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觉得孩子首先要学一个好专业好技术,这样以后就相对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愁过不上好生活了。

所以我们一直都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

但是,人文素养的高低对一个人的社会阶层、面对生活的态度,甚至重要关头的人生选择是否明智,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1、首先,现代的社会阶层的区分其实不只是看一个人的财产,还要看他的文化水平、精神气质。

要实现阶层跃迁,经济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提升、眼界的开阔。

同样的收入,蓝领工人可能就会被归入中下层,教师却可能算得上是中产。

孔子评判君子的标准亦不在富贵与贫穷,而在于他是否追求“道”,是否有品位。

这一点在东西方是相通的。

2、其次,现代社会变动不居,一个人贫穷与否,不是一次选择就能决定。

一个人是不是持续努力很重要,同时受自然天赋、运气和社会背景制度的巨大影响,往往身不由己,并不是只要奋斗就能成功。

面对自己或好或坏的境遇时,各人态度与心境却会不同。

同样是穷,颜回和下岗工人就不一样;同样是富,子贡和贪污犯也正相反。

你若是认同“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你若是理解“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则无论贫富,你会比不知道这些而更安然的自处。

是什么让一个人跨越阶层、拥有超越性的思想和行动能力呢?

是什么让人更接近心灵平静和获得至福呢?

是人文素养。

经济能力是很重要——贫穷会限制人的选择,会让人活得有压力,没办法实现自我。

但是真正限制人的选择的,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思想的狭隘。

3、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也没法过。而没有人文教育提供的视野和能力,便不足以反思人生。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普遍是重视专业而轻人文的。

在看似表面荣光的背后,却是迷茫痛苦的“空心人”。

能不能活得好也许真的全靠运气,但不应该不明缘由的乐在其中,或是苦在其中。

往下掉时不知所措,往上升时找不着北;运气差就忍受贫穷、哭天抢地,运气好时虽然富足,却逃不脱鄙陋的思想,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人文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培养人超越时空来思考问题。

人文教育关注的是公民权益、他人利益,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独立自由的自己。

青青莲子【趣说春秋】人文课

从历史中学会做人,

全面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语文作文能力

报名早鸟价:

原价769元,早鸟价559元

30节精品人文课

无限回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教外孙背古诗
想实现阶层跨越,必须改变的六个认知误区
“贫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只能是穷人家的孩子
有关“匮乏”教育
我们可以比秦始皇更牛吗?
不同阶层的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