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技法层面看《兰亭序》的艺术特色
惜字阁 2020-05-28 07:09:23

兰亭序》虽为乘兴之作,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篇文字大小参差,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斜正相生,顾盼生情重复之字进行不同处理,竟无一雷同;笔法精工细巧,点刪映带相生:结构富于变化,各具特色 整篇章法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j气势冲和安祥,充分体现了“晋韵”特色—

下面就《兰亭序》的技法特征,谈点认识:

一、丰富了行书的用笔

王羲之对行书的重要贡献,一是树立了行书的规范,革除了含有隶书的笔意,确立了凋畅流美的新风格二是丰富了行书的笔法,使之更灵动更潇洒 下面分析一下中、侧、藏、露、方、圆等方面的笔法特点,

(一)中侧互用

篆、隶、楷书以中锋为主,行书则中、侧互用,能在静中寓动,动巾含静,使劲利与妍润交错,整齐与姿媚互生—这种情况可分二类:

1.纯用中锋,这类字不多。如“永”字中锋杀纸,力透纸背,稳健端庄。“年”字,竖画厚重,为字之主笔。

2.中侧互用,是主体部分,也是富于艺术价值的部分。如“在”字子横和短竖均侧锋起笔,再由侧转中,使笔i面精神外观,而又不失稳健:“取”字除垂露和短捺是中锋外,其余均为侧锋:

3.群组中的中、侧互用,,为了突出变化以加强审美内涵,即在不同的群组中使用巾侧用笔的比重也有差异,从而表现了不同的感情取向。《兰亭序》开头一行,中锋的使用明显多些,以稳重为主:文章结束前,随着感情的变化,中、侧交替运川,侧锋多于中锋,大有宣泄感情之势-

(二)藏露并用

篆、隶、楷为静态书体,用笔以藏锋为特征,而露锋在行书中普遍运用。这与审美有关系,静态体以庄严稳重为主,而行书如行云流水,行笔速度快,常用侧锋取妍美,露锋耀精神 为达到妍美流便,笔法则减少露多,露锋在《兰亭序》巾是主要的用笔方式,其表现:一是尖锋入纸,从空中蓄势,向右下迅捷杀纸:再由轻到重,渐行渐按—这种用笔在点、横中最常见,在飘逸中不失厚重之感,如“朗”字,精神昂扬,字势挺拔;“托”字,横皆露锋起笔,但人纸角度略显差异,粗细小同,使字生动活泼,变化有致 二是方切起笔,从空中蓄势,向右下迅捷杀纸,阵转锋行笔,使其力:劲厚实:如“列”字首笔和末竖均方切起笔,加上笔一叫粗壮,使该字显得劲挺厚最 “所”字首呻,在果断中见柔和,刚柔相济。三是尖锋曲头起笔,写出尖头,略按后转锋行笔,生动多姿,很有特色:如“惠”字露锋尖头,使精神呈现,主干却稳健厚承,仿拂老树上的新芽,生机盎然。“畅”宇一个曲头向左,一个向右,很有趣味

(三)方圆兼施

这也是笔法的重要体现,方笔使用斜切笔法给人以劲健果断的审美效果。方笔作品多阳刚之气外,五,网笔提转给人以婉转含蓄之效:圆笔多,作品的阴柔之气便生,方网兼施,给人以刚柔相济的感受:《兰亭序》方网并用,刚柔互济 这有子种情况:l.起笔厅而收笔网、如横、竖、撇等笔厕起笔往往向右下轻顿,写㈩方折,再转锋行笔,轻捷快速,而收笔则下按笔锋,再提笔网转轻收,圆润饱满i如“所”字提按自如,富于弹性,2.在转折中方网互见,内方外圆,或外方内网。如“同”内方外网,“内”内圆外方:3.从整体看,方网交替,一任自然,完全服从手上的感觉。如“因寄所托”。“趣舍万殊静”有几种不同变化:“因、寄、托、殊”用折,方劲有力。“舍、万”用圆转,婉转含蓄。“静”左圆右方,一字中,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趣。

(四)轻重、粗细变化

王书十分注意用笔中对立因素的运用,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轻、细与重、粗就是相关的对立因素:轻要提,产生轻巧活泼的审美感受;重要按,产生持重稳定的印象,i王对此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如“视”字左旁用笔厚重沉着,粗壮有力,有则细劲挺拔 ,灵动变化。有的一行之中轻重粗细交替,形成节奏之感: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中,其中“以、目、足”三字以重按处理,笔i团i粗壮:“游、骋、怀”三字笔画较多,字形较大,用笔以提为主。笔i画较细的“所”字等用笔较细,这样轻重粗壮相杂,从而产生了变化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芾这卷“第一行书”,写出“刷”字最高境界,美感不低于《兰亭序》
从王羲之的《兰亭序》看行书的笔法特点
行书结构与章法
《兰亭序》中牵丝、捻笔、疾笔技法的说明与解读
以笔法解读
《兰亭序》笔画形态分析与练习(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