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5年七大,李井泉入选候补中央委员名单,毛主席批示:他不合适
首发2023-07-06 08:50·历史有点风

1945年4月,推迟了多年的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拉开了帷幕,这次会议总共进行了50天的时间,其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会议期间,代表们也选举出了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

每一名被选出来的委员,都是对革命有着重大贡献的人,因此,这一届的委员,也被有的人称为我党史上最强的一届委员会。

当然了,七大中央委员的选举,有人得意,自然也有人失意。

七大召开前,毛主席曾审阅了选举中央委员的名单,看完后,他沉默不语,划去了一个人的名字,说道:“他不合适。”

事后,毛主席给此人写信:七大要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相信你能致力于开好这次大会。

此人收到信后并无任何怨气,反而依然兢兢业业的工作,后来,他成就很大,官至副国级。

此人是谁?毛主席为什么要划掉他的名字呢?

早在1931年时,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案中就提出了要召开党的七大,并委托新的政治局开始必须的准备工作。

后来,由于反“围剿”战斗过于频繁,再加上之后的长征,因而关于开七大会议一事只能往后推迟。

到了1937年12月底,党中央已经在陕北立足,这次,中央便慎重提出意见,预备召开七大。

根据中央的指示,有关部门立刻做准备工作,直到1940年时,已经有部分的代表来到延安,可惜的是,由于战争环境的恶化,代表迟迟不能聚齐,因而此事不得不再次往后延申。

1944年,此时的抗战已经进入到了“反攻”阶段,面对一切局势较好,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明确表示要召开七大,并确定了召开的日期和议程。

这一次党组织没有另外因素再拖延,因此,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正式召开。

七大会议召开时,距离六大已经过去了17年的时间,这17年的时间里,党组织变得相当成熟,因为在多年的实践中,同志们选出了一位真正的领袖,即毛主席。

在50天的七大会议期间,同志们踊跃发言,做了很多团结的事,因而七大会议在闭幕时,毛主席高兴地说:“这不仅是一场胜利的大会,更是一场团结的大会。”

七大会议选举出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也都是党内同志众望所归的人选,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党内其他的同志就不能当中央委员,只是名额限制罢了。

在这些人中,李井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李井泉的特殊,就在于,他的名字本来是在中央委员会的名单中,可是毛主席看到后,却是将他的名字给划掉了。

对此李井泉却并无任何的埋怨,而毛主席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源于他对李井泉的了解。

李井泉是江西临川人,1909年出生,18岁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那个时候的李井泉年轻,大胆,机智,因而他的工作进行了很顺利,朱德也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好同志。

1930年,李井泉奉命前往红四军前委送信,毛主席接见了李井泉,对于这位优秀的年轻人,毛主席给与了他很高的期望:“你很年轻,精明能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

那个时候,李井泉并不知道,他已经被毛主席看上了,

不久,李井泉接到通知,前往红一方面军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长,此人担任红一方面军政委的,正是毛主席。

李井泉在毛主席身边当秘书时,毛主席还有一位秘书,即党史中著名的“古柏”

古柏与李井泉在当毛主席的秘书期间,他们起草了许多重要的文件,而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也是让两人受益匪浅,他们学习到了毛主席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等。

在毛主席的身边,李井泉总共待了10个月,虽然时间较短,但是毛主席的言传身教却是影响了他的一生,而毛主席也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年轻人。

1930年底,毛主席派李井泉前往一线工作,担任了红三十五师的政委,这一年,李井泉很年轻,才21岁。

此后,李井泉在毛主席的视线中愈战愈勇,为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李井泉前往红四方面军工作,在其间,李井泉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即毛主席与张国焘在草地上的“斗争”

李井泉最终选择了毛主席,与张国焘坚决对抗,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后,为了保护李井泉,他被上级调到了红二方面军工作。

由此,李井泉成为了红军中鲜有的在三个方面军都工作过的将领。

抗战全面爆发后,李井泉的人生在毛主席的安排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1938年,毛主席,朱德,贺龙等人提议开辟“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这个大青山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当时叫“绥远”

在绥远地区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毛主席一个很高的战略目光,毛主席认为,一旦将这里开辟成功,那么对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唤醒蒙古族人民一起抗日,都很有意义。

因此,毛主席认为,派去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人,政治、军事皆能对付,且能机警耐劳,而有决心在该地创立根据地者。

思来想去,毛主席点名了李井泉,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毛主席心里,李井泉能力突出,完全是一位可以“独挡一面”的人。

后来,李井泉也没有让毛主席,党组织失望,他成功的在大青山地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为整个抗战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2年,毛主席一纸调令,将李井泉调回延安,任命他为抗大总校政委,能够担此重任,可见李井泉的能力,是相当强的。

在此任上,李井泉兢兢业业的工作,为人民军队输送了大批的军政干部。

1945年七大时,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贡献来看,李井泉是完全可以进入到中央委员会的,但是毛主席思虑再三,说了一句:“李井泉不合适。”

毛主席之所以如此,是他考虑到各方面的山头因素,李井泉出身井冈山,而井冈山的人在中央委员会里已经够多了,毛主席只能忍痛划掉李井泉的名字。

李井泉当然知道毛主席的深意,因而他并没有什么怨气。

此后,李井泉继续受到毛主席的器重,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晋绥军区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新的人生。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李井泉前往四川工作,历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等要职。

上世纪60年代,李井泉在国家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从四川调出300亿斤粮食驰援中央,对于他的这一行为,有人夸奖,有人责怪,众说纷纭。

至于他的功过,也只能交待后人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亲手划去两名七大候补中央委员,两人反应不同,前途也不同
45年选候补中央委员,毛主席亲手划掉了哪两位名将?两人前途迥异
七大选候补委员时,毛主席同时划去了两位干部,两人前途大不相同
1945年七大召开,毛主席审查中央委员名单:李井泉不宜为委员
在开国将帅中,陈赓以高情商著称,到了哪里...
今古 | 毛主席:“把李井泉的名字划掉”,主席为何不让他成为中央委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