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人父母,是怎样一步步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的?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

“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还是会自卑?”

那些在旁人眼里聪明懂事、成绩优秀、生活优渥的孩子,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面,竟然也藏着深深的自卑。

而翻看下面的答案无一例外提到了童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的伤害……

(答案真的太残忍,触目惊醒,原谅我不忍心贴出来……想要看的自行搜索吧……)

原来,很多时候,竟然就是自以为最爱孩子的父母,一步一步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当然,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我不说那些特殊情况……)。

然而会不会爱自己的孩子,却是另一回事——爱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到底是父母的什么做法,在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信,一步步将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1、过分的强调后果

过分强调后果,往往是以保护孩子之名进行的。

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有危险、会受伤;

不能动那个东西,因为有细菌,会生病;

不能自己做,因为做不好了,会弄坏。

……

不管孩子做任何事情,父母都会再三向孩子强调,一旦你这件事情做不好,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这样说,就是给孩子两个选择,要不然放弃做这件事,要不然加倍努力的去做这件事。

即使当下孩子做了第二种选择,相信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十分害怕、担心和忐忑的。

因为他会在心里不停的向自己暗示,做不好这件事,就会产生十分严重后果。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选择逃避,选择放弃。

🌟2、过分强调孩子的优势

一般而言,童年时期得到较多肯定的人,容易形成自信的品质。

相反,经常被否定的人,则容易自我怀疑。

但是“别人家的小孩”,明明得到了很多表扬,为什么还是自卑呢?

因为人的自我是丰富的,有好有坏的。当某种品质被过份强调时,另外一些对立的品质只能被压抑了。

当父母总是强调孩子聪明、乐观、懂事,那么与这些品质对立的成分——无能、悲观、自私,却不敢再表现出来。

而这些存在于孩子内心的所谓坏品质在任何时候一旦表现出来,孩子内心很容易产生惶恐不安、焦虑和自我怀疑,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消化、接受、处理这些东西。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适度的肯定、实事求是的肯定,不要过头,否则令人害怕。

🌟3、高高在上的对待孩子的感情

当孩子因为在学校被老师了批评了,和同学交往发生摩擦了,考试没有考好,或者一直喜欢的明星宣布结婚了,脸上长青春痘了……

在这些事情上,孩子表现出心情沮丧和失落的时候,父母是不是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感情上了呢?

即使这些感情在成人的世界不值一提,但对于生命历程还那么短的孩子而言,却像是天塌了一样。

你有没有停下手里的事情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有没有平等的设身处地的帮助孩子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还是觉得都是小事情,所以只是轻描淡写的对孩子说,这有什么了不起。

或者一味否决孩子,就把心思放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

或者语带嘲弄,这么大人了,还这么不成熟,至于么。

父母不要忘了,在孩子的眼睛里,这些事情原本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寄托着他所有的感情和喜怒哀乐。

🌟4、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耍,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害羞的很,不爱与人交往;

孩子不想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人,家长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长大了还了得;

孩子不敢做某些事情,家长说,别人都敢,就你不敢,怎么这么胆小;

孩子不小心做错了提,家长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父母随意用自己的评价体系,给孩子贴上某些负面标签,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家长是否知道,孩子在童年时期一旦被贴上标签,他就会做自我印象管理,自发的向着标签限定的方向发展,最终变成那个标签。

因为外部评价往往成为自我评价的依据,进而决定了孩子个性发展的方向。

这个害羞、自私、胆小、愚笨的孩子,就是父母亲手给孩子打上的烙印。

🌟5、过分强调内因的作用

当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家长一般会告诉孩子,你哪里做的不好,做的不对,你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这样说没有错,但却隐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孩子本身的原因导致这件事情没有做好。

二是孩子只要足够努力,这件事情就能做好。

事实上,一件事情成功与否,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所以,在失败面前,一定要教会孩子,决定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除了内因还有外因的作用。

这样,在孩子面对失败和打击的时候,在孩子足够努力,事情依然没有做好的时候,他可以学会把一部分原因归于外界条件。

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失败而产生强烈的自责,失败也就不会那么强烈的打击孩子的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什么来拯救,孩子的“拖延症”?
“快点,快点,快点!”拖拉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贴标签的“危害”
想要孩子长大后孝顺,那么你就做这种父母,孩子绝对就孝顺
当孩子开始变懒,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
五种儿童情感培养需谨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