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本龙离职后,安娟再度出任三巽集团总裁

艳姐说


明星经理人水土不服、核心管理人员流失,迈入2021年前后,几家中小房企集中爆发了规模不小的人事剧震。

最近市场上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在原总裁王本龙离职后,近期安娟再度出任三巽集团总裁。从股权关系上来看,安娟为三巽集团董事长钱堃的妻子,两人分别持有公司7.6%、79.8%股权,合计持有87.4%,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而类似明星职业经理人出走,“家族化”回潮的现象,近段时间也出现在领地等房企内部。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一年多来,一批中小型房企高调引入了标杆房企明星经理人,信心高涨欲实现规模的跃迁、冲击资本市场、复制弯道超车的奇迹。

但一年多后,这一批中小房企却面临规模增长失速、核心高管水土不服、上市计划频频受挫、甚至不得不卖身头部房企。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也暴露了地产行业的残酷真相:

市场已经开始惩罚失速者。具体变现为三个方面:

1.人事滑坡不断
2.融资通道扼喉
3.上市屡战屡败
01
明星高管水土不服
人事滑坡不断

去年年底,领地集团宣布许晓军不再担任集团总裁,转任外部事业合伙人,而距离许晓军加盟也不过一年时间。

而在彰泰被旭辉收购前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巧龙转任事业合伙人,距离其加盟彰泰不过半年时间。

2020年最后一天,突然传出三巽总裁王本龙离职的消息,同时三巽高级副总裁及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浩、三巽投资发展中心副总经理石永威也于同一时期被内部通告去职。

朱浩与石永威均是王本龙在正荣的搭档,与王本龙一起加盟三巽仅一年左右,他们的离开某种程度上也宣告了正荣系高管在三巽集团的大撤退。

几乎在同时,实地集团总裁刘森峰离职的消息终于被坐实,而实地集团内部也面临着一轮高管大洗牌,这场洗牌距离上一次仅隔了三年时间。

房企高管,尤其是总裁这类核心高管的离职,很多时候和市场环境变化密不可分,在当下调控环境下,多数中小型房企不进则退,排名再往下掉,会引发生存危机,总裁从老板那里领到的几乎都是死命令,业绩指标没有商量的余地,因此高管离职在所难免。

同时,中小房企频繁的组织架构变革也是导致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过去一年,超20家房企频现组织变革,有碧万这类头部房企,也有中骏、大发这样的进取型房企。组织架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人事变动。

房企换帅,除极个别案例是受不利因素逼迫外,大部分还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

更可怕的是很多中小型房企压根就没有战略,或者战略只停留在老板的头脑中反复摇摆。这就造成了很多中小房企做不强做不大,总裁与老板之间暗生嫌隙,高管离职风险陡增。

02
三道红线扼喉
行业大兼并结局注定?

今年开年,广西一哥彰泰被旭辉并购,一举帮旭辉在广西增加了近800亿的可售货值。

头部房企对中小房企的兼并大戏,开年就达到了高潮。

地产行业分化走到今天,几乎没有人不认为行业已经是头部房企的天下,为数不多的巨头占据了近6成的蛋糕,而且集中势头仍旧强劲。

尤其在疫情期间,反而无形中放大了头部房企竞争优势,不少巨头在逆势中的话语权更强,实现逆势增长,一些中小房企的路径却处处受阻,逆势更催化了分化。

以影响行业的“三道红线”为例,触碰“红线”房企阵营中,不乏前期高杠杆扩张的中小房企,对于他们来说“降杠杆”已经刻不容缓。

但这些中小房企很多还未上市,集中特征是资金实力弱、负债高企、融资渠道较单一,同时手上资产规模较小或者优质资产较少,产品也难说有竞争力。

对于他们来说,期望通过销售回款或仿效巨头剥离优质资产来改善负债状况,这条路相当困难,这种现状也决定了这类房企在“三道红线”背景下抗风险能力更差。

市场的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资质良好和收入稳定的大型房企融资利率有的甚至不到5个点,而中小房企要么融不到钱,要么不得不拓展成本较高的非标融资渠道,有时利率则要达到八九个点,有的甚至达到10个点。

高额的融资成本蚕食利润,再投入的减少导致更高的融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三道红线放大了中小房企的缺陷,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间接催化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速度。

可以预见,未来“三道红线”将使得房企梯队阶层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都说弯道超车的机会消失了,其实说的是中小房企跨越阶层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了。

03
上市屡战屡败
徘徊在资本市场门外

在 “三道红线”政策高压之下,赴港上市成为中小房企的“救命稻草”。不过,从进程来看,中小房企今年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2020年,房企上市潮罕见预冷,上市房企数量为近年来的低谷。数据显示,去年仅有7家中小型房企拿到港股入场券。

这7家里,领地集团、大唐集团控股均为二度闯关成功,而仍在排队的万创国际、三巽控股等房企,数次递表、屡败屡战。面临相继过期的申请材料,这些中小房企们也往往选择迅速更新招股书。

上市房企数量减少的同时,上市的难度也在增大。

即便顺利通过港交所问询、聆讯,房企仍可能面临认购不足、股价破发、估值低迷等问题。

在香港资本市场看来,内陆房企追求规模化的诉求过于明显,而由此带来的风险提升也让市场表现得更为谨慎,这也是一些房企上市后为何会出现破发,或者股价波动明显的重要原因。

对中小房企来说,说服资本市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市场来说,不会因为几个概念和故事来买账,地产股长期估值偏低几乎成了众多房企老板的一块心病。

不做大做强,不会“小而美”,只会“小而没”。无规模就无市场,现在很多中小型房企向中大型房企跨越就需要借力资本市场。

结语

对于失速的中小房企来说,规模上的弯道超车已几乎可能,因此切忌不要贪大求全,一味地要求冲千亿。

两个方向,或许会为今后的道路更有参考意义:

一是寻找差异化竞争策略,例如轻资产运作,转型收费型开发商。

二是争取抱团取暖,选择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和标的。

市场很冷,但相信每个企业,都有其价值和生存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独家 | 陈凯加盟新力?房企高管升级大揭秘!
领地控股、大唐集团认购仍未足额,有无申购意义竟成焦点
三番又四次,这家皖系房企为什么削尖了脑袋想上市?
【同策观察】疫情加速中小房企出局:敢问路在何方?
中梁好汉,遍布天下
吴建斌:当下如何做好 “投融资”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