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挪威海底电缆断裂,内外自带三层“保护膜”,为何还是被破坏?
原创2022-10-07 00:35·牧海

继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神秘泄漏后,挪威的海底电缆又因不明原因发生断裂。

和天然气的输送管道不同,海底电缆不仅发挥着输送能源的作用,还是稳定通信服务、金融网络的重要渠道。但离谱的是,自去年以来挪威的海底电缆频繁发生断裂,2021年11月、2022年1月均发生过一次,而在自然条件下海底电缆不大可能被破坏。

海底电缆:究竟有什么作用?

海底电缆简称海缆,是指铺设在海床内部或表面的电缆,传输介质被致密的绝缘材料包裹。海缆的规格有粗也有细,近海的电缆更粗,深远海的电缆更细(和环境扰动强度有关),现代电缆的常见直径为25mm,每公里重约1.4吨。

根据功能划分,海缆可分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前者多用于海上风电等项目的电力输送,铺设距离较短,后者则用于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通信,范围和长度远超电力电缆。

自1850年代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开始,全球电缆的建设规模、设计理念不断发展,目前的电缆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光纤-电力的复合型电缆可同时实现传输电力和信号的功能,其内部既有导体又有光纤

据估计,海底电缆承载了全球95%以上的数据传输和国际语音,它的优势很难被其他通信方式所取代。和传统的无线电报相比,海底电缆可实现长距离语音通信,安全性更高,而且不容易被拦截。

和卫星通信相比,海缆通信的优势也一目了然:性价比更高,通信容量更大,传输速度更快。这是因为海缆传输的信号是光束而非电流,通信载体是由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单条光纤直径仅为0.1mm,重量轻,质地软,数百条光纤集束制成光缆,增加了通信容量。光束以全反射的方式传递,损耗低,几乎可实现瞬时通信

此外,海缆通信还不受电磁干扰,传输信号稳定,可靠性高,制作光纤的原材料(石英)也非常廉价。有诸多优势傍身,海缆工程自然受到了各国重视,建造规模从20世纪90年代迅速扩大,如今全球已建成完善的海缆通信网络。

欧洲是世界海缆铺设密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错综复杂的海缆线路组成了互联网数据的“水下大动脉”。在这当中,挪威的海缆又是欧洲网络数据的重要拼图,断裂事故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海缆自带三层“保护膜”

海底电缆在通信领域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铺设环境又决定了其经常受到海底洋流的冲击、海底物质的摩擦。因此,海缆的设计非常讲究,在出厂时就自带保护层。

以目前主流的光纤-电力复合电缆为例,其核心部位是导体和光纤。其中,导体要求导电性能良好,一般由铜或铝制成。相比之下,铜的载流能力优于铝,选用铜导体还可降低铅、钢丝等外层材料的使用量。

但在相同的传输容量下,铜导体电缆的成本是铝导体电缆的1.1~1.8倍,铜的材料成本更贵。但即便如此,多数制造商仍选择铜作为供电导体,由此也可看出,海缆的质量比经济性更受重视。

说起质量,关键还是要看三大防护层:绝缘-屏蔽层防护层以及铠装层

1,绝缘-屏蔽层。绝缘材质包括交联聚乙烯、乙丙橡胶,前者的应用最为广泛,英文缩写为XLPE。该材料是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的高级聚乙烯,比普通聚乙烯更耐热、耐腐蚀

除了绝缘层,导体和光纤外还包裹着屏蔽层,如导体屏蔽、绝缘屏蔽。据调查,多数制造商选用三层供挤和干式交联管制造交联聚乙烯电缆,为导体构成了“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系统,形成稳定的介质界面,屏蔽效果颇为理想。

2,防护层。海底电缆的内部和外部都有防护结构,内部有金合铅套、半导体PE护套,能保护金属免受腐蚀和磨损。内护套多采用聚乙烯材料,有的款式也添加炭黑的半导电聚乙烯料,制造出聚合物护套。

外层的防护结构同样也有多种材质组合,如:橡胶棉布带、PP内垫层、沥青层以及PP外被层。其中,橡胶棉布带的标称厚度为0.1mm,内垫层厚2.0mm,沥青层厚0.5mm,外围层厚4.0mm。外层防护与海水直接接触,抗腐蚀能力强,为方便水下辨识,外被层普遍带有颜色标记。

3,铠装层。除了绝缘和防护材质,铠装也是海底电缆的关键构件。所谓铠装,是由青铜、黄铜、铜或铝等金属按电缆的延伸方向以一定的节距绞制而成,常见的有1~2层。因而,铠装层具有金属的结构强度,可为海底电缆提供机械保护。

有了这三层防护,海底电缆可经受大部分海底环境的考验,正常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除了材质本身的耐磨、耐蚀防护,工程人员还通过埋设、沟槽、穿管以及覆盖的方式保护电缆,主流的埋设保护是将电缆埋在海床2.5~3.0m深处,最大限度减少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海缆才可能会被破坏,比如:鲨鱼啃咬,地震、海啸等灾害。但上述因素的发生率很低,并不是电缆破坏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曾对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缆维修事故进行过统计,结果显示:在1959~1996年间,所有电缆事故中自然故障的占比不到9%,有90%以上的电缆事故都和人为活动有关。

造成电缆故障的人为因素,多见于拖网渔船作业、船只抛锚,当然,也不排除有人蓄意破坏。真正棘手的是,海底电缆铺设环境隐蔽,缺少水下监控证据,一旦被人为破坏就难以修复,也很难找出罪魁祸首。

海底电缆出现故障,维修究竟有多难?

海底电缆的维修是海洋工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相对陆上电缆而言,海底电缆的维修时间更紧迫,施工风险大,受天气、海域深度影响显著,维修成本高出几十至数百倍。

海缆维修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断裂点。故障定位一般选用万用表、兆欧表检测故障电缆的对地绝缘电阻、相间电阻,初步判断故障的性质。然后再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或扩频时域反射仪(SSTDR)等测量故障点,初步推断出断裂点距离平台或陆地的相对距离。

第二步是派遣维修船只前往故障预测点,抛锚就位,在断点附近放置标记浮标。关键性的程序是利用带有刚性尖头的抓斗在海床上来回拖拽,“耙地式”打捞电缆。接着将故障电缆用浮标绑定出水,用同样的方式捞出另一端的电缆,两端电缆在甲板上完成对接。

接下来的过程和陆地电缆的维修大致相同:切除故障点,进行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绝缘测量、耐压试验,确定无故障后再连接接头。

最后一步是检验接好的海缆,确保绝缘性能、通信质量。根据维修要求,接入海缆的长度比原先的故障海缆更长,最后呈U字型铺设在海底。

 

在电缆维修方面,挪威显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断裂点距离平台较近,海水深度适宜,预计几天至一周就能修复。至于事故调查真相,相信也一定会水落石出,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在中国海洋风电建设中的典型应用和发展前景
电力电缆及附件专业领域现状与发展分析(二)
加工定做WDZNB
同轴电缆知识大全
高压直流海缆应用与展望
中天科技机构投资者调研会议纪要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