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己必先利他,度己必先度人,想提升智慧,要拥有3大认知格局

周贵银:融道书院创始人



提升智慧必须拥有,如下三大格局认知:

第一大认知格局,利己必先利他,自度必先度他的认知格局。

共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自觉——明明德

自觉就是自我觉悟,自我觉悟就是一种明心见性的状态,明心见性之后,不能保证,你能保持在这个状态,一刹那间看到了一切真相,但是刹那又灭了。

尽管我们对这件事情坚信不移,我们也看到了所有的道路,但是它不能够保持在这个状态,这是明心见性。

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把人的内心本自具足的德性,把他彰显出来,明,第一个明是动词,明是彰显,明德本自具足的,具备一切光明的,所有的人类的本自具足的智慧,把它彰显出来。

你看一下高僧大德,他们在成就的,有重大成就的高僧大德,他们在定中怎么来判断已经明心见性了,一定要看到自己放光明,自己大放光明,有光明出现才是明心见性,放大光明,这个时候就是明德,明明德彰显出来。

第二个境界,觉他——亲民

亲民就是与民亲近,怎么才能与民亲近?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掌握大道的人,怎么再去亲民?就是要帮助他也去明明德,帮助他也去觉悟,就是要觉他。

什么是菩萨?菩萨就是自己还没有完全觉悟,但是已经走在了觉他的路上,自己未觉而觉他就是菩萨。

只要大家发出了成就他人之心,我们就是发心菩萨,是发过心的,只是还没有成就,觉他就是帮助别人也觉悟。

实际上我们的行者都是菩萨,在追求自我觉悟的路上,自己虽然还没有证到,但是已经走在觉他的这条路上了,就是亲民。

第三个境界,觉行圆满——止于至善

我们比较熟悉《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就是,有崇高追求的人的道,大人物的道。


什么叫大人物?目标远大的人,追求高尚的人,他们的道有什么特征呢?按照三个次第,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什么叫至善?至善就是最好,已经没有比它更好了,最好就是至善,那怎么才叫至善呢?叫觉行圆满了,就具足一切福报,具足了一切功德,具足了一切智慧,具足了一切能力,圆满。

觉行圆满就是我们讲十大圆满,至善,止于至善,而且是止于这个状态,就是我停留在这个状态了,不退转,没有退转,叫止于至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总论一
学和习的本义是什么?
止于至善
行已有耻,止于至善
黄裕生:什么是哲学与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
2、如何理解“在止于至善”的分歧——再谭《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