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秀焕的彩墨花鸟:迷离抒旅痕 缥缈浥清芬

曾肃良

纯净与空灵的气质,赋予赵秀焕的艺术以一种神秘的氛围,欣赏她的画作,就像融入一场雨雾,或是走入一座幽谷,四周充满了无边的缥缈与迷离。她的作品像是一袭幻梦的纱衣,模糊了物象的界限,溶化了物质与精神的距离,让观者直接进入她那弥漫花香而宁静的世界,享受一种超脱与净化的喜悦。

赵秀焕是一位自然主义的画者,特立独行于纷扰的画坛。她镇日与花翠为伍,描绘出大自然花卉禽鸟的种种风姿,或许我可以这样说,她自外于喧嚣、涌动的社会脉动,以几近独居而简单的生活,来培养心灵的能量。这是一种静极的力量,因此使得她能比常人专注于自然现象的观察,更能拓展她内在的视野,“寂然凝虑,视通万里”,从风雨晴晦的季节中,在一花一叶的表情里,她窥见生命的丰美,领悟出生命的原本样貌。

寂静藏无限 花草隐悠然

因为寂静的沉缅,她可以耐烦地终日对花写生,她对花翠的关爱,使她善解花语,点染之际,两相鉴照,花影自在其中。事实上,她是群芳的知音,她早与花魂不即不离,绿叶的舒卷,繁花的开放,乃至香气的吞吐,都在她的笔下幻化成一幅幅的彩笺。因为耽爱于寂静,她的审美品位是经过长年的思维与沉淀而成形,因此在她的作品里没有反射情绪的梦呓,也没有语无伦次的呐喊。她的作品里波荡着庞大而缓缓的宁谧与无涯的繁美。

寂静带给领略无穷的机会,她对静的体悟,显现出她是一位非常中国的画者。因为静的含藏正是东方文化的本质,与主“动”的西方文化大异其趣,东方文化所以主张升华欲望,回归闲静而内省的生活,在于静者能观,观而发慧,慧者才能悟出闲静悠然的道理。因此东方审美文化一向钟情于淡雅空灵之意趣,尤如李白孤云独闲,陶渊明悠然而见南山之美。而赵秀焕更从静的情境里,照见生命原如云水,万物无形而自化,发而为笔墨,自然含藏一股悠闲恬静的气质。相对于习惯紧张现代生活的我们,她的画作无非是一帖心灵的解药,是生命天真、自足与喜悦的象征。

古老的东方哲学家认为,静动原本互为生灭,动自静中生,静为动之源。我从赵秀焕的画作读出她以寂静为蓝图的企图,在极静之域,观者因息心止虑,反而更能感知作品中的花开鸟鸣,天籁淙淙,赵秀焕意以幽静沉淀浮动的心灵,让观者回光自省,是故她不以艳丽的色彩取胜,进而刻意将彩度降低。记得老子在道德经中曾道:“五色令人目盲。”若因目光纷乱于色彩的扰攘,如何让观者栖心,去感受一份全然的美。赵秀焕从传统撷精取华,以柔美婉转的线条,再揉合以西方的光影营造,在东方“归静”的哲学思想熏陶之下,发展出一种“静极光生”的特殊风格,发幽微之光。因此在几近暗夜的幽光里,及而令观者惊艳于光华诞生的美,而更能感知生命万象的回荡。

春蚕轻吐丝 朦胧见诗情

就技法而言,赵秀焕的画风,脱胎自宋代以来的工笔花鸟画,但是她在构图、色彩和笔法上另辟蹊径。在构图上她采取近观的角度,善以满构图的方式,以多层次交叠的结构,来表现花叶纷繁的意象,并在空白背景涂满色彩,制造光影与空气的渐层变化,有别于传统只留取大片空白的方式;在用笔上,她采取传统“游丝描”的画法,历经长期的磨砺,使得赵秀焕的线描功力扎实,勾勒花叶,犹如春蚕吐丝,不绝如缕。但是可以想见的是,用笔不能太轻,轻则禁不住重彩的反复填洗,太重则会与色彩产生相当程度的抗衡,使得花叶迷离的效果大打折扣,诗之意趣也会随之陡降。

在填彩方面,她采取传统的“水洗”技法,但是她应用重复多次洗染与填彩的功夫,让洗刷的笔触在纸上留下模糊的粒状效果,不但造成色彩多层次的交叠,更使得画面物象厚实,色调沉稳,同时也产生迷离而又湿润的空气感,使得整幅画面似乎处在一袭水光雾影里。她的用色不以明艳取胜,而在于以平淡彰显天真,过于对比的色调会破坏她所心仪的自然与和谐。因此她刻意将色彩维持在一定的区间里,就像作曲家将音域波动在一定的范畴,而且更在景深做出细微的斑驳效果,将色彩的光泽与饱和度降低,使其画面整体融入一分含蓄古雅之情。不容讳言,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改进,赵秀焕的作品已经与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大异其趣,如今她不但开发了“洗、晕、染”等各种新颖的技法,更进一步掌握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汇。

意态多丰饶 花叶竞争春

中国的花鸟画不但要求逼近自然,更要能超越写真的枷锁,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才能产生一种朦胧的诗意美,其间的分寸的把握,是古往今来艺术家最大的挑战。从风格演变的角度来看,赵秀焕的创作旅程就是她征服自己、掌握表现诗意的蜕变过程。记得当赵秀焕1989年首度在台北个展之时,我即已开始关注她的画风。自1990年以前,虽然赵秀焕即已经具备自己的面目,但是在整体诗意氛围的营造,仍力有未逮。为了泯除此一缺憾,她尝试工笔与写意法并用,来柔化工笔绘写造成花叶造型过于锐利的感觉,在此一阶段迭有佳作出品,譬如1982年创作的《山溪》。她将工笔精细描绘的溪畔野花与写意点染的圆形山石结合得相当自然,背景圆石累累,薄雾穿行其间,清泉潺潺,水光石影,不仅增添几许诗情,野生的花叶缘石而生,更展现出一种生命自得自足的喜悦。

1990年到1993年之间,她移居美国,生活从动荡中逐渐稳定,原本绷紧的神经也慢慢放松。心灵的抒解,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渐入佳境的样貌。她在造型、构图、用笔与用色上,都展现出一股成熟的韵致,一系列的花鸟作品焕发着清新可喜的趣味,其中描写雨景的作品,令人激赏。1990年的作品《雨中》与1992年的作品《雨意》,是此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雨意》的画面中成群的白色海芋花相互依偎,簇拥在细雪般的雨丝里。她采用斜角构图,海芋花自右下角向左上方向生长,正表现出一种生发的力量,似乎蒙蒙的雨水,带来花叶争春的一阵拥动。

她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品,在整体调子的处理上圆熟而自然,花叶结构与层次的变化更多,潜在她个人内在的个性,也透过恰如其分的象征,表现出一种神秘又独特的艺术内涵。像是在1993年的作品《碧玉》,她只用简单的几个要素:一花、一苞、三荷叶和三茎芦苇草,就将荷塘一隅表达得丰富而自足。荷花楚楚动人却暗藏刚毅,菡萏虽然娇弱,花梗却挺直而立,一反平日常见的红荷,一朵硕大的蓝色荷花位居画面中心,花形向右做势开放,三茎芦草在其后往右伸展,加上荷叶倾斜向右扬升,一股迫切的动势在静态的构图中隐然升起。此幅画作寓柔中见刚,流露出画家不妥协的内在特质,实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赏花知花事 花影咏花魂

1993年以后的作品,似乎展现出画家内在更为肯定的自信,更具动态的构图和鲜丽的色彩,交织出此一时期的特色。像是1995年的作品《霞光》,在沉稳的石块之间,赵秀焕使用饱满的橙红,更将花姿做夸张的开合,使得艳红百合花群像极了在刹那间蜂拥群起的彩蝶,也像倏地燃烧的一团红火,配合全数向左斜伸的茎叶,形成一幅动势十足而又艳光迸射的作品。再看看1995年的作品《晨曦》,画家藉着向右倾斜的木条,带动了紫红色的牵牛花向上伸展,似乎为了迎接晨光的到来,竞相攀缘而上,像极了豆蔻年华的青春,在些许矜持中带着火样的热情。此幅作品在纷乱中见其秩序,在强烈的动势中却维持着奇妙的平衡,在花叶穿插、藤甍绵延的布局上,她都已经展现出成熟稳健的风格。

花的身影在赵秀焕的生活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花叶随着赵秀焕的悲喜而不断地转变容颜,或明艳或幽雅,或文静或热情,融入花的魂魄。赵秀焕已是花的知音,而花更是她内在的化身,她藉由花的语言,编织出一幅幅生命的景象,她更藉由花叶的表演,述说着人生旅途的种种际遇。在她的画作中,花代表一种憧憬与洒脱,更是一种心灵升华与洁净的象征。静静咀嚼赵秀焕的画作,栖息在她所意造的,无争无扰而又花香四溢的静域,无非是一场心灵的飨宴。我欣赏她的画作,也欣赏着她的内心,从冲突到和谐的过程,在赞叹之余,也为她的艺术所带来的心灵的慰安与喜悦,致上深挚的谢意。

※曾肃良先生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本文获作者授权节选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永夫:臻妙意生 隽永意远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真知——青年工笔花鸟画家赵瀛作品鉴赏
王雪涛:灵动花鸟世界的诗意舞蹈
赵松岩作品 工笔花鸟
李春花一位来自孔孟之乡的才女画家
工笔重彩牡丹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