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惊!某房企被指大幅裁员营销员?大区域合并架构大调整


艳姐说


刚刚进入春季,华东连着下了二十多天的雨。惊蛰未至,堆积的云层里似乎总能预感到沉闷的雷声。

对很多房企来说,这实在不算是个暖春。

近日,有业内知情人士爆料称:

某房企正迎来一场“惊涛骇浪”的组织架构大调整,大区域合并,部门职能大调整。还有消息透露,该房企将裁掉1万名营销人员。

如果消息属实,仅凭借这家房企在地产圈的地位和独特的战略模式,这样的做法信号意义十足。

营销的未来应该是跟土地投资、产品研发、资产运营和客户服务去深度融合,传统的销售和策划类岗位出境愈发艰难。一个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而另一个新的时代可能真的要到来了。

01
大开大合
战略方针180度大转弯

当艳姐听说这家房企将裁撤1万名营销人员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吃惊。营销这个职能很尴尬,一方面很容易下岗,另一方面需求又始终很旺盛,大招大裁,大裁大招的例子太多,倒也不足为奇。

但在求证该消息的过程中,艳姐了解到一个重要的线索,营销人员裁员1万人,只是这家房企正筹划组织架构大调整的中的冰山一角!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房企筹划将原来的区域合并为6大区域,部门之间也会有大调整。比如运营部,正在把客服、工程、计划运营等职能合并。

伴随着大区域合并,部门职能调整,这个过程中会被裁的人将不在少数,涉及到的岗位也更多。

仅仅在去年8月,还有传言称该房企大搞区域裂变,区域公司数量从60个暴增至100个,鼓励内部竞争,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半年时间之内,一会儿是区域裂变、一会儿是区域合并。看似矛盾的背后有几个深层次原因……

02
大区域合并
是竞争淘汰还是战略收缩?

我们表面上看这些举措很矛盾,但如果你能理解其中的深层次逻辑,就会发现两次战略转变之间的辩证统一之处。

在这家房企内部,区域裂变不是新鲜事,之前的北京区域、沪苏区域、深圳区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些裂变后的新区域之间互相平行,相对独立,直接向总部汇报。区域之间甚至可以打破区域限制,跨区域、跨城市拿地。

很明显,这家房企是非常热衷区域裂变,鼓励竞争的。每一个区域为了生存,都在不停的、努力的创造业绩,进而能推动了整个企业的业绩飞速增长。而且区域裂变也是一种让权利集中的区域分权的方式,通过成立新区域,让企业内部激增新的原生动力。

这家公司的业绩也验证了这一战略的有效性,近几年这家企业的规模始终保持高增长,将同期的狠多地产同行都甩在身后。

有竞争就必然伴随淘汰,半年后这种区域间竞争的结果就显示出来了——艳姐猜测,这家房企是给各个区域划了规模红线标准,销售额在标准之下的区域公司,就要面临被撤销或者合并的结果。

所以,这家房企这次合并为六大区域的做法,你可以理解为半年前“分兵”后的再次集结。

在这个过程中,这家房企将以往的由总部或管理层驱动,转变为各一线自我驱动,优胜劣汰,让宝贵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人才自动浮出水面,为下一次出发做好充足的准备。

有人会猜测,大区域合并会跟这家房企战略布局改变有关系吗?

艳姐是倾向有关系的。

不同于多数Top房企,该房企一直对三四线城市情有独钟,并依靠郊区大盘模式成长为一家全国性房企。

但市场周期变化的时间其实很短,曾经助推三四线房价大涨的一些动能开始出现了退潮。从现有数据来看,不少地方棚改目标都比2018年下降不少;再者,棚改目标所剩不多,未来三四线的需求预期也在减少。

从已有迹象来看,这家房企在三四线拿地在不断缩水,销售额也在减少,有了“打退堂鼓”的迹象了。

所以,伴随着这家房企在小县城收缩战线,合并大区域也成了必然之势。

此外,这家房企各职能部门业务的大调整也有因可循。

这家巨型房企体量实在是太大了,扩张势头不减,意味着企业内部管理半径只会越来越大。这么多的项目,怎么去实现差异化管理?怎么让各专业条线协同,特别考验这家房企的运营效率。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这家房企正计划把运营部中客服、工程、计划运营等职能合并。为的就是去“穿透”各个业务条线,更直观地反应出各个条线上的经营问题和管理痛点,从而触发各个专业条线采取相应的管理动作,在建筑流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体式配的经营策略,形成一种“大运营”模式。

03
营销人大幅被裁员
营销在房企内部权重不保?

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这家房企为何在这个时候裁掉1万名营销人员。根据房企公布的1月销售数据,龙头房企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

尤其这家房企,1月销售额同比大跌近三分之一,按理说这时候不应该是最需要营销人员推动去化率的时候么?怎么还会大裁呢?

艳姐在上文也提到了,营销这个职能很尴尬,一方面很容易下岗,另一方面需求又始终很旺盛。为什么容易下岗?原因很简单,要么是没完成业绩;要么是项目进入尾盘,没前途要跳槽。

事实上,这家房企早就调整了营销定位。因为同时受到政府限价限贷限购限二手出售的影响,逐步放缓大规模开盘。再加上市场不温不火,主客观因素叠加之下,营销人员大面积裁撤也是情理之中。

业内人士对艳姐分析,营销的未来应该是跟土地投资、产品研发、资产运营和客户服务去深度融合。这样的趋势之下,传统的销售和策划类岗位处境将会愈发艰难。

营销发展到今天,主要是成绩和个人的努力的关联越来越小,营销后端的运作在项目成败中所能占的因素越来越低。

这是不是说营销人员今后会在整个地产开发体系中失去作用呢?艳姐觉得对这个话题不必太悲观,优质的营销人才对项目来说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效能。但必须意识到,营销在房企内部的权重,营销内部各职能分支间的权重都会有重大调整。

这可能是房企此次裁撤1万名营销人员透露出的更重大的信号意义。

结语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组织架构都是核心。一个稳定的组织架构对人员的稳定性和项目操作的稳定性来说有积极的影响,相反,则有可能会让人不明方向,导致人心涣散。

但是,如果该房企的组织架构、人才储备和应变能力是为了跟上公司的快速扩张步伐,进行必要的调整也无可厚非。

关于这家房企在架构方面的进一步动向,地产人言也将持续关注。


主编:张艳

责编:耿牧风

以上感谢“地产人言交流群”的小伙伴提供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城招商保利2023年率先对组织“动刀” 房企进入“精简组织”周期
碧桂园一次性换防38位高管,多区域合并,传递出什么信息
2021年至今各大房企组织机制类动态梳理
碧桂园组织和人员大调整,给地产人启示是什么?
「曝」碧桂园环京五大区域合并,部分最新组织构架图首次曝光
TOP50房企架构频繁“动手术”,行业进入精益化管理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