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静的加拿大农田里,为何特别能产粮?

在吃饱肚子的日子里,很少有人去想粮食的事儿,甚至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有钱就能买来粮食。其实不然,手里的钱仅是一张纸,粮食不是印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种出来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真理,普通人知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真到了急眼的时候,有钱人也会叫苦连天: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生活在有足够粮食供给的地方,人的心里会感到踏实。

从加拿大的城市开车出去,通常不多久就会看到大片的农田,那种感觉真是辽阔。有意思的是,肥沃的农田里大多时候是静悄悄的,几乎看不到人。

可是,加拿大是个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几个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尤其是小麦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毫无疑问,这个国家的农田是高产的,无论它看上去是多么安静。

粮食产量和粮食出口是两个概念,就好像一个国家的GDP与人均GDP一样,有的产粮大国并不是粮食出口大国,因为其自身的粮食大都供给国内消耗。

相反,像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才是真正的主要粮食出口国,因为它们出产的粮食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还可以大量用于出口。

加拿大是个面积广阔、人口稀少的国家,总人口大约3700多万,大约相当于中国一个人口中等的省份,比如,拥有3732万人口的陕西省。

可是,加拿大是个发达国家,工业和服务业等所占的比例决定了它的农业人口占比很低。加拿大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最新数据表明,全国共有农场19万3千多个,农业人口只有35万,仅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

就是这几十万人,种出的粮食不仅满足了加拿大本国人的需要,而且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若按人口平均计算,加拿大农民是世界上产粮效率最高的农民之一。

加拿大国土面积虽大,但是农业产区却全部集中于南部,尤其是与美国毗邻的南北约400多公里宽的狭长地带,而其中最主要的耕地,集中在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三省,即所谓的“大草原地区”,这里的土壤以肥沃的棕土和黑土为主,保肥性状良好。

“大草原地区”是加拿大的主要粮食产区,也是优质小麦的主产地,其农田面积占全国农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小麦产量占全国的95%,大麦产量占全国的90%。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加拿大小麦和大麦几乎全部来自这三个省。

加拿大农业区的自然条件和美国较为相似,都是地广人稀,非常适合大面积的机械化种植,效率高,成本低,这也是加拿大粮食能够大量出口的原因之一。

但是,加拿大又是一个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国家,土壤虽然肥沃,但是冬季严寒,即使在大草原三省,一年中的无霜期也只有100天左右。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加拿大农业的“成功”也并非仅仅来自老天爷的眷顾,而是与加拿大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那么,加拿大粮食多产的经验有哪些呢?

首先是规矩,即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护农业发展,促进粮食高产、优产。 

由政府出面来扶持农业是各国都会做的,但是加拿大政府有自己的做法,它注重提高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

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做出了贡献。

为了支持小麦生产,专门成立了“加拿大小麦局”,主管小麦的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预测市场情况,执行价格支持政策,向生产者预付谷物的货款,与外国进口商签订出口合同。

此外,联邦政府还在上世纪30年代制定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为此,还专门设置了“草原农场复兴管理局”,为大草原粮食产区的复兴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高度重视良种培育工作。作为世界上优质小麦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加拿大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良种培育,以保证小麦的高产、优产。

例如,全国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设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 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

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

在种植上,适应优质小麦需要连片种植并单收、单打、单贮的特性,按不同的生态区划定种植区域,一个区域内大规模连片种植同一个品种,从而避免了因混杂种植而导致的问题,保证了小麦品质的稳定,从而使加拿大小麦在国际市场上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竞争优势。

第三,重视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经费投入,培养高技能的农业生产人员。

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廉洁的国家,政府人员挥霍公款、公款吃喝的现象更是没有,这就保证了农业投入能够应用到位,真正用到提高和优化粮食生产上。 

农业科研互相密切配合,联邦一级的科研机构侧重于基础理论方面,省级和大专院校、企业的科研则偏重于应用和开发研究。

在农业科研投入方面,加拿大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较领先的位置,在联邦政府对自然科学的总支出中,农业科研的比重约占12%。

为爱而生,省力菜刀

点击下图购买

和任何其他领域一样,加拿大农业生产人员信奉“培训”的力量,他们既是经营管理者,又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受过农业院校教育或相应专业培训,业务管理能力很强,具备很高的技能。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农民在加拿大是一个让人自豪、受人尊敬的职业。他们有自己的农场,有自己的设备,有自己的技术;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城里人无异,社会福利与所有人一样,他们无需进城务工,忍受夫妻分离、撇下孩子之苦,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很好的生活,他们无需别人的怜悯。

加拿大是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同时又是农业大国,这使得人们内心普遍有一种农民情结。在城市里,绝大多数加拿大人都有自己的院子,除了种花种草,很多人还愿意种一点蔬菜或水果,而在他们眼中,那些拥有大片农场的农民,无疑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是足可以当自己老师的人。

试想,有几个人会不尊重自己的老师呢?

根据加拿大独立民调机构安格斯·里德研究所在2017年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加拿大,人们对农民的尊敬比例高达95%,仅次于护士,高于科学家和医生,而商业高管和律师的尊敬比例为48%,银行家为47%,政府官员则更低,仅为28%。

有受人尊敬、生活安定幸福的农民,才会有兴旺的农业,这样的土地上,才会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粮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阳县大力推行“四化”举措 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北粮”
春耕一线观察丨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吨粮田”如何建? 一文解读
生态农业可实现大面积推广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稳稳的!
巴西变荒野为粮仓,足以养活全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