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勒石巨匠钟国康

勒石巨匠钟国康

 《七日七人七席谈·甜》系列之一

(原创)文/大福
                                  一、草堂春色

    “棠堂”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旁边不曾栽种海棠,但她却是“茂德公草堂”堂主表达亲情、爱情,为太太名叫阿棠者建造的一所,以心爱之人命名的居所。这样的好事,恐怕是普天下的女人的梦想。
  入门处有一幅巨大的唐代仕女图,典雅细致,华丽高贵。“茂德公草堂”的门匾,则是著名纂刻、书法大师钟国康的手笔。在草堂,一个不经意间,便能看到许多的历史与现代、乡村与城市、自然与艺术的风致浑然一体。餐桌上齐集的是中西合璧的嘉仙鸡与粗粮、红酒与黑椒牛扒,杨梅汤与辣椒酱。堂屋里的古董家具,现代派的抽象油画,堆着艳丽靠垫的罗汉床,老式卡带录音机,清朝的檀木博古架……成为晚宴浪漫的背景。

    2008年2月16日的晚上,几个致好的朋友,男人丢掉了西服领带,女人则脱掉了高跟鞋并洗掉了面霜,穿上麻棉料的休闲装,应茂德公堂主之约,悄然前往金山大道的草堂驱车而来。近200亩的茂德公草堂,吃喝玩乐,修心养性,一应俱全,这里是广州郊野最奢华的私家园林会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表现形式尤为人称道,茅草覆盖的屋顶,土角砖砌成的院墙诉说着它的朴素;高度自由、近乎野蛮生长的花草树木表达着它的自然,力求营造的是少数派的享乐世界,后现代隐者的约会天堂。

    草堂的夜色,染尽了媚妩。在室外的水榭上临湖而坐,岸上的茉莉花香扑鼻,樱花粉伴,湖上开满了红色的睡莲,湖水之中的演出台,红纱漫舞,湖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红的串行灯笼点缀着,几尾渔艇在湖中静候,八音盒里传来了小夜曲,歌声灯影交融在一起,使人虚幻了秦怀河,聚拢的堂主、我、文兄和钟国康,四个大男人面对六个大美女,自然多了几分情思,红酒没有咽下,已有了三分的醉意。

    靠近我左手的人,则是大书家钟国康。他,一身黑色素衣,发白的牛仔裤裹身,赤脚穿着的平底船鞋,不停地摇晃着。微红吹来凌乱的长发飘舞,颧骨高耸,黑又瘦的容貌,墨镜架于额头,眼小而具穿透力,嘴薄而大,声似宏钟能畅言古今,一张国字脸轮廓分明,两腮各一个凸起之鼓物透着霸气和倔强,嘴下边的几屡山羊胡彰显了个性。正应了相学上的五短之大起,形学上的狮子之面可抗鼎。看着他,那些虚实、强弱、大小、古今的理念,一下浮上心来,有些中国禅宗的味道。老友相见如故,没有太多的寒喧,他打了个召呼后,便直奔几个美女打着哈哈。沧桑而又透亮的哈哈大笑的声音不断地从他嘴里发出,谈自己的作品时得意忘形的神色,更加显的有点丑。

   今夜,他谈锋颇健,口若悬河喜形于色,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也许是见了美女的缘故,思想很活跃。当然,他谈得最多的是他所从事的金石和书法,从谈话中可以想见他的痴迷和对艺术的理解。笑谈之中,时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极负文采。怪论一出,常常会引得举座皆惊。
  “创作书法就如与一位佳人在谈恋爱一般,是情,是性,是造爱,在迷失,在冲动,在激情中释放……”
  “我的每次字都那么激动,每天都在‘生小孩’,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小孩”。他遗憾的是,许多“孩子”都找不回来了。
  钟国康说:“生与熟是让作品精彩的技法。熟门熟路是老夫老妻的事,熟门进,放倒四面墙,门大了,天也大了,这才是精彩。”

    堂主说:“谁熟门熟路了,是不是将美女按在床上了?”
  “我,就是我,钟国康!”这话说时,声音很大很响亮。

    文兄:“你将眼镜戴在天际,像个飞行员,心在天上,志在远方啊!”

    钟国康说:“我带着文兄,下面自然是乳房!”说完狡诈的笑了起来。

    一位美女说:“我说个乳房的可笑故事。一位老中医的老婆快死了,老中医很伤心。老婆临终时,无限留恋地说老公,我一辈子都很幸福,你给了无限的爱,使我有了好多次的高潮。今天,我要走了,你能再给我一次,使我死了也不遗憾。老中医将银针插入了老婆的乳房,手一用劲,老婆已在高潮中故去了。”

    钟国康说:“练过功的,造起爱来就是不一样。勒石就如练功,练的是童子功,提心收肛缩阴聚气,以静致动,方成正果。”

    话音嘎然而止,大家为之惊愕。只有堂屋里几百年的紫檀木博古架,在灯下发着幽灵的自燃光彩来。

哈哈哈,他放肆地大声笑了起来,摇头摆尾着,若玩童,心无邪念。

    此时此刻,使我瞬间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

               二、印由心化

    席间,他拿起两张勒石拓片,一张为“尽心”,另一张为“心无邪”送我,使我心里温暖如夏,爱不释手。如同小时后母亲抱着我,在西安碑林里胡乱抓摸,小手在每一个碑体字里行间摸索着,着了一手的黑墨色彩。
    说到黑色,钟国康身上的黑色原素占据着他的主调,再加以红色的画龙点睛,便生成出一种万黑丛中一点红的气象,境界全开。正是黑的色调,彰显了书家的气质,红色则代表出篆刻他上卓尔不群的成就,以及对艺术的挚热情怀!
    印如其人,在他的作品中是很好的写照。“贾平凹”三字是一方自用的阴文印,钟国康篆刻时将“贾”拆为“西贝”(即西部宝贝之意),“平凹”二字以男女造型而立,繁蜒生息为义,寓意新生为题。整个“贾”字饱满厚重,密不透风,代表着西部的唯一性。中间以一根不光滑的垂线分开,造成变化上的难度,也即分开的“西部宝贝”便“平凹”,二者不可分之佛味。“贾”字篆味浓厚,顶天立地,啥我其谁之势。

“平凹”则一个眯眼之强壮男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愉悦非常的女人之怀,二者相映成曲。“平”字起笔收笔入刀砍斧劈,二横一粗一细,一长一短,一碑一隶,各安其职。一点一撇如平凹本人富有之眯眼,似乎在构思新的大作,或在享受人间仙乐。一竖,是本印之精华。上出头,似草似行之不怕天不怕地;中杆,以汉简之法,金戈铁马,强大无比。尾笔,收尾出有所递延,似乎在传达着强弹出堂,也许是毙敌万千而长枪带血,还或许是一粒充满生机的种子,正在肥沃的土地播,春天发芽,秋天成果。“凹”字,以行草的篆凹字,包涵了敌人之双手投降,也或是男女造爱后女人之欢畅后的腿发软之情景。整个作品,虚实构成均衡、笔划承起变化多端,篆、隶、简、行、草、碑味浓郁,驾轻就熟。特别是中间之一竖,粗细不等,极尽变化之能事,似一页屏风,遮掩了害羞之事;又如一页古书,由“贾”来书写战地英豪。“平”坚挺的阴文线条,有穿插之妙,尤如斩长鲸的利剑,或是武士手中的长枪大戟,又如雄鹰的尖嘴利爪与骏马骄健的长腿,给人一种坚忍不拔、气势纵横、凌厉无比的美感。体现了易学之中,阴阳互联互约互和互助之最高意念。

    这一玫章,钟先生对作者说:“我是研读了贾先生的许多著作,今次有见了本人后,感由心发,理由思出,对他的一生的一种悟语。”回过头来,再悟此章,“贾”之下边的一撇一捺,一强一弱,一细一醋;“平”字出头而不平,两眼一圆一眯,一惊一泰,情素不同;“凹”之身体颤弱、虚脱,下半身之强劲而欢。整个章,是贾平凹先生处景、事业、情感、身心的前半生与后半生,以及将来之趋势的描述。以一个佛家经语般含而不露,只可悟而不可言之妙处之,实在是妙到了极处,巧到了柔软适度,令人信服。

    “贾平凹印”或“贾平凹章”四字,有种斧凿之金石感之。创造性地把平字刻得很不平,竖划还有点通天,他觉得西部的宝贝后半生不能又平又凹。平字的竖划还插进凹字的凹里,这种平凹的关系,看起来象男女关系,也象是战斗之写实,但又不仅仅是男女或战争关系那样简单。而是代表了一种胜利后的陶醉。君不见,平字两眼,一睁一闭,调逗而玩笑,这是王者才有的风度。一取斜势,一取短线,既破了直线平行的僵直感,又使全印横平竖直的布局,显出平中有奇,静中有动的境界来。“平凹”二字间又在留大块空处,增添了灵动之感。印章的空白是开拓意境,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调动欣赏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印之三弯钩,钩钩却不同,变化多端,气贯长虹。这是胜利者战车轮子奔驰着,碾过敌尸景象。也许,间杂着战鼓隆隆的作响,唱着得胜歌曲的回荡。从相学上,反映了钟大师之手艺、心境、眼界、意气之高远、宏大。

    三件作品,笔法入石,率性而成,碑石味厚重,师从《祀三公山碑》,隶简起笔,篆书为形,隶笔收微,行进之中揉进了草、行、碑的味道;从《天发神谶碑》吸取养份,闭门十年饱读书卷而开阔了胸襟的结果,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碑简之中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整体上,揉进了金农、王铎、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陆维钊、沙孟海、齐白石、丁敬、黄易、米芾、林散之、舒同诸大家之风格,筋骨遒劲,笔力雄强篆刻用刀大胆、线条古拙,刚健开张,骨力通达,款铭一气呵成,金钩铁戟,形成了浓烈的个人风格。

    全印气异同侪,古今兼蓄,新旧相融,艺追寄缶,得秦汉朴拙之气,吐故纳新,体变北魏摩崖之势,法备晋唐,迹留明清,笔墨风华传移百代,非厚积薄发,长期积淀实难达此境界。自成面目,古拙、大气、金石味实足。基调是满目纵横排列揉合的线条,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正或斜,或疏或密,显示出线条的节律美。钟国康篆刻,体貌不一,而风格以阳、以大、以刚、以强、以宏肆为主调。其中雄浑一路,尤为可观,摄人双目。在留红上,天成自然,被分割的空间块面,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在印边上,独具匠心,不画边,不留痕,只剩历史使命的完成式的符号,充满了厚重和苍桑感。纯用单刀活双刃之,霸悍凌厉、纵横挥洒的阔斧的冲刻之中,使人们时刻感受他的那种刀笔纵横的风姿,顿生境界千里;以及一颗不安分守己之心化为了翰墨书香,那种大海的汹涌澎湃的意态,实在是野的到家了。

    钟国康的勒石,笔墨入石是他人无法摩拟,自家独门技法的最好写照。他的作品,第一感观是杂乱粗糟,棱角分明,湿气淋漓,溢墨四溅,体势阳刚霸悍,很具视觉冲击。第二感观,则是墨分五色,气分三层,野气、霸气、书香气浑然天成,独树一帜,久读不厌,爱不释手。
    钟国康的刻石,从意态上来感悟大师的作品:

    一、佛存胸中,佛融刻石。佛家一直强调的是:真、善、美。钟国康的刻石很质朴,那种直接的表述很容易与人从最原始的感觉冲动扑面而来,使人不得不产生共鸣,从而令不懂书法的人也接受和喜欢他的书法。鲜明的个性,独创性的布局和笔法,才能体现出其的率真和本能。

    整个作品大气磅礴,笔划间蕴涵了无限的亲情,布局结构表露出特有的义气、以白当黑的坦荡,密不透风笔墨,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其的善,善解人意。

    坚挺的阴阳文线条,尤如武士手中的长枪大戟,又如雄鹰的尖嘴利爪与骏马骄健的长腿,或是形型维妙,给人一种坚忍不拔、气势纵横、凌厉无比的美感。

    二、生命意境。中国刻石和书法,最讲究意境,否则,是没有生命的死物一个。看其印,无论阴阳之文,都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春潮涌动,使人难以平服心情。赞赏也好,咒骂也好,说明了作品进入了观者之心,因而便活了。

    2008年12月,大书家贾平凹光临钟国康的家,对贾平凹的慕名来访很高兴,为贾平凹刻了四方印。他还创造性地把平字刻得很不平,竖划还有点通天,他觉得西部的宝贝后半生不能又平又凹。平字的竖划还插进凹字的凹里,看起来象男女关系,伹又不仅仅是男女关系那样简单(陈文语)。在生命的轮回里,一切都是暂时的,在暂时中寻求我们最想要的东西,或许这才是唯一的永恒。
    三、文化沉淀。钟国康的刻石,吸收了许多大家之法度,如王铎、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林散之、陆维钊等;在碑体中,钟国康吸收其刚健开张,骨力通达的神韵;不固守前贤法度,法外求法,使其时代精神个体情感化为了翰墨书香。篆刻古拙、大气、金石味,浓缩了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所以他的字和印,观者才会越看越喜爱。1991年开始有意识地闭关自己。每天都在家里读书、临帖、刻章,吟诗,几乎不下楼,根本不参加社会活动,也不同朋友聚会吃饭。一关就是12年,直到2002年,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了,才开始“下楼”。

   四、天成自然。钟国康的人长的丑,天成自然。但是,那种刀笔纵横的风姿,纵横挥洒精气神,使许多女孩子着迷。丑的有才,丑到你觉得卡通,丑的使你喜欢。刻石,满目的基调,线条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正或斜,或疏或密,显示出线条的节律美。你看第一眼一般,第二眼喜欢,第三眼爱不释手。他的作品,你放大几倍,十几倍,看到的功力越加厚重,体验的味道更加浓郁,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不象一般的书者,只能缩小了才不露丑不露陷,成了个“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斩蛇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

    五、书法入刻石、人硬书气正。钟国康穿衣喜黑,书法更喜墨,刻石却喜红色,那就是以黑当红。钟国康常对自己的朋友和学生说,字边缘之化墨,喻称其实处是骨,幻处是肉。自己写的笔墨,新旧相融,兼醇且润,墨色自然,明而不浮,实而不雅,印目难抹。书法、篆刻自古是一家,篆刻更强调一种技术,在方寸之间刻字。需要粗中有细,心气通畅。人有股硬朗的气息,才能刀刀落到实处,不虚放。书法之风入篆刻时,所得则浑然一体。刻犹刀,操刀如笔,飞扬恣肆,莫不中规,章法井然,让就并妙,秦朱汉白,绝无匠气,但见儒雅,味厚韵长,盖非技术而为艺也。书法入刻,源于篆、隶书体,取法高古,气度宏大。

    六、厚重匠气。国康情性粗豪,略无顾忌,求新立异,不屑蹈常袭故。大胆布白,敢于险处取胜。故尔其作生气勃发,大气磅礴,而儒雅之气蔼蔼然流漾其间。张扬处或见霸气,恣肆处不免火气,虽做弄偶有稚气,然无浮华不实之匠气,土根只气,或为朽木之气,无弄姿取宠之俗气,无抱残守规之迂腐气。

    钟国康的刻石,从形态上来观察大师的作品:

    一是“精、气、神”三通。

    有血气的汉子,最讲究的是精气神;在相学上,精气神是衡量一个人未来前途、能量的一个标杆。

    一曰精。精者乃力乃法,力乃劲健。“劲”者不疲,“健”者不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是对此格之描述。书法之张力,就是劲健;以线柔见胜,瘦硬道神,坚韧不拔者,往往得劲健之美。书法中,以黄山谷的放射式长笔结字,最称劲健。在印章中,则齐白石的冲刀,可谓行气如虹,有一种戛戛独造的神气。钟国康刻石,紧紧抓住“力”之要脉,展转腾挪,直泻性灵,写出了化机,写出了生机,写出了饱历人世沧桑而不泯灭真善心性的丰富感受与深刻热烈的生命观照。篆刻之解构者,刻石的间架结构,章法的成式的叛逆者,成功在一个“力” 字。在力的体现过程中,成得自家体貌,是解而后结。钟国康篆刻,所作尚力,尚厚重,尚苍劲,尤鄙纤巧媚弱。多用冲刀,善设崩坼残破。颇有解构之愿,亦颇有力,解而后结自家体貌。钟国康参齐白石的一往无前势如破竹的气格,在印面上纵横驰骋,亦可谓得劲健之致。齐白石多单刀,而钟国康能稍变之,保留了直凑石骨的神气,以双刀增其浑厚,这是他的变化之处。

    二曰气。气者乃通,继续发扬,守旧与创新,自成一脉。钟国康刻石,操刀如笔,自由挥洒,飞扬恣肆,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要比拟的话,那大抵是“流动”加“高古”。钟国康刻石,素不作印稿,把石默虑片刻,其刀就石,单刀双刀,正入侧入,忽此忽彼,浑漫兴耳。变化随机而运用在心,刀进石退,尘屑崩飞,铿然作声,须臾遂成,或加补刀,亦事击边,蘸印泥而钤,妙品赫然出之。它有一种流动之气,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用刀之势;收之以厚朴老辣的豪放中浑然天成。难怪,陈大羽为钟国康题“美在斯”三字。

    风水上讲气,乃通。气者分吉凶,也分阴阳,只有阴阳二气调和,气之乃通,才会成为吉气、旺气,自然会带来运气、财气、才气,紫气东来。钟国康刻石,大气磅礴,多了几分阳气,他大多用阴文以调阴阳,使吉气横生;既是用阳文,大多笔划细短,留空较多,阴气顿生,自成旺象。所以,他的刻石旺气横生,让其不旺也怪。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位周易大师,只是不言明罢了。

    三曰神。神者乃意乃势,从内及外,由外及内,构筑形势。雄与雌相对,与阴柔相对,又与雄放相分。因为一个“浑”字,既助其雄,又限其雄。大力无敌为雄,元气未分曰浑。所以说,既是雄强之气,更是浑成内充,正应了“大用外腓,真体内充”。钟国康刻石之雄浑,得邓石如、吴熙载的神韵,因字取势,点划坚实,富有笔意。得颜体之厚重,笔刀透纸,宁神聚气,收放于自然之中透着灵气,犹如老树杆发出新枝叶,继承与创新具备。这种个人气格表观于印中,克服了虚浮华嫩之病,并非单纯从传统样式中模似可得。

钟国康篆刻从美学和力学上评价,有骨有肉,有血有皮,皮肉骨血不可分。白纸黑字红印,说成是人,确实像男子汉,能扛得住。有时把一个刻写成一团,像一个紧握的拳头,有时把几个字刻得沾在一起,像一个人一样紧缩成一团做准备出击的状态,很有张力。所以把他的书法牌匾挂在大厦的门口,不管门有多宽,楼有多高,都能扛得住。这是有点神,不服不行。
    二是“色、香、味”三绝。

   人们常说“食色性也”,好的艺术作品,是用来慢慢品的,后味无穷,馨香四溢,使人不忍罢手。

    一曰色。“墨”者乃字边缘之化墨,喻称其实处是骨,幻处是肉。笔墨新旧相融,兼醇且润,墨色自然,以黑当墨,以红也可当墨。印章之色,大都以红色为主,以入人眼,为书者之花朵。花色正乃气活,否则,乃败。审美如同饮食是保守的,则可以“美有同嗜然”,人人会心,古今同品。美又是创新的,没有新意,不能推陈出新。“传统”像某一风格体现成为美色,变者是把所守变化,就更加有颜色了。吴昌硕引入石鼓、封泥,一变旧规;齐白石将印章之法夸大,自立一军。印章所用于篆而刻之者面积狭小,形状不过正方、长方、正圆、椭圆及自然形数种,文字以阴阳之文来分,且文字排列顺序已成定式,限制重重,难以回旋,故篆刻之成败,关键在气,气通则色艳而夺目,夺目则印活。

    钟国康书法,亦极善用涨墨,更突出的在于以涨墨效果引入篆刻。这是篆刻于石味、笔意、刀法之外,另开“墨气”一路。这是以往浙派的刀法、赵之谦的笔意、齐白石的石味所没有的。
    二曰香。技艺娴熟,所作亦可观可览可香,然一览而无余,目止而兴尽而臭。钟国康篆刻抢眼,尤耐玩味。玩之愈久,入之愈深,憬然遂悟其散乱者实为精整,残破者实为完好,涩拙者实为圆熟,泼辣者实为老到。目受者为象,心会者为意;目则迩而心则遐,象既消而意犹长。因故,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香。

钟国康酣畅淋漓的风格,以其抒情的浓厚而畅达、绝和为物征。如瀑布之飞珠泻玉,一任千里。以涨墨法融入刻石,方见其韵其味其香充。这不单是一种技法,也是一种风格体现,更是淋漓致纯。

    三曰味。敦实憨厚,沉稳淡漠,是为石味也。刻刀为精钢所制,是为金,金性刚烈。金与石搏,乍进乍退,有声有势。治印之刀法非一,切刀、伏刀、飞刀、涩刀、犀刀、留刀之类,交互迭用,朱白照映,诸态毕见焉。其间轻者若游丝,重者若堕石,柔者若飞絮,刚者若铁线,锐者若张刺,钝者若搏泥;和丽则弱柳摇春,迅奋则骏马驻坡,激烈则惊涛裂岸,苍凉则枯藤老树,古朴则颓砖败瓦,幽远则烟水云山,纷纭错杂,相对相依,故名之金味可也。   

    凡治印而老于斯道者,无不追求此金石二味也。钟国康之篆刻,集石味、金味、笔墨味、印泥味于方寸间觉其味醰醰也。

    石味既浓,金味尤重,自不多言。笔墨味醇厚的印作之渴笔或涨墨之效果而确乎无异于书法,刀石之与纸笔,材质品性皆炯然,此则不易为矣。钟国康经长期实践,不断摸索总结,然后得其三昧,形之而为其技,一家独创。钟国康钤印,不用书本或报纸或者衬垫之。其钤印则径置案上,或衬薄纸一页,着大力按捺之,形神两胜,印泥味油然而生焉。

                                       三、勒石情缘

    世上的书法勒石有四种:名人书法勒石是讲究利益的、华而不实的书法勒石是取悦风情之人的、中庸的书法勒石是供文人雅士把玩的、真正的书法勒石是供书法篆刻家欣赏的。钟国康之篆刻,自然、古朴、厚重,用刀大胆,线条古拙,款铭一气呵成,金钩铁划,形成了浓烈的个人风格,深为篆刻家喜爱的勒石。

    钟国康是一个名动京粤秦的篆刻大家,不但在广东、陕西,在北京地区篆刻界也有很高声誉。先生对书法和篆刻深爱有加,三十年如一日不改艺术初衷,与笔墨纸砚相伴。初中毕业后,钟国康在湛江建设兵团放电影,因为爱好书法篆刻,闲时捡些石头刻字。20来岁时,把自己的印谱从老家带到广州,请名家指导。著名篆刻家黄文宽教授看过后,让他将印谱全部烧了。回家后,他果真烧了印谱,还磨平了印章,推倒重来。思索良久后,他“拜”了长“四个脚”的老师为师开始了新一轮的刻石研习,这个“四个脚”乃他家书柜。

    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又从齐百石吸收其刀法,师从林散之取其笔墨之长。钟国康逐渐摸出了自己的门道,也常往杂志投稿自己书法作品。

    古今名家的作品他都买来学习,博采众长。1987年,他到故宫“参观”了六天,从早看到晚,磨破了一条牛仔裤。他的古怪之举,差点被保卫人员当成大盗赶了出来。保卫人员戏耍他:“哪有你这样参观的,眼睛都歪歪的”。

    二十五六岁后,拜名师,临习秦、汉的碑刻以及颜鲁公、黄幼元、张长公等人的作品。尤其是白石老人的刀法、林散之用墨受益颇深。三十六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用笔用墨从不按规矩来,有时浓墨都快把字给淹没了,但他丝毫不惊,稍作吸充,涨墨奇效立显。笔墨入了刻石,成了他的独家功夫。

    1990年,他从老家湛江调到了深圳,在一家艺术中心教小孩画画。当时,虽然生活堪称捉襟见肘,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才500多块,可是“视石如命”的他,还是将大笔的钱投到了“石头”上了。

    1991年,钟国康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刻板地将自己关了禁闭。每天都在家里读书、临帖、刻章、吟诗。很少下楼,根本不参加社会活动,也不同朋友聚会吃饭。这一关就是12年,直到2002年。我国的印章文化源远流长,他从吴派、京派吸取了不少刻石的精华。在碑体系中,钟国康吸收王铎、邓石如、吴昌硕的刚健开张,骨力洞达的神韵,而又不固守前贤法度,法外求法,使其时代精神个体情感化为了翰墨书香。他的篆刻也自成面目,古拙、大气、金石味。其作品融糅金农、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之风格,笔墨习沙孟海、林散之、陆维钊、舒同等大师较多,且能将笔墨入了刻石,其篆法、章法及刀法,源于篆、隶书体,取法高古,气度宏大,筋骨遒劲,笔力雄强。书法之风入篆刻,自成一格,人称“国康体”。十多年面壁苦练,精心揣摩,他觉得自己的笔墨刻石已经“差不多”了,才开始“下楼”面对社会。

  今天,钟国康先生的篆刻作品,已成为各级领导赠送外国友人的“国礼”。一些党政军官员,著名书画家、企业家,都以拥有一枚钟国康刻的印章为荣,许多名家如黄永玉、林墉、贾平凹等都欣然地用钟国康刻的印章。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看了钟国康的作品评论说:“已超过了×××大师”。

四、红泥情书

    佛家一直强调的是“世事无常”,对万事万物的心态,最好的境界便是“平常心”,只有真正平常了,才可能真正跃上“天地宽”的大境界。草堂的姿态,便是从来不奢望永恒,茅草是会更换的,树木花草是随时在生长的,水是每天都可能在蒸发或蓄积的,鱼是每天都在长大的,果树是一年一年都在开花结果的……久远的古董家具,也在随着时日的更替,在沧桑中拥有更多的生命内涵。在这里,诉求永恒是一件可笑而浅薄的事情,除了隐居,在草堂的设计概念里,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生命的真相,在生命的轮回里,一切都是暂时的,在暂时中寻求我们最想要的东西,或许这才是唯一的永恒。

   贾平凹乃大文豪,作品享誉全球,他的《丑石》更使大家耳熟能详。一个丑石,在普通人看起来是歪瓜裂枣,但在行家看起来却是个宝物。钟国康的勒石,自属其列。贾平凹先生莅深圳,到其府上造访,须臾之间,钟国康以联:“窗收两岸阔,砚聚半池浓”相赠。贾平凹惊其才气,引为知己,乐意从今往后,书画所盖印章只用钟国康的,莅深必会之人。钟国康为贾平凹刻印时,贾平凹说:“钟国康太可怕了,可能看人也是反的。”字反了是什么样子,我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时总是喜欢在银幕的后面看,知道是什么样子。但人反着看,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还是留给聪明的人去想吧。

    寄缶庐是钟国康的家书房,活像个篆刻博物馆,四个桃木落地柜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千多方。“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钻到古玩市场淘石去。这些石头就是我的命根了”钟国康说。 

    兴犹未尽,钟国康让看看他的篆刻。他作印不取印稿,刻刀特长足有尺余,对印面稍作审视,他在刻章时如同写字一样,下刀不重描,即开始起刻,刀法上冲切并用,使力腕肩并举,其娴熟的技法,随着字的起势,一气呵成,突显出非同一般的艺术功力,在旁观摩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庖丁解牛,运斤如风,没有生命的石头,转眼注入了艺术的生命,“无为”的印章就这样诞生。盖印时,钟国康说,他的印泥加有墨的,这样盖出来的印会比较厚重。也的确,印章能放大到一米,而不见松散,钟国康是最突出的一个刻石巨匠。

    白石先生的作品强调是的简炼,朴素和出人意料的大写意风格,不大讲究含蓄,以绘画语言的直截了当;钟国康先生的作品则强调是的雄厚,古朴和笔墨融入篆刻的情趣,讲究历史源远和文化的含蓄,以自然天成的业态突出风格,才显现出一代大师的风采。钟国康篆刻从美学和力学上评价,有骨有肉,有血有皮,皮肉骨血不可分。白纸黑字红印,说成是人,确实像男子汉,能扛得住。风水上讲气,乃通。钟国康刻石,大气磅礴,多了几分阳气,他大多用阴文以调阴阳,使吉气横生,紫气东来,自成旺象。所以,他的刻石旺气横生,让其不旺也怪,或许,他本身就是一位周易大师,只是不言明罢了。这是有点神,不服不行。所以,他篆刻一个好的印章,开价10万元,真是一刀值万金啊!

     钟国康见贾平凹,大师见大师,没用客套,没用马屁,没用崇拜。谈锋颇健,口若悬河喜形于色,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且思想很活跃。笑谈之中,时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极负文采。怪论一出,常常会引得举座皆惊。当然,他自然谈到见贾平凹的趣事。钟国康召呼大文豪的第一句话:“欢迎西部的宝贝。”钟是拆字高手,贾平凹的贾字是上西,下贝,就是西部的宝贝。 贾平凹立即拥抱钟国康说:“你是一个长着长头发的美女。”说钟先生之美,是他头发长长、乱乱,不经常洗,才能达到发硬的有味道的效果。

    钟国康对贾平凹的慕名来访很高兴,为贾平凹刻了三方印。创造性地把平字刻得很不平,竖划还有点通天,他觉得西部的宝贝后半生不能又平又凹。平字的竖划还插进凹字的凹里的关系,看起来象男女关系。
     贾平凹很喜欢他刻的这方印,抱着钟国康亲了又亲。
     钟为贾刻了一方典故印章:木鸡养到。
     贾为钟写了一幅典故书法:木鸡养到。
     君子彼此都明白:木鸡不好养的, 到是有生命的追求,追求到死也不会到尽头的。(详见陈文文章)

    茂德公草堂,原本是个果园,后来在果树下养鸡,再后来建了房屋湖泊,成了个隐居的好地方。在这里,一切现实的身份都已隐去,他就只是一个喜欢着布鞋、穿布衣的归隐于都市田园的生活家。处处充满了东方式禅意:开门即见水,信步则有林。一座座朴素低调的草庐,随处闲挂的红灯笼,草随意长,花随意开,风随意吹,鱼随意游,心随意落……一切的一切,都奠定在“随意而为”的基础上。
    在棠堂,红酒喝的已经不少了,大家先后都有些许醉意,后以酸梅汤解酒。

    稍后,我们来到草堂的住宿处。这是一套总统套间,一房二厅一厕一卫带小院落的结构。厅里沙发长落、牌桌置于窗前,院落里几丛修竹婆挲,桌椅古色古香,住房很特别:洗手间是透明玻璃构筑的,进口的圆形白瓷浴盆置于床前,使人意念到美人出浴图画。我在前台了解一下,开房一宿的价款是28800元。

    一伙酒鬼先后落座,东倒西歪地散落在沙发、床、櫈、柜之上,广州一大报的主编,哈腰从屁股后面的包里摸出了一瓶人头马,叫嚷着,又让酒鬼们喝起来,大家也面红耳赤起来了。

    钟国康呲着板牙,裂着大嘴,发出项声喝了一小口红酒,嘴唇却啪啪地上下启合着,不断地发表着歪门邪道的论调。

    我对说堂主说:“陈总,房价惊人,你真敢收钟大师的钱啊!”

    堂主对我挤了个眼色,裂了一下嘴笑着说:“可惜没有美女,不然这个白瓷浴盆将大放异彩。钟大师躺在床上来欣赏,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我说:“钟大师,你听到了,下次可要带来一位啊!”

    钟国康接着话题说:“好啊!好啊!今晚,我只好可以自己练功了!”话没有说完,便裂大了嘴,露出了硕大的板牙,眯了眼睛,歪着颤动的身子,坏坏地发出哈哈笑声。他笑起来,手舞足蹈的,如同四、五岁孩童,一派的天真、直率、自然、童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篆刻大师钟国康:量身订做的艺术才是无价的
钟国康:骂我的人最后都会成为我的俘虏
钟国康书画篆刻润格■ 书法作品1万元1平方尺■ 题写泼墨招牌匾额
我签书习惯整版整版签
钟国康篆刻冲刀单刀双刀三字白文姓名印演示
老马夜知道 / (闲印1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