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子友——“三南”纪行


“三南”之旅(小结)

这是5年前一次出行的小结,现在为什么又翻出来呢?一是那时我还不会做美篇;二是现在我还有时间;三是现在我脑子还好用,凭当时的文字和照片尚能回忆起当时的一些情节。故重新整理,留作资料,以后可随时翻出来看看。
时间上,往后接2018年4月,即学作的第一个美篇开始,往后依次类推。
内容上,主要分两部分:文字与图片。图片部分又分为:山水篇(上篇)、战友篇(下篇)

三南:东南(福建)
  岭南(广东、广西)
  海南(海南岛)

时间:2017.12.4——29

景点:
 山(13座):太姥山、福州城内三山、鼓山、清源山、冠豸山、云石山、丹霞山、罗浮山、白云山、西樵山、鼎湖山、五指山、大容山

关(3座):分水关、梅关、鬼门关

名胜(7处):鲤鱼溪、三坊七巷、瑞岩寺、南靖土楼、古田会议会址、七星岩、五指山热带雨林

拜访战友:
 福建连江:陈庆海、曾仕凯、黄 浩、黄世平、余孝瑞、赵华国、刘友捷、张振中、魏增基、刘友玉、钱秉忠

福建福清:郑思炎

广东广州市:林义藩
  郑建平、胡海南

广西南宁市:何凤鸣、何燕宁

   上:山 水 篇




   山 

福州三山之于山

太姥山之夫妻峰

鼓山之石刻大“寿”字

清源山.“老子天下第一”

冠豸山之“一线天”

云石山之长征第一山

丹霞山.丹霞地貌命名地

罗浮山.岭南第一山

白云山,“天下第一龙”

西樵山.观音之乡

鼎湖山.孙中山洗澡处

五指山.热带雨林

大容山.欧式风光

 关


分水关(闽越交界处)

鬼门关(广西玉林)

梅关.粤赣交界处

  名 胜 古 迹
 (七处)

古田会议会址(福建上杭县)

鲤鱼溪(福建周宁县)

三坊七巷(福建福州)

瑞岩寺(福建福清市)
上图:元代弥勒造像,全国最大的按一个端坐的人体比例放大而成,更为奇妙的是肚子中间有一天然“石眼”,刚好成为肚脐眼。
下图,瑞岩寺内观音坐像,全国罕见。


土楼.(福建南靖县)

七星岩(广东肇庆)

五指山(海南岛)


  下 :战 友 篇




右为陈庆海战友,74年接我班当连队文书。

与曾仕凯战友(右)

自左往右,依次为黄世平、黄浩、作者、陈庆海,在东海岸上

同班战友赵华国(左)、刘友捷(右)

同连战友余孝瑞(左1)、魏增基(左2)

出席宴会的部分战友,自左往右,依次为黄世平、赵华国、魏增基、黄浩、作者、陈庆海、刘友捷、张振中、曾仕凯、刘友玉战友

织天网.射天狼. 曾经剑拔弩张的东海前哨

在福州,拜访连江战友
连江战友,是1973年入伍到连队的。因我们71年一当兵就摊上大事(9.13事件),72年没征兵,所以他们便成为紧挨我们之后的亲宻战友。
12月10日夜,我在福州“突然袭击”,给隔江而居的陈庆海战友打去了电话。此时,他早已从某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我仍然称他为小陈,他刚要“发火”,马上听出了我的声音,随即对我的行程作出了安排。于是,我在宾馆等候,第二天住在福州的战友黄浩便带车来拉我,到达连江后,陈庆海、曾仕凯、黄世平早已在宾馆前等候,马上换成一辆商务车陪我沿海边的各景点转了一圈。此时两岸已铸剑为犁,曾经风高浪急的东海前哨已变的风平浪静。中午在一临海的小镇上吃了一顿刚从海里打捞出来的黄花鱼宴,晚上则在市内一最大的饭店内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参加战友有13位之多。
第二天陈庆海等陪同我吃过早歺,在饭店前的广场上,将我送上前往福清的长途客车。

我与郑思炎(左)战友站在瑞岩山元代弥勒造像前

肉燕,郑思炎招待我的当地名小吃

上图:郑思炎背影,下图:我站在郑思炎转业后工作单位的门前
在部队时,郑思炎是师文化科干事兼电影队长,比我大一岁,早当两年兵。
而今,分别38年,我们都老了。


在福清,拜访郑思炎战友
郑思炎听说我来看他后,随时从微信上根据我的行程计算我何时到达福清。当我到达长途客运站时,他早已骑着他的电动车等候了。当我向他说明在福清只有4个小时的计划时,他立刻带着我到达了10公里远的瑞岩山。在山前,有一尊全国最大的元代以人体比例放大雕刻而成的弥勒佛造像,在瑞岩寺内有一尊端坐着的观音菩萨,这都是全国罕见而又是我闻所未闻的。之后又回到城内看了两处古迹,和他以前工作过的地方。最后在一处老城深巷内吃了当地名小吃一一肉燕,又在一处有特色的饼铺里买了几块饼,让我带在路上吃。之后送我到长途汽车站,挥手告别。

两位女兵,一代风华

与郑建平战友

胡海南战犮,一位越战老兵


在广州,拜访郑建平、胡海南战友
郑建平和胡海南是原铁二师女兵。
其中与郑建平相识于铁道兵战友网初期的志愿者管理服务团队,当时网络写作群主正处于新老交替之际,郑建平虽很不情愿,但在大家的一致推荐下,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付重担,令我刮目相看。
这次出行,郑建平在网上发现我已进入广东境内,便盛情邀请广州相聚。12月18日上午在广州站,如期相见,随后便在胡海南的陪同下在站旁的一家饭店内请我喝了中午茶。饭后漫步到市中心的花城公园,登上70层高的西楼,浏览广州市貌。后听说我要去黄埔区看望老科长,便送我到地铁站,在自动售款机上为我买了车票,又把乘下的零钱交到我手中,反复交待注意事项,直至火车开动后才挥手告别。


在广州,拜访老科长林义藩
在铁6师政治部时,我是组织科的小干事,林科长是干部科的老科长,但他为人沒有架子,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关心。在戈壁滩上的营房里,我们朝夕相处,“一个锅里摸勺子”,平时我们埋头工作,只有礼拜天才是放松的时刻,林科长喜欢到我们科打朴克,规矩就是谁输了谁钻桌子洞。在办公室里,我们把两个写字台并在一起,以增加桌子洞的长度,每当他输了时,我们就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待他钻到桌子底时,便在桌子上乱敲一通,直到他从另一方钻出来。还有一件事,就是调机关前我在师直建筑给水发电营部当书记,是林科长随政治部耀主任参加我们营党委会后不久下的调令,我虽一直猜测我的调动与他那次参加会议有关,但相处几年却从沒有向他说一个“谢”字。
这次林科长听说我要来,提早在我可能下车走向小区的路口等我,而我却稀里糊涂地拐进了小区的后门,最终才在他宿舍的楼下相见。此时林科长已年届八旬,我也已退休六七年了。世事沧桑,军营一别已近40年,不变的是我们的称呼,我喊他林科长,他仍叫我小沈。在林科长的家里,又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军营,谈军营往事,谈回地方的经历,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其间我向他提起了那次工作调动并表示谢意,他说“别提这个,那是为部队发现人才”。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林科长拿出了一瓶茅台酒,说“走,到下面喝酒去”。在下面的一家饭店里,我们又借酒叙谈了两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第二天一早,我在宾馆里又接到了老科长的电话:“小沈呀,我不能送你了,天冷了要多加衣服,路上要小心……”


在南宁,拜访何凤呜、何燕宁
与何凤鸣的相识,完全是38年前一次戈壁滩上的偶遇,为此我曾在铁道兵战友网上写过一篇文章一一《坎儿井的记忆》。何燕宁也是铁道兵女兵,在战友网志愿者管理服务团队中相识,正是她帮助我联系上的何风鸣,进尔又联系到了另一位战友张志毅。
这次相见,是提前约好的。那次戈壁滩上的偶遇不再赁述,但听一位战友说,何凤鸣在看到我的那篇文章后曾大哭一场,在她电话中告知另一位女兵张志毅时,张志毅也哭了。何凤呜曾在微信上留言说准备到山东来看我,但我深知一位女同志的出行并没有那么容易。而我当时已初步有了南行的打算,于是便有了这次南宁的相聚。
12月28日下午,我自海南岛登陆到达南宁后即给她们打了电话,她们在车站边一豪华的酒店里设宴款待了我。此时定格在我脑海里的38年前戈壁滩上坎儿井边的那个穿军装的女孩已成退休的医务工作者。比她当兵晚一些的何燕宁虽还在工作岗位,却忙里偷闲地在编《铁道兵》公众号,为后铁道兵时代的老兵们搭建交流的平台。这次相聚大家感慨很多,叙谈两个小时后,才互道珍重,挥手告别。

1982年4月,在新疆戈壁滩上坎儿井边我为何凤鸣、张志毅拍的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友作品:我爱你,根河的雪(赵富山)
失之交臂的援越抗美战场的排弹英雄
福建福清祖师岩,春祈石竹山冬祈九鲤寺,一处佛道共处的寺庙
晨 流:散文 万源情结
沉默在铁道兵博物馆
重新整编 | 我和我的铁道兵战友(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