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无禁忌,原来真有人过着限制级的人生。

你还记得那个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皇后乐队主唱吗? 
还记得在“拯救生命”演唱会LIVE AID上那最后20分钟的癫狂吗?
《波西米亚狂想曲》自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便极其能打,不仅创造了音乐传记片9亿的票房神话,更是拿奖拿到手软。
然而影评人们却似乎更青睐另一部音乐人传记片,
这部音乐传记片,在戛纳影展的卢米埃大厅里,赢得了全场观众长达四分钟的掌声——
《火箭人》
Rocketman
媲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新作,终于来了!
这是一部以英国传奇音乐人埃尔顿·约翰为主人公的传记电影,
那么,埃尔顿·约翰是谁?
一个英国国宝级的音乐家,
四十年的音乐生涯,两亿五千万的唱片销量,获奖无数,
开创了“钢琴摇滚”,被誉为“英国乐坛常青树”,绝对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羡慕之余,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
这种blingbling,自带特效光环的人物如果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拍成电影,
那该是怎样的灿烂辉煌,传奇万分呀!

事实却是,这一部传记片,拍的十分限制级,大写的R!
埃尔顿在接受采访时,也十分耿直:
“他们想要降低性与毒品在电影里的比重,但老子当年过的就不是PG-13的生活啊!”
电影一开场,就是奇装异服的埃尔顿。
他大摇大摆地走入了互助小组,在众人面面相觑时,坐下来就是一顿自白。
他对着镜头开场白:“我是埃尔顿·赫拉克勒斯·约翰,我是一个酒鬼、毒瘾患者、性瘾患者、暴食症患者……
随着埃尔顿的自白,大量的闪回镜头对他的一生进行呈现。
出生于英国小镇的埃尔顿·约翰,自小便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
父亲是搞音乐的,却对小埃尔顿十分冷落,哦,那个时候还不叫埃尔顿,他叫雷吉。
冷漠的军人父亲早早与母亲离婚,对雷吉从未有过半分关心。
父亲如此,母亲更不咋地,一心只有她自己,视雷吉为累赘。
不管雷吉也就算了,偏偏出轨还要被雷吉撞上。
影片与《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同,《波米》侧重于让观众跟随着弗雷迪·莫库里的情感变化来感受不同时期的皇后乐队,
而《火箭人》则着力于埃尔顿自身的精神世界。 
因此,导演用了很多心碎情节来展现埃尔顿的童年。
比如,父母从未间断的争吵与指责,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打击式教育,让埃尔顿终其一生都被自卑感牢牢包裹,
不被爱的孩子,没有一个瞬间是不委屈的,
正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父母,所以造成的伤害比别人更甚。
摊上这样的父母,雷吉的童年过得那叫一个凄凄惨惨。
但所幸雷吉是个天才,
在雷吉的成名路上,有两个对他很重要的~~额,男人
一个是词人贝尔尼·陶宾。
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你作词,我谱曲,配合的天衣无缝,简直就是灵魂伴侣。
正巧有一家公司在海选音乐人,雷吉去了,对方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斜眼一瞟,墙上挂了张约翰列侬的照片,
突发奇想,埃尔顿·约翰就此诞生。 
他俩签下第一份唱片合同后,便获得了去美国巡演的机会。
埃尔顿·约翰夸张华丽的服装、热辣奔放的舞台风格,
当然,最棒的还是音乐,一边弹钢琴一边大展爆发力的歌喉,迅速俘获美国乐迷的心。
作为音乐人的传记,电影在演出这方面,最大程度还原了埃尔顿的舞台风格。
色彩华丽的服饰,炫目的歌舞,埃尔顿极强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摇滚有了生命。
对音乐的投入程度和现场的把控力更是超乎人想象,使电影整体观感效果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对比,更为细腻真实。
自身便是才华斐然,更何况有着默契十足的搭档,埃尔顿想不红都难,
就这样坐上了火箭,成为了震惊乐坛的一颗最夺目的新星!
成名路上自然不缺追随者,很快,埃尔顿就遇上了第二个影响他一生的男人,约翰
约翰是个经纪人,长的吧,平心而论,皮囊还是很能糊弄人的,这不,就把埃尔顿迷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这个约翰确实撩男手段高超,玩得是欲拒还迎,柔情攻势那一套。
在约翰的撺掇下,埃尔顿很快和公司解约,约翰正式上位,成为埃尔顿的经纪人,
此处就相当于心机girl终于凭借白莲姿态成功嫁入豪门。
没错,此时的埃尔顿事业如日中天,妥妥的人生赢家,而约翰的本性也渐渐暴露。
约翰视埃尔顿为自己的赚钱工具,拼命给埃尔顿安排演出,
埃尔顿受不了情绪上来,推了约翰一把,没想到,约翰反手就是一拳,撂下一通狠话后转身离去。
何之谓渣男,绝不仅是因为暴力,更在于本性!
这不,埃尔顿回去后竟然发现约翰在他的私人豪宅里与人厮混。
埃尔顿崩溃了,他开始沉迷嗑药,不可自拔。
磕到出现幻觉,想要自杀。
最后心脏病发作,在鬼门关晃悠了一遭,而此时的约翰却还忙着给他多加几场演出。
约翰为何如此有恃无恐,原来早在埃尔顿意乱情迷之时,约翰就诱导埃尔顿签下了一份合同。
合同规定,就算埃尔顿自杀死掉了,约翰还是会继续得到他那20%的佣金。 
至此,渣男本质彻底暴露,简直就是毫无人性。
都说一生该遇上两个男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约翰惊艳了埃尔顿的时光,却留下了数不尽的伤痛。
而作为温柔了埃尔顿岁月的益友贝尔尼,
在埃尔顿逐步迈入自我毁灭时找过他,劝埃尔顿放下一切,回到乡下,安安静静地写歌,就像他们初始一样。
可悲的是,经历的多了,受过的伤多了,敏感自卑的人总是患得患失,不再轻易相信。
埃尔顿就是其中之一,他用嘲讽的口吻对贝尔尼说:“应该你走,我已经有两个写词的了,够用了。”
埃尔顿继续纸醉金迷的生活,狂欢的背后是孤寂,
知心好友的离去,让埃尔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
不过好在,绝境之中,怀着对音乐的最后希望,他叩开了戒毒所的大门……
埃尔顿在戒毒过程中,突然顿悟——他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我们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始终都处在和外界对抗,和解、共存的过程中。
当我们真正懂得,我们自己的人生,和任何人都无关时,
对于那些受到的伤害,你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你可以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嘉奖,也是对过去真正的释怀。
恰如影片最后一首歌中所唱:
从破碎之路上冉冉升起,我将重新爱我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部大尺度R级片,拍出了巨星的限制级人生
埃尔顿约翰
剧情电影:翠堤春晓 (1938)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记片
伟大从来都在以疼痛取悦人世
埃尔顿·约翰献上《风中之烛》
大卫贾格斯改编演奏埃尔顿约翰《风中之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