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经震惊学界的Nature,终于在5年后撤稿!已被引用203次!

【做计算 找华算】超过1万个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2022年4月19日,Nature发布了一则撤稿声明:

撤稿声明中写道:

“Epitaxy of advanced nanowire quantum devices”一文的作者希望撤回这项工作。在准备公开发布的基础数据时,发现在准备最终发表的数据中,一些数据被不当删除或裁剪,我们及时通知了Nature杂志的编辑。我们在图4a和c以及扩展数据图7和8中发现了不合理的数据删除和裁剪,这影响了理论曲线和实验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弹道运输的主张。因此,我们撤回了这篇论文。

这篇撤稿是啥内容?

2017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Erik P. A. M. Bakkers教授在Nature发表了论文,Epitaxy of advanced nanowire quantum devices,开发了一种自下而上合成单晶InSb纳米线网络的技术。

半导体纳米线是实现各种低维量子器件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当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的半导体纳米线与超导体接触时,可能会出现包含非阿贝尔准粒子的物质的拓扑相位。为了充分利用非阿贝尔任意子的潜力(它们是拓扑量子计算的关键元素),它们需要在控制良好的编织操作中交换。编织的基本硬件是连接到超导岛的晶体纳米线网络。

在这里,作者演示了一种自下而上合成复杂量子器件的技术,特别关注具有预定义超导岛数量的纳米线网络结构分析证实了纳米线结晶质量高,以及外延超导体-半导体界面。纳米线“标签”的量子传输测量揭示了Aharonov–Bohm和弱反定位效应,表明了一个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的相相干系统。此外,在这些混合超导体-半导体纳米线中,还展示了接近诱导的硬超导间隙(具有消失的子间隙电导),突出了首次编织实验所需的成功材料开发。我们的方法为实现外延三维量子架构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些架构有可能成为各种量子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已经被引用了203次,说明了它在学术界引起的反应之大。

当年这篇文章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获得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学术界的一次次撤稿告诉我们,发表不是文章的结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章才是真正的成果。
为了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在文章准备时再仔细都不为过。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346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04-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FM》:用于混合量子器件的双纳米线!
我国科学家在二维超导天线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新的超导体系的诞生:加点电压超导体变身绝缘体
当半导体纳米线与超导体耦合时,可以被调谐到拓扑量子态!
重磅:超导芯片“完成首次悬浮”??
超导电子对在物理上是分开的,但却通过量子纠缠“连接”在一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