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性动物:张仪欺楚的底层原因

这是一篇正儿八经的分析:

1,故事

战国时,东方六国合纵抗秦。为破坏齐楚联盟,张仪游说楚怀王,承诺只要齐楚断交,秦国愿意割让商於之地600里给楚国。

楚怀王大喜,问群臣意见,群臣均恭贺楚怀王,不费一兵一卒就得600里土地。

只有陈轸看穿张仪的谎言,并劝说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

楚怀王大怒:这种不费一兵一卒就得600里土地的好事,不做白不做,你就看我怎么拿土地吧!

于是,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并派使臣随张仪入秦交割土地。入秦后张仪却装病,故意躲着楚国使臣。

楚怀王心想,秦国应该是担心我和齐国断交的不彻底,所以不交割土地。于是派人到齐国边境辱骂齐王。

齐楚交恶,张仪“病”也好了,对楚国使臣说:你怎么还在这里?商於之地6里,你直接去取就是,不用交割。

600里变6里,楚怀王一怒之下发兵攻秦,结果大败。

这就是张仪欺楚的故事。

这么明显的谎言,恐怕孩童都能识破,为何偌大一个楚国,只有陈轸看出问题?

2,楚怀王为什么相信谎言

社会心理学有两个观点,也许可以解释楚怀王在本次事件中的弱智行为。

第一个观点是“证实偏见”,意思是,我们注意、记住、接受各类信息,这些信息证实了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并且倾向于忽视、遗忘、拒绝那些与我们的观点相悖的信息。

楚怀王对张仪的谎言,可能在一开始并不相信,但600里土地太诱人了,一旦他有那么一点点相信,就会开始给自己找相信的理由,并忽略能证明张仪说谎的事实,直至完全相信这个谎言。

这些理由可能是:历史上秦楚本来关系就不错、作为一国之相不可能说谎、商於之地本来就是楚国的,秦国归还也是理所应当…

第二个观点是“自我辩护”,人们持有为自己的行为、看法和感觉辩护的动机。

当我们被要求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试图构建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同时满足我们的愿望,让自己和他人看起来都不错。这便是自我辩护的本质。

对于楚怀王来说,因为“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600里土地,所以才和齐国断交,合乎逻辑,这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所以楚怀王相信了张仪。

3,楚国群臣怎么被骗的?

第一个原因是,人们更容易相信权威人士的言论。

楚怀王针对此事问群臣意见,群臣会认为老板已经大概率决定这么做了,老板决定的事,怎么能错?

第二个原因是团体思维,也就是从众。

团体中,成员对一致性的需求超越了他们现实地评估行动方案及其替代方案的能力。如果大部分人觉得和齐国断交能换600里土地是不错的主意,如果我觉得是谎言,那我是不是有点蠢?(皇帝的新装)

4,陈轸为什么看穿张仪谎言?

陈轸本是齐国人,曾在齐国、秦国任职,对团体一致性的需求本来就弱,即,陈轸更可能不从楚国群臣的众,

其次,陈轸是个有才的人,他曾用画蛇添足的小故事,为齐国不伤一兵一卒,屏退楚国强兵。用卞庄刺虎的故事,劝秦王后发制人,最终秦国打败韩、魏。

一个有才华的外来人,如果从众,那和这帮楚臣有何区别?

只有不从众,才能赢得楚怀王的认同,从而更好的融入到楚臣的团队中。

《社会性动物》还没读完,先这样吧。


上一篇:刘邦、朱元璋这些社会最底层出身的人,是如何凝聚人心的?

推荐:

孔圣人为什么不同意“依法治国”?

分享几个最近读到的“历史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大忽悠张仪,一招就把楚国玩得团团转
一代帝王楚怀王,是怎么被骗客死秦国的?这番遭遇是何原因造成?
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粽子和一天假——屈原之死
战国风云16 张仪如何与苏秦唱对台戏,破解合纵联盟(2)
白羊座、水瓶座周运5.06~5.12|小心张仪的“六百里”
如果有人坑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