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石如与大观亭

邓石如与大观亭(上)


邓石如与大观亭(上)
刘 

    大观亭位于安庆西门外,明嘉靖四年(1525年)安庆知府陆钶主持修建,后名噪一时,又历经风雨、几经修复,终在抗日战争时完全被毁。而今大观亭遗址上的唯一古建筑,恐怕只有那“邓石如读书处”了。

  一、皖省第一名胜———大观亭

  说大观亭,首先要提的自然是元末安庆守将余阙。余阙《新元史》中有传,据载: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江淮起义军风起云涌之时,元将余阙临危受命,率兵镇守安庆。此时的安庆可谓孤城,潜山、太湖、宿松等周边城邑均被起义军所控制。此后的五、六年间,余阙率军与起义军激战十数次。至正十八年春,起义军再次集结,战舰蔽江而下。其中尤以陈友谅所率军队最强,急攻安庆城西门,余阙出西门迎击,命部将督守其它城门。他身先士卒,杀敌无数,自己也身受十余处伤。突然见城中火起,余阙得知城池已失守,于是拔刀自刎,坠濠西清水塘而死,时年五十六岁。

  又据元史记载,余阙坠塘后,余军大哭曰:“将军不负国恩,吾岂可负将军!”千余随卒纷纷投入清水塘。而其妻蒋氏、妾耶律氏、女安安,皆投井死。其子年十八,明大义,亦溺水而死。城中官吏百姓闻讯,登上城楼,自去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乃纵火自焚。这真可谓是一“惊天地、泣鬼神”的集体殉国场景,比之宋末安庆知府范文虎献城降元,伟大不知几何!

  余阙阵亡后,元廷追封其为豳国公,谥号忠宣。起义军也敬佩其大义,为其具棺敛葬于安庆西门外,后明太祖朱元璋复为余阙建碑立庙,并派有司来安庆祭之。

  自余阙殉节至明嘉靖年间,160多年里,余忠宣公的故事在安庆广为流传,其间多少名人义士慕名拜谒,“余阙”俨然成为忠义节气的象征。明嘉靖四年,安庆知府陆钶深感余忠宣公之节义,于其墓之西山建一亭。亭子建成后,陆知府携士大夫们登亭远眺,“俯看长江一泻千里……皖中风景俱若踊跃奋迅而出。”这时陆知府即兴说:“是亭宜名以'大观’!”于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此而出,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都是百余年后的事了!

  其后数百年间,大观亭几经修复、重建。根据《怀宁县志》的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巡抚徐国相重建大观亭。咸丰三年,太平军战乱中大观亭尽毁,同治年间,巡抚彭玉麟重修。

  与此同时,“景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清中期大观亭右畔建了“停云舫”,道光年间巡抚陶澍等达官公卿们的宴会常在此举行。亭的左这建有上达楼,是乾隆年间巡抚朱修建的,咸丰时毁,光绪年间巡抚冯煦在此楼旧址上重建望华楼。于是,以余忠宣公为起始的“大观亭景区”成为了明清时期“皖城名胜之区”、“一郡游观之所”。

  或许在安庆人的意识里,这里就是安葬英雄的场所。辛亥革命后,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大观亭景区内的望华楼设立陈列馆,陈列徐锡麟烈士生前衣物和战刀。马炮营起义范传甲等八位烈士和刺杀五大臣的吴越的遗骨也安葬于大观亭后的平头山。由此可见民国时,大观亭依旧是省城安庆最重要的名胜处和纪念地。1928年,胡适先生有诗道:“东有迎江寺,西有大观亭。吾曹不努力,负此江山灵!”便是最好的佐证。

  如今的安庆市大观区一名也沿由大观亭而来,只是今日之大观亭有名而无景了……

  二、“完白山人旧馆”———邓石如读书处

  如今再到大观亭这一片寻访,唯一的古建筑恐怕只有那隐蔽而又破败的“邓石如读书处”了。

  邓石如(1743-1805),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书法、篆刻家。其书法篆、隶、真、行、草五体俱工,有“国朝第一”之称。其篆刻更是开“皖派”篆刻之先声。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坂有一“铁砚山房”是他的故居,其六世孙就是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笔者前一篇文章《完白山人,铁砚传奇》中已作较详细的介绍。

  邓石如读书处坐落在现在的大观区采菊巷内,安庆五中附近。原为痘神庵的一间,此间紧对大观亭北后山崖,为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建筑,前有天井庭院。

  痘神庵又名天花禅院,建造年代较早,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巡抚裴宗锡重修,乾隆四十九年僧悟本增建。僧悟本因迷崇邓石如墨迹,特辟一室供完白山人憩息,读书研墨。

  邓石如老来得子,他去世时,其子邓传密才11岁,相传邓传密少时也曾在这里读书。后来邓石如生前好友,阳湖派学者李兆洛,在天花禅院读书处见到了邓传密,是年传密十八岁。之后李兆洛携邓传密游学于浙粤等地。

  邓石如辞世半个世纪后,咸丰年间太平军战乱时,天花禅院被毁,好在后来僧一乘重建庵堂,虽完白山人早已不在,但仍保留了这处“读书处”。此后“读书处”也成为了大观亭景区的胜迹之一。1896年,李鸿章侄子李经达作诗《丙申挈仲秋内子儿女登大观亭》一首,诗中有言:“半醉重寻邓石楼”,此乃“读书处”知名度高的很好例证。

  时光荏苒,战乱无情。曾经盛极一时的大观亭景区,历经抗日战争的炮火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然而1983年,地方文史学者金杏村先生在调查大观区名胜古迹时,却意外的发现了“完白山人读书处”依然保存完好,遂兴奋的写下了《一代高人留胜处———“完白山人读书处”被发现》一文。据金先生回忆:他四十年代常来大观亭这一带郊游,曾瞻仰过这间“完白山人读书处”,还在这里见过李兆洛书写的“完白山人读书处”横匾石刻。文中提到1935年安徽省立图书馆将李兆洛所书“完白山人读书处”制成拓片并展出。还提到安庆知名人士张道衡在横额背面题了“完白山人旧馆”六字,以志思慕。但金先生文中说这些遗物今已不复可见,则是颇为遗憾的事!198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应邀为“邓石如读书处”题写匾额,1990年5月2日“读书处”被安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石如与大观亭(下)

 


登载于2013年3月10日安庆晚报A9版


  三、邓石如为大观亭留下的诗篇与墨迹

  邓石如一生主要成就在于书法与篆刻方面,而留下的文章、诗句相对较少。但就在这不多的文字中却有几首关于大观亭的诗篇。

  《登大观亭谒余忠宣公墓》诗二首是其中流传很广的名篇:“浩气还虚碧,江流日夜声。白杨森培,清史照纵横。风雨云雷阵,干戈草木兵。孤城公力竭,家国恨难平。”“皖国分吴楚,灵旗驻大观。蒸尝千古祀,图史百年官。风节井泉赤,精忠池水寒。悲歌动渔唱,江上有波澜。”

  综观两诗,不难体味出作者对余忠宣公英雄气概的敬佩,对他精忠报国却无力回天、战死沙场的惋惜。

  此诗后来被李兆洛勒石刻于大观亭之上,后毁于战火。现在菱湖公园内邓石如碑馆里,存有同治四年(1865年)邓石如再传弟子方小东重刻的石碑,后有方小东的跋语称:“山人篆书向合史籀相斯为一手,此则雄杰遒宕,入乎化境,有汉魏诸碑额及吴天发神谶碑气象。而激发忠义,足于少陵高唱并传。书圣也,诗史也!忠宣不朽,山人亦当不朽矣!”

  安徽博物院收藏有邓石如书法作品数十幅,其中《和大观亭西泠女史题壁诗并序》行书横幅是邓石如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长125.5厘米,高32厘米,被鉴定为一级文物。

  全文六百余字,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研究地方史难得的史料。作品内容既抄录了西泠女史在大观亭题壁诗的原文,也有他自己的和诗,还有序和跋,记述了友人抄诗、邀其和诗的经过,以及自己和诗时的感怀。

  全篇内容勾勒了一段美丽的故事:己酉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冬,邓石如从“田间”来到省城安庆,友人徐兰坡在石麟堂的东塾招待他,之后拿来一卷抄录的诗文请邓石如看。诗文前还有一段介绍:戊申年(1788年)晚春时分,西泠女史小卿及其妹幼卿,乘船停泊在皖口,上岸游览大观亭,并题诗于大观亭壁。而原稿不知被哪位游人揭去了,后来庙里僧人抄录其诗传示,并在安庆流传开来。之后便有很多士绅来大观亭欣赏,还有不少人和诗。

  这天晚上,邓石如酒后挑灯夜读,感慨颇深,夜不能寐。于是就兴致勃勃的录诗、和诗,创作了这幅作品。

  笔者在为写本文搜集材料时,发现徐兰坡的名字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被提到:“安庆徐兰坡,少年好学,得余断章零句,必手抄之。”看来徐兰坡确实是个喜欢抄录诗句的人,他的诗写的也不错,《随园诗话》中收录了他的几首诗。其中有一首是《大观亭宴集》,“新旧痕留衣上酒,往来影乱席前船。”袁枚说:“'绿杨深护倚楼人。’七字亦佳。”而袁枚其实也来过大观亭,有诗为证:“一旅曾挥落日戈,大观亭畔冢嵯峨。忠臣也要江山助,岳墓西湖酒奠多。”把余阙与岳飞相比,拿安庆大观亭与杭州西湖相对。

  更令笔者兴奋的是《随园诗话》中也有关于西泠女史泊舟皖江,登大观亭题壁的记述,并录有全篇诗文。内容与邓石如这幅作品中所录略有出入。今依邓石如所录诗文,抄录如下:

  小卿诗云:“入楚才逢此壮观,春云树杪见朱栏。空亭啼鸟山花早,古殿无人暮雨寒。正苦浮家吊湘水,那堪分泪寄长安?(自注:有伯兄官关中)小乔况复愁倚枕,每忆登临放眼难。”

  幼聊诗云:“晚泊蓬莱江上寒,空亭烟树雨初残。今朝万壑云中见,昨日孤舟天际看。小病支离空怅望,何时风月倚栏干?片帆西去重回首,寄语青山兴未阑。”

  《随园诗话》中还摘录了名叫鲁星村的人的两句和诗:“空亭游览寻常事,不意香闺有二难。”由此可见,前来大观亭欣赏二卿诗句、和诗的人确实不少。那个时代,才女题壁和者众多的现象很常见,如《随园诗话》中还提到有一女子的绝命诗“一时和者数百人”。

  乾隆年间,文人士绅附庸风雅,甚至有些风流倜傥,对于才女佳人的关注更是一时之风尚。在清朝中期那个太平盛世里,名士们对女性的审视标准正在突破程朱理学的束缚。不再以“三从四德”的眼光来看待女性,但也不单纯是对女性姿色的赏玩,而是注重女性的资质与才情,并且以一种敬重和推崇的态度对待她们。袁枚就招收有不少女弟子,并且很赏识和推崇她们。

  邓石如也不例外,在看到西泠双卿如此上乘的诗句后,文学灵感被激发了,于是连夜和诗,诗文如下:

  “古墓祠亭豁大观,何来飞燕倚雕栏。春花春柳凝娇睇,江水江风刮暮寒。十二峰云迷楚岫,三千里梦绕临安。新题一纸留虚壁,多少登临嘱和难。”

  “云水偕游影不寒,珊珊皖上值春残。虽乘彩迎风去,欲遣春鸾为探看。弱病多应忆征侣,娇愁强半倚江干。天涯我亦痴情者,一枕卿卿蝶梦阑。”

  两首和诗对仗工整,各和前韵。让我们在欣赏完白山人书法的同时,也体味到他的才情!

  在诗文之后还有两百多字的跋语,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历史消息。如“西子湖边,六桥丽质,越国佳人。”由此句大致可以推知西泠女史为杭州人,如今杭州还有西泠印社闻名遐迩。

  另外,跋中“瑶章普渡,竟传我佛之徒”与序中“庙僧潜诵其诗传于皖人”都提到了佛庙僧人。或许与天花禅院僧悟本有关。笔者在查阅邓石如诸多资料时,发现邓石如与佛门关系十分密切,之前的研究者并未关注到这一点,笔者想另撰专文以述之。

  另有值得一提的是,据《安徽省文物志稿》介绍:1987年5月,大观亭小学在平整道路施工中出土了《明德帷馨》四字匾额一块,语出《尚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句。未署款,从书体结构和行笔看,乃邓氏晚年所书,现藏安庆市博物馆。笔者摘录之,以备专家考证。

  综上所述,大观亭是邓石如在家乡安庆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大观亭旁的“完白山人读书处”更是他生活、学习的地方,如今此古建筑仍在,实属难得。近来欣闻大观亭景区将要开发的消息,希望“邓石如读书处”能成为景区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
美学大师和两弹元勋
靠谱 | 想学皖派的印人必看:《完白山人篆刻偶存》卷一
《古今楹联名作选萃》(第五轮)
邓石如细线白文印的创发,其创作理念一直有所变、有所不变
长江三名楼,皖省第一名胜,安庆大观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