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宇航:坦然宁静,强大坚韧


距离2017年高考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年。

今天的北京,蓝天、骄阳、热浪,正如一年以前的恩施。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回忆并肩经历的这场战役

记得坐车出发时景观大道两旁,站满了为我们加油助威的家长、老师甚至是周边的居民;记得进考场前在三中广场上与老师们握手的安心,老师们笑着陪我们到最后一刻,给我们无限的信任和鼓励,黄敏新老师甚至骑着自行车赶到三中。

记得孙如镜老师说过,“我都告诉他们我们班英语均分140啊,就看你们的了”;也记得考完英语之后解脱而又怅然;散伙饭席上一起喝过的啤酒、说过的真心话······ 

每当回想,总是会感慨,那段日子是人生灿漫星河中最为闪耀的一颗星。

作者简介

张宇航,湖北恩施高中2014级21班学生,初中毕业于恩施市小渡船中学。现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法学方向就读。“喜欢的东西很多,因为美好的事物很多,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

时光荏苒,来到北京大学也已经近一载,每每回忆起高中生活,总会从心里泛出温暖和怀念。

是在恩高,我有幸结识良师益友;是在恩高,我开拓了自己的无限可能;也是在恩高,我通过学习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所学校给予我的,远非几段文字能够言尽,谨撷几事言之。

良师益友

首先是有幸与师友相伴三载,结下深厚情谊。

我是经历过分科转班的,在经过高一上学期和2014级1班的优秀同学们的共同学习之后,综合自己的科目具体水平和爱好,选择了文科,来到了21班。

这次和大家的遇见仿佛是一场神奇的安排,它是我后来一切的开始。

篮球、足球、排球比赛,以及每年的运动会,我们一起拼搏。男生也就刚好凑齐一支足球队,可他们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失败过但更胜利过,是我们的大英雄;女生更多的是呐喊助威,可就算是这,我们也都铆足了劲,一个赛季下来,都成了乌鸦嗓。

运动会的分数和比赛的名次往往不太靠前,可从方老师到同学们都是乐天派,“我们的强项在学习!”“运动场上丢的,月考补回来!”

于是我们又一起在教室里并肩作战,互相监督背单词、认真的对待每次限时训练和语文听写、各个科目不懂就问的坦诚,“朴素”的学习态度,成就了我们班很多次的月考辉煌

看到光荣榜上前排连号的21班呀,大家都为打了胜仗而高兴

运动会入场式排练

考好的时候,方老师也常常会给我们“放风”一两节课,有一次还真组织了放风筝,看着天上飞翔的风筝,我们的心也跟着快乐飘扬。

当然也会有低谷,感冒的爆发、浮躁之风莫名盛行,都导致班级整体的沮丧,直到高考前都有过这样一次危机,方老师甚至为此夜不能寐好几次。但我们都逐一克服,高考,我们同样战得漂亮

风筝节

当很多人问起我高中是不是很紧张的时候,我想说,正是有了大家的陪伴,我们一起走过,那些旁人眼里看来的苦,我们都化成了甜。我想,这是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老师们早起晚睡,同我们一起,也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成为了一种习惯。当然,我们的努力也成为了习惯。


寒假回访母校

中心广场合影

大学期间高中同学聚餐

直到现在,我们同学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天南海北,但我们会每天在微信群里聊天问候,互相关心,共同分享大学生活的快乐和挫折,甚至买一件儿衣服,也让大家出谋划策。仍然像以前一样,相伴面对未来的挑战。

创造无限可能

第二,我想说的是恩高给我们的全面可能。学习固然是需要严抓的,但学校也为我们创造了能够劳逸结合、放松的机会。远足、三节、ASDAN模拟商赛、多次征文比赛、体育活动、每周的阅读课,正是这些活动,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

高一·远足途中

高二·三节合影

商赛海报

三节记者

当在烈日下吃力地走完30余里回到教室看到班旗和仍然在等待着的同学们的时候;当我们奔波录音、无数次排练的节目绽放在舞台上的时候;当在一周的紧张学习之余,周三下午的集体唱歌时,亦或是王老师给我们放一期《朗读者》,还有伴着蝉鸣静静阅读的时候,班级的凝聚力是无形中强化的,而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独特的感悟,正是这些感悟,塑造了不同的自我

我在高中三节两次都当了小记者,而走走拍拍也成为了我现在十分重要的爱好;同时,旗下主持和参加商赛也锻炼了我的胆量,这也为我现在的很多活动奠定了基础。即使在期末考试前,我们也能看上自己喜欢的杂志,追追当时的最火的剧,聊聊新闻和食堂里的新菜,这些忙碌生活中的“小确幸”,总是让人十分欣喜。

记录·三节

其实,生活和理想并不矛盾;在学习之外,发展自己的爱好,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飞奔路上,记得看看两旁美好的风景。

关于学习

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学习。

恩高之所以能够成为恩高,之所以能够有越来越好的成绩,学习氛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无论是校园环境(从四时之美兼具的自然环境到种类多样的食堂后勤保障),还是学校常常会组织的励志演讲和每次升旗仪式的讲话、以及细化到个人,从领导到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有一种向上的精神。是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了恩施高中这个学习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间的和谐配合,齐心协力,成就了恩高,也成就了每个恩高人。

高中阶段学到的知识,有的已经遗忘,但有的已经成为永久的记忆,在大学的学习中也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除了知识本身作为“干货”,学习品质也是恩高给我的重要财富——真实、目标、努力。

真实即是“认识你自己”。高中时,我的数学一直不是优势科目,有时不仅拖自己的后腿,还低于过班级均分。印象中有一次在数学考了90分的情况之下,整体滑到了20多名,方老师将我和年级第一同学的成绩就这么板书在黑板上,一科一科的对应,当他念到我的数学成绩时,说到:

张宇航同学在数学与别人相差五十分的情况之下还能够考到这样一个成绩,也还是“有本事”,但如果数学再好一些呢?

当时的我除了因为被当成“反面教材”示众有些羞愧难当以外,更多的是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是的,学习这件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自我催眠和做样子麻痹老师,是再简单不过,却也是再无意义不过的事情。只有真实的接受自己的不足,真实的面对自己,才能够找到最需要努力的方向。现在想来,每次考试完方老师让我们写的反思,也正是这样一次自我对话。

第二个是目标感,英语老师孙如镜常说“你要知道你的同龄人在做什么”,切忌目光短浅、容易满足。恩高是恩施最优秀的高中,但在这之外,还有更多更优秀的同辈们,正在更勤奋的努力着。坐井观天的舒适终会被打破,何不由内向外,主动追赶呢。

最后便是努力,这个点展开来说有太多具体方法。严格落实老师的要求,例如我们当时每周的语文听写;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及时反思和总结等等。但一切都可归纳为“行动”。切不可成为杨绛先生所说的“书读的太少而想得太多”之流。这些好的习惯,在我进入大学之后仍然成为我努力去遵循的规范。

高中三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考。而很多人又说高考有很大的运气、有很大的状态问题,平常的考试也是,但是我想说其实问题总是会存在的,苑子文的“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听来似乎有些文艺,但并不言过其实。失眠、焦虑、失利、生病,我都经历过,我的很多同学也是。

虽然至今为止的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为活着才有机会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东野圭吾的这句话,曾经在高三时让我流泪。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快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回想起来,也正是这些苦乐种种,才构成了我独特的高中时代啊

从高中到大学,在老师口中或许是“等你们到了大学,什么都可以做。”

是的,大学是一个能够给你很多平台和机会的地方,一年来,我发展了自己高中喜欢拍照的爱好,也参加了很多活动,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

志愿活动


记录生活

走走

拍拍

社团活动↓

日常学习

这美好的一切,都要感谢当年那个曾经努力过的自己,也要感谢陪伴过我努力的每个人

现在想来,高考的确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或者说是一个跳板,跳跃的高度决定了后来的很多事情。

但是,在高中,尤其是在恩高,我收获的这一切,绝非仅仅为了高考,也绝非仅仅来自高考。将高考放入生活中,它变成了一种习惯;将高考放入人生中,它仅仅是一个连接点,一个过渡区。

三年时光,仅仅为了高考而活,或许能够收获一个高分,但在回望时,总会觉得少了什么。我很感谢自己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尽力去做很多“看似与学习无关”但帮助我很多的事,也很感谢父母和老师给我的空间,更感谢有一群志同道合一起开拓的朋友。

回忆良久,写下来的很多,似乎不太有逻辑。我想这不是一篇纯粹的学习指导,更多的是一篇回忆,一篇自我对话,一篇致敬。“成就人生梦想,首选恩施高中”曾经只是恩高招生的标语,但现在,它成为我骄傲自豪的宣言

文章的标题是在高三理想大学展板上,我写给自己的话,也是一直以来自己很希望达到的状态。在此,祝2018届的小朋友们呀,都能够以坦然宁静的状态进入考场,以强大坚韧的状态完成考试,我相信,这个六月,辉煌依旧属于恩高。

最后,很感谢方春宝老师、孙如镜老师、王安琼老师、黄敏新老师、陈自胜老师和陈志杰老师对21班的全心付出,一年啦,我们很想你们。也很感谢21班的全体同学,祝继续奋斗的小伙伴们今年取得佳绩!

谨以此文,献给高中毕业周年

   ——张宇航六月六日午后写于燕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完这几位“真学霸”的故事,我们总结了5条学习秘笈(转给学生)
在文科班,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和英语成绩?
[磁湖夜话]​高仕汉的随笔《我的另类同窗》
衡中老师一针见血:高中数学不学会这“8大巧解法”,想得145 ?做梦
让一个教过5年以上高中数学的老师用同样时间做高考卷能考到140以上吗?
杨锐|感谢高考《南方工报》发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