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二师 史茂林---襄渝铁路狮子寨隧道施工的记忆
永远的铁道兵

襄渝铁路狮子寨隧道全长1931.72m,位于陕西省紫阳县向阳车站瓦房店境内,是铁二师七团一营施工的重难点工程,也是七团当时施工的第二长隧(芭蕉口隧道为第一长隧2984.77m),也是全师四大长隧之一, 是襄渝线中段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地质复杂,有“青钢石”、“泥石流”、“橡皮泥”和地下泉水,有“地下博物馆”的美称,隧道由七团一营一连和二连负责施工,配属民兵连、学生连。一营三连主要施工太月沟大桥,五连为机械保障连。
狮子寨隧道掘进,采用的是YT25风枪和人工打眼放炮的方式,YT25风枪工艺粗糙、动力不足再加上水的压力不够,掘进钻眼经常卡钎子,钻杆经常转不动,为了赶进度,经常打干风枪,炮眼里的石碴石粉冲不出去,战士们一干就是灰头土脸,人工用铁锤钢钎打眼,手工装药,掌子面人工用火柴点燃导火索,导火索长度要估算好爆炸的引爆时间来确定长短(凭战士长年经验积累)火雷管引爆炸药放炮的方式爆破掘进,炸下的石头(渣),大点的石头人工搬动装入矿斗车,小些的人工用铁锹和自制的铁簸箕装人矿斗车,矿斗车用几个人推动行走在铺好的钢轨上,人工推出洞外,集中后用汽车外运到弃渣场,那个年代全是人海战术,拼的是力气,谈不上技术,工程相当艰苦。
 
狮子寨隧道施工开挖后初期支护软弱围岩喷水泥浆和衬砌,硬岩不做衬砌施工只作防护和避车洞模筑施工,隧道没有防水处理(没有设计),所以通车使用后拱顶到处滴水,边墙渗水,这一隧道质量通病一直到几十年后的隧道施工质量提升才设计解决。现在中国铁建隧道施工突飞猛进,隧道渗漏水问题已不存在,隧道掘进采用钻孔台车打眼,软弱围岩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初期支护用钢拱架、钢格栅支护喷射混凝土处理,硬岩全断面爆破掘进,隧道衬砌前采用ECB防水板加土工布,渗漏水采用透水盲管加PVC管处理,衬砌采用高性能混凝土12m台车整体浇筑,施工缝用橡胶加钢构止水带,水沟电缆槽一次性模筑浇注成型,对隧道施工中的防、排水措施都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优化,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隧道施工走向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规模。

 铁二师七团修建襄渝线团部所在位置

 
左史茂林(原铁二师七团一营部测量班长72年12月入伍山西岚县人,后任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项目经理),右张德友(原铁二师七团一营部技术室主管工程师71年入伍安徽霍邱人,后任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8年4月19日重返狮子寨子隧道出口留影。
襄渝铁路建设初期,任务艰巨,施工条件差,工程和生活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其中,铁二师承担的安康县(现安康市)到紫阳县高滩段的铁路建设,是襄渝铁路中难度最大、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段铁路。当初根本谈不上用技术去修建铁路,就是全凭用人力、用铁锤钢钎砸出一条血路。提及当年狮子寨隧道施工,记得师子寨隧道有次因为一次塌方,二连一个1971年安徽籍战士因塌方牺牲,部队派人把牺牲战友遗物送回老家,战友的父母不但不责怪部队还把战友的弟弟送到部队继续复役当兵,去完成哥哥没有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境界?是精神!是力量!更是信念和忠诚!这个故事拿到现在给年轻人讲都不会相信。但这就是铁道兵年代的精神。

 七团机械连(33连)装载机司机李玉柱(1972年入伍山西兵)在狮子寨隧道进口留影
当年的狮子寨隧道施工,睁开双眼看见的是大山,上下班走路爬山、上山、下山,公路修通前,我们到瓦房店的汉江边背粮食、背煤、背柴。锻炼啊!真是锻炼了我们的体魄,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七团一营3连战士李补珍(1972年入伍山西兵)在狮子寨隧道进口留影
    回忆狮子寨隧道的施工,就回想起我的本行测量,70年代测量仪器用的是德国产蔡司030经纬仪,测角精度20秒,团测量班检查复测定测才用到蔡司010 测角精度2秒,距离测量用钢尺,完成一段距离的测量要反复丈量后取平均值平差计算后才能确定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隧道中线桩和曲线五大点的测设都要通过设计院定测点引入,用三角网交汇方式测角、查对数表计算置镜点到前视和后视点的边长和拨角角度。一个上午也测不了几个点,山上山下跑,测量任务非常艰巨。记得73年兵一营部测量班有10人(班长68年湖北兵陈应科,副班长69年河北兵杨秀明,70年江西兵刘保生、艾祠祥,71年安徽兵李文彬,73年福建兵舒维忠、郭红,73年西安兵苏洛浦,73年山西兵史茂林、李林珍)。控制测量首先由设计院给出三角网控制基点(X、Y坐标),测量找一较平地设基

 线,定测基线长200米左右,用经纬仪定出基桩,用水准仪抄平,用钢卷反复尺丈量距离(误差控制在1/20万以上),同时测量温差,并计算、平差,作为基线长度。基线两端点与设计院三角网控制基点坐标联测,建立三角网,用前方交汇(或后方交汇)法,推算各个控制点坐标,用2台经纬仪分别置镜于控制基点上,后视、计算、拔方位角,计算与铁路线路中心线的关系,交汇于所测点中心点上,再仪器置镜于中线控制桩(点)上进行隧道细部放样。当时那个年代设计院测设仪器也不是很好,距离丈量存在断链(长短链)只能在工程竣工测量中消除完成。如今中国铁建隧道施工,全站仪、GPS定位系统测量已
广泛应用,隧道施工放样、监控量测更加快速便捷精准。

铁二师七团一营部测量班,左班长陈应科,中苏洛浦,右李林珍

    从70年代测量使用的仪器和测量计算,到现在的全站仪、GPS定位测量,从70年代师子寨隧道千米隧道要一个营几年完成到中铁十二局二公司一年完成隧道近100公里,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建设不断推进,不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铁路运营隧道规模最大的国家。


责任编辑:梦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铁道兵如何在高山峡谷之间架起生命线?
一百座桥梁和一百二十八座隧道
探寻襄渝铁路建设发展渊源
中铁十五局襄荆铁路项目再创佳绩
深化项目架子队建设 促进公司规模化发展
铁道兵第六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