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之谦的篆刻艺术
大艺术ART 2019-08-31 11:04:00

△ 赵之谦《二金蝶堂方印》

赵之谦的篆刻艺术

赵之谦

赵之谦为晩清绍兴籍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大师,自幼聪颖,天分极高,且自负。艺术生涯中,以篆刻最著。作品取秦汉、浙、皖诸家之长,融古开今,自成派,终成一代宗师,人称“新浙派”或“赵派”,是中国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远可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不过那时印章的用途主要是作为凭信的证物,纯粹是实用的功能。真正把它作为一门艺术来进行创作的,当始于元代著名书家赵孟頫,他开了文人参与篆刻创作的先河,并开创了元朱文这一艺术形式。

△ 赵之谦《仁和魏锡曾稼孙之印》

但当时限于印材,只能由文人篆印后交工匠刻制,故不免带有工匠气。至元末著名画家王冕创用花乳石为印材,才真正开启了文人进行篆刻创作的广阔天地,篆刻之风大盛,文人们因印材容易受刀而竞相采用,亲自参与创作,从而使篆刻这一古老艺术得以日渐兴盛,自明代文彭、何震起逐渐形成了众多风格流派。

清代印坛是中国印学史上继秦汉后的又一座艺术巅峰,主要流派有以丁敬为代表的“浙派”和以邓石如为代表的“皖派”。“浙派”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皖派”多用冲刀,运刀如笔,风格流畅自然,飘逸舒展,刚健劲挺。赵之谦所处的时代正是浙派印风流行全国印坛,皖派印风日渐兴隆之际,故受到二派印风的影响,这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可得到印证。

△ 赵之谦《以分为隶》

纵观赵之谦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8岁以前,这一时段为其篆刻创作的进步阶段,主要以师法西泠诸家为主,尤其是丁敬的切刀法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此时的作品,多以浙派面目出现,从作品来看,刀法略显生硬,线条较为琐碎,雕游味较浓。但其在章法上善于应变,且无流俗之气,已显露出其艺术才能。

第二阶段为29-35岁之间,此时的赵之谦有机会四处游历,眼力也日渐开阔,已不满足于浙派旧格,转而师法秦汉玺印和皖派之印风,此时印风虽尚留有浙派遗韵,但更多的是受汉印和皖派的影响。

由于他在这一时期刻了大量的作品,技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篆刻理论上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故面目较前大为改观,刀法纯熟、结构多变、娟秀多姿、浑厚古拙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第三阶段当为35岁前后至其卒于江西南城这一时段。这时的他已不仅仅满足于追摹秦汉、通会浙皖,凭着其深厚的传统功底和不断创新求变的艺术精神,向自己提出了“一心开辟道路,打开局面”、“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的更高要求。他将秦汉、诏版、钱币、汉镜、汉砖、封泥、碑版等文字运用到其篆刻创作中,既开拓了创作视野,又大大丰富了其创作素材,从而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古人的崭新的自我面貌。

此时的印风雄浑大气,凝炼俊美,刚健婀娜,是其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

△ 赵之谦的楷书双刀边款

谈到赵之谦的篆刻,不能不谈其边款艺术。边款作为篆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作者创作感受的一个载体,在清以前多为单一的文字刻录,至赵之谦则将汉画像石、六朝造像、花草、鸟兽等艺术形式运用到边款上,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篆刻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其边款形式丰富多样,制作精美,格调古雅,多有创新,真草篆隶各种字体无所不用,尤其是以北碑体双刀阳文刻就的款识,书刻俱佳,具有浓郁的金石味,是为其首创,从而使边款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之更具艺术性和欣赏性。

赵之谦自少聪明好学,天资聪慧,虽一生坎坷不得志,但在艺术上从未放弃,奋力求进,锐意创新,使他成为中国书画史上为数不多的集诗、书、画、印大成的全能型的艺术家。

△ 赵之谦印及边款

赵之谦在篆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等篆刻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和启发,尤其是齐白石,受赵之谦“丁文蔚”一印的启发,单刀直入,挥洒淋漓,进而演化成劲健雄强、纵横恣肆的“齐派”印风,当代中外著名篆刻家如钱君匋、叶璐渊、小林斗盦等更是赵钱印风的追随者和弘扬者。

研究赵之谦,不仅仅是要学习其创作技法和艺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其不囿于传统、善于变革、融会贯通的艺术创新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文
对吴昌硕艺术的一些论述
倔强犹昔,沈吟至今——浅论姚杰先生的篆刻艺术
篆刻实战:赵之谦这一刀是如何切出来的?
中国的印章艺术(二)
“印外求印”的开拓实践者——赵之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