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职业养老人陈善军《中国共享未来特色养老》

中国共享未来特色养老

今年7月15日,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计划到2019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以下统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培养更好更多家政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多样化、国际标准化职业养老人。强化标准化管理!职业养老人缺口非常大,应加快培养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养老人的力度。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兜底保障服务。

根据《指导意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产业扶持,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有效满足城乡老年人家庭的居家养老需求。

城乡共享未来养老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都可以把他看成一个社区,看成是新建园区去运作。最好位置城乡结合部,一个小时路程。在以往的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打造,很多政策制约,尤其是用地政策的严格,往往有情怀的投资人,因为土地手续的烦琐,加上地方政府的不作为,让真心想投身农旅事业的创业者无所适从,无英雄用武之地。

新建居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意味着这些问题都会迎难而上,相关政府扶持资金也会为之锦上添花。

“疫情后适老化改造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社区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在政策加持下,老龄化背景下,宜居环境的建设,养老服务进入社区都会获得巨大的支撑,适老化改造效益速度提高,养老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让央企、国企、有活力企业、物业参与。完成中国特色养老构想,利国!利民!利己!

适老化改造叠加效益

根据2011年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一半发生在家中。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残、失能、致死的首要原因。

同时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家中跌倒,居家环境因素所占比例高达85%,而身体因素只占15%。

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部署的重要任务,是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对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包括远程监控护理应用、线上线下智慧医供体实现医养、康养、面对面的家庭医生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9月,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老年人康复辅具消费模式,实现中国特色式养老。有经济基础老人群体走入高档养老级梯形服务区,没有经济基础的通过国家、保险业等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实现养老。提速推进普惠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达到免费养老、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的中国特色大中国!!!

此次9部门联合出台的《指导意见》是对前述适老化政策的具体化,包括指出改造项目内容围绕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制定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明确7项基础类项目和23项可选类项目,指导各地针对老年人多层次的改造需求,合理确定本地区改造项目内容,明确相应的补贴方式。

同时《指导意见》指出探索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居家适老化改造并上门提供照料服务,实现机构养老与居家社区养老融合发展。普惠共享食堂在社区的普及,让百姓亨受到幸福感。政府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带动性强的央企、国企、物业和富有活力的企业参与推动市场规模化扩大发展,强化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养老市场生活品质。将居家适老化改造与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大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链。加强政府与社会宣传引导,激发城乡老年人家庭的改造意愿和消费潜能。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将符合条件的服务事项列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赠支持。

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普惠适老化改造将迎来新的增长点。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和发展工程,得到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越来越以人为本,不仅解决房屋修缮和环境整治问题,还更多关注老年人生活环境、老建筑和社区综合治理,把老旧小区改造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还要解决老人们吃饭问题、打造绿色的种植养殖产业链、为老人们提供绿色食品。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宜居问题,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社区改造后的可持续运营,形成从居家到社区和机构的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发挥保民生、促发展,拉动消费的作用,换道超车叠加效益越来越大。

万亿延伸市场待挖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可达6.8万亿元,预计2019-2023年的年复合增速约为17.13%,未来十年将进入养老产业黄金期,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5万亿。到2025年达到20万亿。

再过十年到十五年,步入中老的“60后”、“70后”一代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净值养老服务消费群体,经济市场非常之大!与50后40后30后有着巨大返差。有权威性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养老产业的消费规模将超过100-150万亿。

我们国家现在倡导“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决定了居家养老是主导的养老模式。按照各地颁布的“9073”养老发展目标——90%的老人为居家养老,7%的老人适用社区养老,3%的老人适用机构养老。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是国家扩大促进养老供给的重点。到了六0后七0后养老时格局会有巨大的改变,时间会改变旧的传统习俗和消费观念。

适老化改造是养老服务体系纵深化的起点。目前;很多养老服务企业还是要靠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维持生存(地方经济、传统习俗、行业多乱),影响了养老行业正确健康的发展!很难真正为刚行需求的老人服务,特别要对独巢、半失能、失能、失智、缺少照顾的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家庭照护床位模式”在去年才被提出并写入政府指导意见。包括线上线下医供体远程监控护理模式及应用设备,设立共享未来养老食堂,配置绿色的营养餐,日供40一50道莱系主食若干、有健康医疗保障?各种娱乐场景配置组合,做到吃喝玩乐一条龙。保证能在养老市场开局一片新天地!让老人们更有尊严过好余生!更好的提高老人们晚年的生活品质!

《指导意见》虽然在划定人群范围上只涉及到很小的一部分老年群体,但它明确了适老化改造的对象特征:“高龄、失能、残疾、独居”。而这与“家庭照护床位模式”的服务对象不谋而合,这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真正需要养老服务的群体正是“高龄、失能、残疾”的老年人。

“养老服务企业明确了服务对象,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这部分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护理、精神等层面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哪些是刚需,哪些是增值性需求,进而设计出符合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收费模式等。这样才能有目标、有行动的将养老服务真正做上门,真正被老年人接受。

“当我们把更好的商业模式呈现出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居家适老化改造产业,毕竟产业体量太大了,涉及上亿户的家庭。期望中国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产业能形成更高的行业标准,建立真正专业的适老化服务质量体系,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家中,结合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在医养、康养和社区服务、物业支撑下,通过居家养老及就近养老解决中国式养老“养得起”的问题。

“少部分养老服务企业有幸能在政府推动的适老化改造工作中为所涉及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更多的养老服务企业还是需要认真研究基于适老化改造的养老服务模式如何应用到更广泛的老年人群之中,包括标准化服务管理。针对服务对象的特征,设计出真正符合他们需要的服务项目和体系模式,让更多的老人们住得起养老平台!用的起养老服务!真正将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做起来!

20200116养老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居家养老从适老化改造开始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北京养老又出新高度!还在担心老了以后怎么办呢?
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
满足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适老化改造 细微处暖人心
合肥:20条“实招”助力居家和社区养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