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军遇伏蓑衣渡:不计后果的意气用事,带来难以承受的惨痛教训

太平军遇伏蓑衣渡:不计后果的意气用事,带来难以承受的惨痛教训

原创2021-09-03 23:17·雪滿長安道

1851年1月11日,经过长期的艰苦酝酿与精心准备,洪秀全聚集近两万拜上帝会教众,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誓师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

至此,一场持续十四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波及十八省的反清农民起义,在中国南方风雨欲来的前夜点燃了燎原的火种。

金田之后,1851年2月,洪秀全于武宣东乡称天王,随即太平军攻占其历史上第一座“大城市”永安,坚守半年后艰难撤退。

其后继续北上围攻广西省会桂林,限于装备及兵力问题,历时33日,经二十余战,战事胶着。

从太平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路线来看,此时的洪秀全等人虽然还没有完整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但“一路向北”杀出广西的意图还是十分明显的。

清中期以来,国家承平日久,作为正规武装力量的绿营,也早已营务废弛,日趋腐败

当时广西境内,清朝统兵将领昏聩无能,胆小畏战,而绿营兵弁纪律松懈、贪生怕死,战力低下。

所以,不但未能及时将羽翼未丰的太平军扼杀于摇篮之中,反倒让洪秀全等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

桂林城下攻坚失败,洪秀全决定由桂入湘,在湖南开辟全新的立业基地。

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

1951年5月19日,太平军前卫、中军迅速东渡漓江撤围,而殿后部队在午夜时分依然狂攻桂林城池。

这种声势浩大的“佯攻”,既有效掩护了主力部队的安全撤离,也充分麻痹了桂林城内外的清军。

等清军发现城外空无一人时,太平军早已全军向桂林东北的兴安疾驰而去。

太平军来势汹汹,兴安守军视之如洪水猛兽,直接弃城而走,太平天国部队兵不血刃占领兴安。

在兴安修整补充之后,太平军原计划绕道全州城外西北郊柳山之麓再行北走,无奈意外陡生。

前卫、中军皆顺利过境,不想负责殿后的南王冯云山因所乘黄罗伞盖过于显眼,被全州城中立功心切的不知名炮兵一炮击中。

炮击过后,冯云山当即重伤不起,后军部队乱成一团,而前队中本已安全出城的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闻讯立马调转部队,集结全州城下。

面对奄奄一息的冯云山,洪秀全等人怒火中烧,本无意攻打全州的太平军,发誓要血洗州城,为南王报仇雪恨。

不得不说,此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处理全州问题上,有些过于意气用事。

首先,既定的战略目标并非全州,而且太平军面临的形势是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广西进入湖南,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其次,南王冯云山中炮重伤,对于太平天国而言,肯定是重大损失,但当前的敌我矛盾不是帮派仇杀,不是私人恩怨,是两个政权不死不休的战争,忍一时之气,方能求得长久。

但愤怒让洪秀全、杨秀清完全失去了理智,随即狂攻全州十一日。

而结果呢?一个可有可无的城池,一场毫无意义的胜利,却消耗了对于太平军而言最宝贵的十一天时间。

因为全州的延误,原本仓促应战的湖南清军有了相对更为充裕的准备时间,更因为这十一天,未知的危险已经在前行的路上悄悄来临……

太平军克星,楚军悍将江忠源

就在太平军忘乎所以的猛攻全州城之际,清军阵营中却有一位始终保持清醒的将领——江忠源。

江忠源,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本是一介书生,1847年10月,湖南瑶族穷苦农民雷再浩在新宁聚众起义,江忠源便开始在湖南兴办团练,镇压起义。

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江忠源在湖南当地募集五百“楚勇”,南下广西“缴匪”。

从时间上来看,此时,曾国藩还在京城官场为前途忧心忡忡,而后来大名鼎鼎的湘军,更是要等到两年之后才出现了。

太平军由永安突围北上,江忠源带楚勇尾追,太平军经兴安赴全州,他就预测很有可能要进军湖南。

而全州东北十里,湘江之上的蓑衣渡,将是太平军此去入湘的必经之路。

有了这个针对太平天国可能行军路线的猜想,江忠源立即将情况向当时的总兵和春汇报,并请求和春派兵参与合力围剿。

和一心报国的江忠源不同,昏庸无能且胆怯畏战的和大人,哪有胆子和太平军正面较量?

应付自己的防区都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太平军真要离开广西,进入湖南,那对于他而言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和春对于江忠源的建议置之不理,江忠源万般无奈,只得带齐手下八百人马,趁太平军攻全州之际,悄悄绕道赶到前方蓑衣渡,独自设伏,等待即将到来的太平军。

蓑衣渡宽仅百米,江水不深,水流平缓,两岸林木茂盛,便于隐蔽。

江忠源到达此处,立即“伐树填河,又于江中预置桩杙,阻其驶窜。”然后于湘江西岸布置炮位,安排伏兵。

值得一提的是,因兵力有限,江忠源只得设伏在西岸,湘江东岸没有设防。而正是这一不得已的安排,给了后来太平军唯一的生机。

蓑衣渡遇袭

太平军本无占据州城之意,在全州盘桓数日,随即弃城北走。

6月5日,新胜之师分水陆两部,沿湘江北上,其中水师刚在全州掠得大小船只200余艘,满载老幼妇女和行军辎重,横亘湘江水面,浩浩荡荡甚为壮观。

岂料水师大军行至蓑衣渡口,突然发现楚勇预置于江中的木桩、树干,将北上航道完全切断。

同时,陆上西岸枪炮四起,杀声连天,洪秀全等人意识到中埋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伏兵和不利局面,洪秀全等人并没有慌张,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太平军将200余只船横亘江面,泊如营垒,构成水面防线,沟通两岸。并在东西滩头,构筑据点,安设大炮,防御清军进犯。

6日,清军发动攻势,进犯西岸太平军阵地,遭到枪炮杀伤,攻势受到阻滞。双方相持数时,未分胜负,清军没有突破太平军的防线。

7日,西岸清军大炮昼夜滥轰不止,太平军渐渐难以支撑,关键时刻,洪秀全下令,全军渡江,由防守空虚的东岸密林之中撤退。

但败象已现,完全处于被动的太平军,再想如桂林那般从容撤退谈何容易。

慌乱之间,人马踩踏,车炮相撞,还要顶着清军猛烈的炮火,可谓狼狈不堪。

在登岸东逃的过程中,太平军士兵损失惨重,老弱妇孺和负责殿后的士兵更是被俘虏甚多,而江面上那些来之不易的船只也更是只能付之一炬。

好不容易来到东岸,才发现原本在全州重伤,奄奄一息的南王冯云山,也早已气绝而亡。

蓑衣渡一役,太平天国广西老兵阵亡数千,元气大伤,舟楫全失,辎重尽丧,新兴的太平天国,因为一次意气用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蓑衣渡之战:太平天国最大的败仗,王牌部队被歼,为灭亡埋下伏笔
历史上的全州屠城
他是清朝名将,只做了一事就改变了太平天国的权力格局
蓑衣渡之战
走近全州蓑衣渡太平军大战清军的地方
洪秀全占领南京时期,为这一事而屠杀数万年轻妇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