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浒传》中的杨志自称自己是杨令公的孙子,那么他具体是几郎的儿子?

在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作为艺术创作形象,青面兽杨志被描述为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就跟呼延灼的角色设定一样,施公意在表达宋徽宗时代的治理不力,吏治不明,由此引发了所谓108条好汉的梁山聚义,反抗挣扎的故事。连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和呼家将之后都落草做了强梁,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玩蹴鞠的高俅这类人却得了势,高高在上,实在是个天大的笑话。

茶余饭后,刨根问底,斗个闷子,找点乐趣,于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就出来了——杨志如此显摆他的身世,他究竟是杨令公的哪个支系的子孙呢?要知道,金刀杨令公杨业可是有很多儿子的,所谓七狼八虎出幽州,那是相当的拉风,妥妥的大家族。

本公子认为,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是杨志自诩的那句话,关键几个字眼“三代将门”和“五侯杨令公”,我们以这几个字眼为前提,把小说《水浒传》、《杨家将》乃至相关一些名家戏剧唱段结合起来,尝试做一个精致的剖析,就可以窥见端倪。

长公子扶小苏先摆出来一个观点:施耐庵杨志形象,应该出自于杨文广一系的子孙杨再兴。

聪明人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本公子学贯古今,你聪明绝顶,绝配。好,我们一起来做个共谋——当杨再兴成为杨志的时候。

第一、排除法:杨志不大可能是第一代金刀杨令公的孙子辈。

杨志和《水浒传》所在的时代为宋徽宗时期,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这个北宋历代皇帝的列表,杨志的祖上金刀杨令公成名于宋太宗时期,杨志则主要生活在宋徽宗时期,掐头去尾,我们把宋太祖和宋钦宗请出这个名单,剩余的七个帝王时期,就是杨家将从鼎盛走向没落如杨志的时期,这个时间段,用数字表示,就是1126减去976等于150年。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已经是个大龄青年,所以,宋徽宗所在时间段可以不必计较太多,算计那么精细,非要论个生死时间段。

亲,你且来看,这150年可不算短,是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如果按杨志所说的字面意思,他是杨令公的孙子,这恐怕是不经推敲的,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直系的辈分会有交错,叔叔也可能会比侄子还要小,甚至孙子能和某个爷爷年龄相仿,但是呢,杨家历经七代君王,从杨业到杨志中间只隔了短短的两代人,这个出入是不是就有点大了?再者说了,从《杨家将》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家将的描述是比较清楚的,杨业,之后是七狼八虎,再后面,就是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再兴这样的辈分轮次,在各种戏曲唱段中,也表明了他们都曾经为宋王朝效命,杨业的金刀是不可能随便谁都可以抗的,应该必须是杨业后代子孙中幸存的嫡系,而且是有能力者。

我们从杨志在《水浒传》中的出场来看,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后人,杨志竟然沦落到要靠卖刀为生的地步,按常理,别说牛二见了杨家将后人,大气都不带喘的,就是失陷花岗石,皇帝也断然不会彻底把他给一撸到底,就是高太尉,也得掂量掂量分量。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青面兽杨志不可能是杨令公杨业的三代子孙,子孙是真的,不过,实在是提溜孙。杨家将三代杨宗保时期,老杨家正是烈火烹油、如日中天的时候,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挣来的江山他赵家坐,哪一阵不伤俺杨家兵。看看,连赵宋的江山都要靠杨家将来保,这皇帝的命根子都捏在人家手里,怎么可能会对老杨家下死手呢?喜欢都来不及,三代时期的老杨家,那可是宋王的心尖尖,心头肉,就是当朝国师和正宫娘娘都得绕着走。

那么,问题就很清楚了,杨志只可能是杨业的某个孙子的孙子辈。

理由是什么呢?长公子你可不能信口开河呀!前面杨志可说了,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好,摆事实,讲道理,我们就从这几个字说开去。

第二、五侯杨令公:杨令公的实际寓意与杨志的杨家将真实对照身份。

先易后难,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高考写答卷也是如此,辛辛苦苦十多年,满分150,拿到手的才是你的分数。

杨志所谓的“五侯杨令公”怎么理解呢,本公子认为,杨志是在回想他的家族的昔日荣光,杨家将从金刀杨令公杨业传到他杨志这一代,老杨家总共出了五位侯爷级别的带有杨令公荣誉称号的杰出人物。

这是怎么说的呢?名单如何?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一)杨业,金刀杨令公,杨家将的奠基人和最为杰出的表率。

“老身家住在河东”,这是杨业的夫人佘太君的一句唱词,河东,指的是黄河之东,即是今天的山西省境内,杨业就是山西太原人氏。这个人不简单,天赋异禀,孔武有力,一把金刀玩得溜溜熟,枪棒技艺也炉火纯青,精湛无比,杨业从追随北汉刘崇,到跟随宋太宗赵光义,凭借着一腔忠勇和一把刀、一杆枪,杀出了常胜将的威名,嗯,看起来跟《三国演义》中的常山赵子龙赵云有一拼。

携带七狼八虎闯幽州,救宋王赵光义,是为最为经典的忠烈守节之战,也是杨业一生戎马倥偬,誓死效命主公的最后一战,一个忠字,一个勇字,足以彪炳千秋,为历代将帅之沙场楷模,万马千军之中,跃马横刀,一马当前,其势何雄!孤身犯险,头触李陵碑,血染黄沙,魂归九天,何其忠孝!

所以,金刀杨业,绝对配得上、配得起杨令公这个名号,当然,祖太宗敕封,也显示了所谓的皇恩浩荡。这就是第一代杨令公的由来。节制三军,类同唐代的节度使权力,是为侯。

(二)杨大郎杨延平:杨令公2号,代主受死,功莫大焉。

幽州双龙会,宋太宗和辽王会盟,辽王背约,设套,有心要生擒活捉宋主赵光义,如果辽王得手,如愿以偿,不但宋王会被擒,还会连带随身的大批文武重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后果对赵宋王朝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巨大损失。

这个时候,杨业和八贤王赵德芳商量了一个对策,要拿杨家儿郎的性命,来抵换宋王的万寿无疆,被点中的,就是杨业的长子杨延平。

突围,金沙滩一战,老杨家的七狼八虎也搞得七零八落:

大郎杨延平被射杀,代宋王受死,二郎杨延定被乱剑砍杀,三郎杨延光被乱马踏死,四郎杨延辉落单被俘,做了辽国的驸马爷,五郎杨延德五台山出家,六郎杨延昭是唯一一个回到开封的大活人,七郎杨延嗣搬兵被潘仁美设计射杀,义子八郎杨延顺跟四郎雷同,也做了辽国驸马。

大郎杨延平代宋王而死,拿自己的向上人头换得了宋王的一条金贵的命,这个功德,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衣冠冢,东京城送别杨延平,赵宋王朝从上到下,极尽哀荣,等于是死后追授他的功绩,给了个杨令公的称号,这是应该的,不能凉了这杨代主受死的一颗赤胆忠心。这是2号杨令公。

(三)杨六郎杨延昭:杨令公3号,杨家将的唯一血脉传承。

上面我们说过了,金沙滩一战,杨家男儿,七狼八虎,死的死,被俘的被俘,还有做和尚的,就连金刀杨令公杨业都战死了,也就只有杨六郎杨延昭活着回来了。

战事频发,宋,辽,西夏,后面的金,这几方都处于微妙的平衡与胶着之中,杨家将和杨令公的威名,对赵宋王朝的意义重大,这杆旗子绝对不能就这么给倒了。

怎么办呢?好办,把幸存的杨六郎给捧起来,把杨家将的接力棒交到杨延昭的手上,重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保家卫国,御敌于国门之外。

这样,等于是杨延昭继承了老父亲杨业的名号,成为了3号杨令公,这是三侯。杨延昭的妻子柴郡主可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姑娘,前朝的公主,金枝玉叶,这是八贤王赵德芳的亲自保媒,宋太宗御赐的姻缘,高配置,安抚人心,帝王术。

(四)杨宗保:杨延昭的儿子,杨令公4号,穆桂英挂帅与大破天门阵,功勋卓著。

杨六郎之后就是他的儿子杨宗保了,曾经的七狼八虎到这个时候已经是一脉单传了,弥足珍贵。

杨家将这个时期,主要的事件就是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晋剧、上党梆子,等等,很多戏曲中都有著名的唱段,恕不累述。

作为老杨家一脉单传,实际也为宋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宋王就把杨令公的称号指定到了杨宗保手上,这是4号杨令公。

(五)杨文广: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儿子,杨令公5号,十二寡妇征西与五世请缨,杨家将的余威与最后的荣光。

到杨宗保儿子杨文广这里,男子也是单传,有个妹妹。

这个时期,杨家将的辉煌战绩,我们可以从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中窥豹一斑,有个著名的唱段,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穆桂英挂帅》,一代大师常香玉和马金凤老师都有精彩呈现。

这个剧目又叫做《五世请缨》,说的是108岁的佘太君率领杨家众寡妇从军征战,战辽兵,解救杨文广的故事,所谓“五世请缨”,这个“五世”就很明显了,从杨业到杨文广这一代,正好是五代人。

后来杨文广又率宋军南征,为大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杨文广成为了最后一代杨令公,是为五侯。

以上应该就是青面兽杨志所说的“五侯杨令公“的真实意思,我们也只有如此推断,才能自圆其说,达到更好的理解和疏通。

那么问题来了,杨志到底应该定位在杨家将哪个人身上呢?本公子认为,应该就是杨文广的孙子杨再兴,具体理由是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世袭罔替,杨家将的最后荣光与杨文广子孙的美好愿景。

(一)五侯杨令公杨文广的功过与荣辱:从如日中天到日薄西山。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所谓的世袭罔替,也是如此,一般为三代,皇恩浩荡,也顶多不过五代,曹雪芹《红楼梦》中对贾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容宁二国公当年何等的荣耀,到贾琏这一代也要拿钱捐官才能得到所谓的品级了,而且是五品、六品这样的,龙禁尉,听着不错,虚名而已。

这老杨家也正是如此写照。

杨文广征西,平南,杨家将一度达到了巅峰状态,贵不可言,可是呢,从祖上金刀杨令公起,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这所谓的皇恩眼见就到头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自视非凡的杨文广跟中军主帅,乃至跟宋王都产生了罅隙,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西征,平南,之后,杨文广膨胀了,他跟中军主帅商量,想要一鼓作气再来个北伐,有心要报当年老祖宗金刀杨令公杨业等的百年大仇。此时的主帅就是范仲淹,范仲淹没同意,认为他是在胡闹,是在以身犯险,将会置大宋整体于被动。主帅不同意,他就直接面圣,给宋王献上了这个计策,而且还画好了进军路线,和各种摆兵布阵的阵图。

宋神宗一看傻眼了,心说,小子哎,你还是太年轻,就说,这事先放一放,就是你老祖宗杨业都没敢这么想啊!杨文广心里不服气,,推脱有病,身体贵恙,不上朝。宋王就顺手把他给闲置了,好么,小脾气上来了,跟赵官家我摆起谱来了,那你去西边吧,去跟西夏交界的关西养老去吧。

其实,这个时候的杨文广已经五十多岁了,当时也算高龄老人了,他回去就真气病了,加上连年征战的旧伤发作,奄奄一息了。

(二)五侯杨令公杨文广的遗嘱与对子孙的冀盼——交代子孙要重振旗鼓,再竖杨家将的雄威。

杨文广带着恹恹病体,携家带口,妇男挈女,把一家子带去了关西,重新开创家园。

不多久,杨文广就撑不住了,心力交瘁,黄土掩埋到了脖子上。

回想昔日荣光,杨文广泪流满面,真是无言再见杨家的列祖列宗,辱没先人啊。

他交代儿子杨怀玉,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再干一番事业,不要给杨家将这三个大字i丢了脸。

杨怀玉也曾经在宋军中小露两手,不过,跟五侯杨令公们比,那就差远了。

第三、青面兽杨志的雄心勃勃与无奈结局——青面兽是知耻明志的一种表示。

杨怀玉把这个重塑杨家将雄风的使命交到了儿子杨再兴手上。

杨再兴其实就是青面兽杨志。为什么呢?

(一)殿前节制使与杨令公之后杨志。

根据《水浒传》所说,杨志是个武状元出身,比武拼来的。这必须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底啊!

亲,你且来看,这个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啊?没错,聪明如你,他的爷爷杨文广就有过枪挑小梁王,比武夺帅印的惊艳表演,这爷孙俩如出一辙,也都是有真本事的人才。

可是呢,不好意思了武状元,全国三年一比,才出怎么个武状元,杨志居然被安排做了殿前节制使怎么个位子,而且多年闲职,不给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会儿怎么就没个世交帮忙说句话话呢?都五代之后啦,都是六代、七代啦,就是当年跟老杨令公杨业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呼延赞的孙子后代呼延灼也面前自保,哪里有什么余力帮衬别人!再者说了,时间久远,也都疏离得差不多了。

(二)杨志卖刀与激杀泼皮无赖牛二。

杨志为什么会买刀呢?怎么个将门之后,能窘迫到卖祖宗得以扬名立万的家传宝刀的份上,太离谱了吧?其实不然。

我们回头想想,东京城里已经没有天波杨府了,他的爷爷杨文广已经在宋王的命令下搬离了东京,此时的杨志,他在东京城举目无亲,随身带的宝贝金银倒是不少,可是呢,都送给高太尉和各路官僚做疏通用了,只好买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实属无奈。秦琼卖马也是个典故。

(三)关西杨志:杨志的出身地。

杨志说他自小流落关西,实际上呢,暗示的则是杨文广一代从东京城移居关西的事情。

这几代杨家人,自从移民关西后,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整个家族处于一种急剧衰落的状态之中。特别是到了杨文广孙子杨再兴的时候,已经快见家里的米缸底儿了。

所以你看,杨志只好编故事,说是自小就流落到关西,这是不愿意给祖宗丢脸的意思吧——这是宋王的意思,能怎么说吗?那怎么能在朝堂谋事呢。

(四)刺配大名府与杨提辖效命梁中书。

运气好,倒霉的杨志遇到了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梁中书惜才,保举他做了大名府的武提辖,杨志开启了996的工作狂模式。

从始至终,杨志都在削尖了脑袋,一心要往官场上钻营,这是他的家族使命所在,爷爷和爸爸两代人交给他的任务。

(五)失陷生辰纲与落草梁山。

人算不如天算,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杨志被晁盖吴用一伙给害惨了,丢了东西,只好跑路。

半途杀出来个花和尚鲁智深,二人并肩夺了二龙山,做起了山大王,然后落草梁山。

鲁智深的出现也很有意思。

鲁智深的师父是五台山的智真长老,后面倒拔大杨柳树的大相国寺主持叫智清。

鲁智深是怎么去的五台山呢?拳打镇关西,鲁达搭救了金翠莲和老汉,跑路,在五台山不远的代州雁门县遇到了金翠莲和他的男人赵员外,是赵员外之路,安排他去的五台山做和尚。

这就有点意思了。杨五郎杨延德出家五台山,他的师父就叫做智聪法师。后面杨五郎有出手救过打猎被辽兵围困的宋真宗,这主持的位子,他铁定也是坐定了,那么,他的法号也会带个智字。

智聪——带智字的杨五郎——智真——智清,乃至鲁智深,一脉相传没错的。智清作为东京汴梁城大相国寺的主持,必须是得到宋王亲自首肯的,大相国寺历来被视为是赵宋官家的皇家寺庙。

回头我们来看这个所谓的赵员外,为什么他会推荐鲁智深去五台山呢?赵员外就说了,他是五台山的主要资助者,背后捐款捐物的金主,主持一定会给他这个面子,换言之,五台山,赵员外说了还是很管用的。从头到尾,整部《水浒传》也就这一个姓赵的赵员外,你看出来什么了吧?这个所谓的赵员外,其实应该就是赵宋官家的某个支系,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八贤王赵德芳一系的,赵光义继承了哥哥赵匡胤的江山,到宋徽宗和宋钦宗之后,泥马渡康王,南宋偏安东南,才把皇位又还给了赵匡胤的子孙。

原来,这个赵员外的来路不简单,比手握铁券丹书的小旋风柴进牛气多了。

鲁智深怎么会遇到落难的杨志的呢?这样看来,就不单单是巧合那么简单了,而有可能是五台山智真长老的授意,老主持杨五郎家的后生有难了,能帮一把是一把,怎么个意思。

不过呢,上梁山后,鲁智深和杨志就有点分道扬镳的意思了,鲁达放达不羁,没那么多想法,杨志就不同了,他一心要做点什么,来光耀老杨家的门楣。

后来招安北伐,五台山智真又跟宋江比划了一首禅诗,叫他收手的意思,对鲁智深,则说他杀人放火胡来了一趟,什么意思呢?我叫你帮助杨志这个老住持的后生晚辈,可没说叫你把他往梁山上领啊!你这不是害他的嘛!当然,更没叫他接受招安,去给宋押司换乌纱帽。

第四、青面兽与杨志的真实寓意。

(一)杨志就是杨再兴:志与兴。

我们来看下杨志的名字,这个”志“字,就是志气,意愿的意思,具体到杨志身上,就是表明心迹,要做一番事业的意思;杨再兴,这个就更明显了,再度使杨家将兴盛、崛起的意思。

所以你看,杨志就总好念叨怎么几句话——不要辱没了父母和祖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杨志就是杨再兴,五侯杨令公杨文广的孙子,志在兴盛杨家门风。

(二)青面兽绰号:明志的意思。

从小说《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一般人是不会主动给自己脸上刻字画画的,因为那是刺配罪犯的标志,刻在面门上,叫人辨识,羞辱人,所以你看,宋押司做了梁山泊主,就悄悄地找人用珍珠粉把脸上的刺字给淡化,抹掉了。

青面兽杨志的脸上,却有这么一块类似的东西,而且是比较大的一片痕迹,这一不好看,影响玉树临风的形象,又跟刺配俩字沾边,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来,杨志脸上的所谓”青面“,其实是他自己刻上去的,志在立誓,向杨文广,也向杨怀玉发誓,要接过来老杨家的接力棒,作出点成绩出来,给杨家将长脸。能做到这样,可见杨志的决心和志向。

心难遂愿,青面兽杨志经过大半生的折腾,也没搞出点什么名堂出来,征方腊,渡河,生病挂掉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深感遗憾,唏嘘不已。

当然,这也是施耐庵的一个意思,志在说明当时宋徽宗这个皇帝的无能,赵宋管家治理下的官场种种乱象,和对民间疾苦的熟视无睹,自以为是。

天暗星,杨志这个星座不太友好啊。

综上,青面兽杨志应该就是杨文广的孙子杨再兴,志在重振旗鼓,再兴杨家门风,青面也是刻字明志的意思表达。所谓五侯杨令公,指的就是金刀老杨令公杨业、杨大郎杨延平、杨六郎杨延昭、杨宗保和杨文广这五代五位,杨令公的名号传了整整五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种世袭罔替的称号和待遇,到杨文广这里算是给终结了,所以,后面的杨志混得就比较惨了。杨志从父命、祖命,有心在朝廷上做出点像样的成就,可惜,事与愿违,死不瞑目,这正切合了作者施耐庵的一个意图——宋徽宗治下的官场乱象导致了普通民众的生存艰难。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买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五台山为什么这么出名?
揭秘水浒传: 杨志自称是杨令公的孙子, 那么他具体是几郎的儿子?
顾全芳‖关于杨家将小说
青面兽杨志父亲是何人
北宋被灭时,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去了何方,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鲁智深有三个历史原型,一位是皇帝,一位是侠客,一位是杨家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