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郴州合格“假奶粉”的背后 有多少个责任主体?

这两天郴州假奶粉大头娃娃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513号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发文要求当地监管部门进行彻查,结果是这样的:

网友顿时一片哗然,“假奶粉成了合格产品”上了热搜

但其实这个检查结果严格说来并没有错因为:

一、婴儿吃的这个产品是蛋白质饮料并不是奶粉

从饮料的质量来看产品确实是合格的

那么一款饮料怎么就变成了婴儿奶粉呢?

这里面出现了出现了环环相扣的四个责任主体可以说是他们一起给幼小的婴儿带来了危害

钻特医空白的黑心厂家

有这么一群婴儿对奶粉先天过敏会发生湿疹、腹泻、便秘等但因为婴儿只能吃奶粉所以就有厂家研配出了特殊配方奶粉这样的奶粉厂从研发到配方比一般奶粉厂都要花费更多奶粉的价钱也更贵国家监管也非常严格,采用了类似药品的管理制度。

首先你要先向省级食药监部门申请审批,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后才能生产。目前国内取得特医食品注册资质的只有3家企业、5款产品

这是一个非常高毛利的行业。媒体报道说,一罐特医奶粉的利润大概120元,是普通奶粉的两倍。

涉及此次事件的产品是“倍氨敏”,生产方是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完全就是一家生产保健品的中小公司

近年来这样的保健品公司往往打着“特医”食品的旗号逃避监管赚取超高利润等一出事又把责任全推给销售方一脸无辜地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合格的夸大宣传的是销售

那么生产厂商真的和此事无关吗?

看看倍氨敏的广告图,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适合可供婴幼儿食用。

宣传词也很“专业”:

产品适宜人群为蛋白质、乳糖不耐受的特殊体质宝宝

法国进口

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粉

DHAARA=1:2

膳食纤维GOSFOS=9:1

中碳链脂肪酸MCT

真正的特医奶粉,会写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

倍氨敏则玩相似度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粉

无论从包装,还是名称、配方、价格(一罐三百多),倍氨敏浑身上下充满了诱性。

你要说他是无辜躺枪谁还信呢?

而且这些产品的销售大多都在农村和县城或不发达地区,就安排在这些地方的母婴医院旁边的商店里,尽管生产和销售,往往是一体的,但为了能躲避责任还经常变更销售公司、销售和代理人员一套完整的推销话术也是来自厂家的培训

此事能在郴州爆发说是偶然其实就是必然因为最近几年被报道过的宜昌雅乐迪、永兴倍氨敏、郴州舒儿呔等特殊“奶粉”事件都和湖南长沙这个地方有关

目前特医奶粉市场容量有二三十亿,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不断提高,剖腹产、早产儿等比例也在大量增加,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可达100亿元。

利润高加上监管有漏洞当然就能吸引来资本黑手

那么这个倍氨敏的老总是谁?

在长沙望城区,聚集了全省乳制品行业90%的营销公司又被称为乳业湘军其中不少营销公司也深度参与了特医奶粉的投资

澳优乳业是当地很骄傲的企业被称为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领军企业之一产品远销海内外

不过,这家公司曾被爆出财务丑闻,首席运营官肖诗弧是其中一名核心人物。

从天眼查的信息来看,肖诗弧现在是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及法定代表人。

也就是倍氨敏出品方。

谁能想到一个在奶粉业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创、又经历过从行业崩溃中重新站起来的企业家居然还会做老鼠屎重趟浑水在婴幼儿食品上打起鬼主意来他怎么会不知道,一旦食品出现安全丑闻,全行业立马就会被市场“斩立决”?

如此玩小聪明失大市场这样的企业家害的不仅仅是幼小的婴儿更是要害死整个同行的节奏啊(话说不安好心的保健品行业死了就死了吧)

不良医生和商家

说了这么多重点要抓住这款产品和国产奶粉没有关系孩子们喝的不是奶粉产品也不是奶粉新闻里主要出现的是当地最大的爱婴坊母婴店

当家长询问包装上的固体饮料时,店内导购人员的回答是

(固体饮料)这是牛奶的另外一个简称

这个就是特殊奶粉来的

孩子过敏体质就得喝这个奶粉

此次事件背后还有推荐医生的身影:

孩子喝奶粉过敏去郴州儿童医院医生开了处方推荐的正是这款倍氨敏也就是说企业已经将产品送到了医生桌头

于是监管部门将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命令企业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事实上,郴州的此款特医奶粉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10李女士8个多月的宝宝出现腹泻,并反复不见好转。她便带孩子到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孩子牛奶高度过敏。

医生遂给孩子开了处方,处方上有几种治疗腹泻的药品和一张“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笺”。

医生在该单子上“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划线,要求吃6个月再复查李女士在医院一楼便民药房,刷医保卡购买了价格不菲的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普通奶粉800g规格,三百多块,而这个医生开具的特医奶粉400g就要348块。李女士表达说,为了孩子的健康,肯定要听医生的,随后又在医院药房购买了几次这款奶粉共计花费12815元。但是,孩子的过敏症状毫无改善。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彭女士和其他一些家长身上……

人民日报就此事曝光过一次,1225日,湖南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人回应媒体采访声称:“舒儿呔”郴州经销商私自印制了“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笺”的便签纸放置于科室,医生未核实便签纸来源,将舒儿呔推荐给患者。

至于经销商是如何把私自印制的便签大摇大摆的放到科室的?而处方笺不但不被清理,反而医生却利用起了手中的“处方权”,将质量不明的特医奶粉开具给患者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一家生产商负责人直言,此类产品在缴纳一定的进门费后便可进入医院销售,医生成功推销一罐产品可拿到60元左右的提成。

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两名涉事医生被先期停止执业一年。同时,关停便民药房。

忽视漏洞的监管部门

食品安全无小事虽然经过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等等重大事件后监管严格了许多但不法企业和销售商也学到了经验现在的他们会很聪明地将生产和销售分开来大打擦边球走钢丝“质量合格”的产品等出了事召回、赔钱继续逍遥法外

监管部门这个时候不能坐以待毙发现一起再扑灭一起应该在源头上就将火灾制止住:

应该让老百姓在食品包装上能一眼看到:固体饮料不等同于奶粉不可代餐

所有的保健品必须在包装上醒目标注:不能治疗任何疾病

应该下死规定不能有模棱两可的包装

不能靠高提成来推渠道,不要再劣币驱逐良币

希望国家借此机会地毯式彻查整个市场,补上目前法规的漏洞,杜绝所有商家在边缘上一脚踩进法规灰色地带的念头

不仅仅固体饮料,液态饮料,糖果,饼干、益生菌粉,氨基酸粉、“凝胶糖果”“软糖”,“压片糖果”等等都应该注明婴儿不可服用

对那些生产环境不受婴配国标管理、营养合理性不受婴配国标管理、生产又是给婴幼儿吃的的保健品公司企业数量要严格控制甚至完全取消

国家应尽早出台管理儿童营养补充食品或补充剂的法规最好覆盖到7岁或以下儿童,分年龄段管理。

厂家和商家应各自负责,因为厂家不可能不知道下游零售经销商怎么卖它的东西

自己的牌子在市场上什么定位什么目标消费者,这是生产初期就做过明确调查的

从湖南监管部门处理医生和厂家的做法看他们还真是保护本地乳业呢

一纸产品合格就将厂家摘了出来毕竟是纳税大户地方特色产业啊

但合格并不是没有问题尤其是合格产品合格的婴儿食品!毋庸置疑作恶代价太轻的结果就是相同的悲剧应该很快就可以再次看到。 

失去警惕的家长

虽然说狠抓食品问题二十年过去了但食品问题一直都还存在尤其是婴儿食品是特别需要家长注意的现在的父母大多是8090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上网查查都不会犯将固体饮料认作奶粉的错误

商家逐利哪里都是一样但自家亲生骨肉,奶粉药品请一定慎之又慎

固体蛋白饮料是一类以乳和(或)乳制品或其他动物来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或制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它并不是按照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而设计的食品!

1岁以内婴儿能喝的奶有哪些呢?

婴儿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母乳,没有之一。配方奶是母乳不足或者无法使用母乳时候的替代品。

对于配方奶,无论宣传得如何花哨,只要包装上没有“YP(婴配) 数字或者“TY(特医) 数字的注册号就不能给宝宝喝。

有的商家不在包装上明确是婴儿产品,但是在产品冲调使用方法中,却注明了不同月龄婴儿的使用量,例如0-3个月、3-6个月,这些都会给消费者带来错误的暗示。

家长要用知识武装自己,辨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母婴店店员不是专业人士,不可相信。那些不开药品开食品的医生,当然,更不可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年后又现“大头娃娃”,守护儿童健康我们能做些啥?
经查:暂未发现有医生参与事件过程!
假奶粉导致大头娃娃,国产奶粉还能喝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大头娃娃时隔17年卷土重来,饮料当奶粉卖,网友:赚钱不要良心
狐大医 | 如何喂辅食?关于小婴儿喂养的十二个问题你一定想知道
谋财害命!又有人用「固体饮料」冒充婴儿「特医食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