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甩掉装饰“外”衣 回归书法本体

甩掉装饰“外”衣  回归书法本体

□孙宜才


  书法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从最初使用性的交流、记述工具到使用性与艺术性同伴共存发展到今天,其使用性渐渐弱化以至于褪尽,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当我们谈论书法艺术的形式时,必须先从概念上厘清它的内涵,因为“艺术形式美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它包括一切影响着乃至规定着艺术审美特质的非内容要素的美”(于培杰《论艺术形式美》)。就书法艺术而言,其形式美应该有内在形式美与外在形式美,就是说,书法的形式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即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书法艺术的内在形式,包括汉字的笔画、结体、墨色、篇章及由此而产生的书写者的内在情感等要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书法的本体。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则指不同材料、工具、装裱以及各种修饰手段带来的外在表现效果。打个比方,书法艺术的内在形式犹如一个人的身体,是体型、四肢、肤色、脸庞、五官、发式等,还有通过身体的这些部分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气质。那么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就如一个人的衣服、装扮等。这两者一里一表,应该说都是创造书法美不可缺少的形式要素。
  如果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书法进入当代,有书家则提出了“今人尚式”的书法创作理念。其理由是,汉字诸体都被古人写绝了,我们现在再怎么写,都难以逾越古人所达到的高度。怎么办?幸好,古人在形式上给现代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在形式上大展身手。很显然,“今人尚式”的“式”,正是指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于是乎,随着现代展厅的出现和展厅效应的呼唤,一些书法家一哄而上,在书法的外在形式上施展拳脚,下足了功夫。正如有书法家提出,要让书法“穿盛装”“住别墅”。在近年“国展”的展厅里,在种类繁多的书展中,我们看到了各式花样翻新的外在装饰形式,如宣纸的色彩变换,色宣上印制花纹图案、撒金施银,划线、打格,仿古、做旧,小幅作品的拼接,直至多幅不同颜色纸片的拼接等等,不一而足。必须承认,适当引入装饰元素、创新外在形式,无疑会加强书法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强展厅的展示效果。关键是要适度,即这种外在形式的创新必须以有利于强化书法艺术的内在形式美为前提,至少是不会损害内在的形式美。而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近几年这种偏重外在装饰的风气愈演愈烈,大有将书法艺术变为“写字工艺”或“写字装饰术”的趋势,以至于将原本高雅的书法艺术作品打扮得像一个个花里胡哨、俗不可耐的村姑。究其原因,这与一些书法作者急于参展获奖、成名成家的功利心有关,创作时唯恐评委发现不了自己的作品,于是极尽装扮修饰,想尽办法吸引评委的眼球,这有点接近急欲入宫的待选秀女的心理状态,为此甚至不惜搔首弄姿,竭尽献媚、取悦之能事。另外,某些片面追求外在形式的大力引导亦难辞其咎。要知道,给书法穿的“盛装”再华丽,让书法住的“别墅”再堂皇,最终都还是外在的包装而不是书法本身。过度竞争展厅视觉刺激,过分追求书法的外在表象,往往忽略了书法艺术的内在品质,使之本末倒置。如此发展下去,便会使书法纯粹的书写性变得无足轻重,而过度的包装和装饰,也会销蚀掉书法作为笔墨雅趣的最本质的历史存在,势必将书法引入形式主义的死路,甚至使书法走向非书法。
  宋代蔡襄说:“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书法的神气或曰精神从何而来?毫无疑问,只能通过书法的内在形式产生。因此,目前我们有必要对大力倡导外在形式的“尚式”之风保持足够的警惕,对那些还在片面追求装饰表象、竭力制造视觉刺激的书法作者送上一声善意的断喝。书法应回归本体的呼唤无疑是针对眼下偏离书法内在形式、过分强调外在形式之病的一针清醒剂。要想使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必须抛弃那些五花八门的外在装饰的雕虫小技,老老实实地回到传统上来,在学习历代经典碑帖、汲取古人营养精华上下功夫,也就是回到书法艺术的内在形式上来,参悟汉字的本真奥秘,寻觅笔墨渲染的雅趣与韵味,在扎扎实实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再来探索创新。唯此,才是书法艺术继承、发展的正确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新经典时代的来临
坚守书法的东方语境
常庆生《草书创作有感》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论赵规划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艺术批评:危险的中国当代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