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个世纪的地摊文学 一般人招架不住

谁也想不到,地摊经济会成为年度热词。

可现在的人们大概再也无法体会到,上世纪那代人沉迷于地摊文学的独有热情了。

当年商品经济洪流下,一夜之间,地摊文学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席卷大街小巷,力压国营书店等正规出版渠道。

这些凌乱摆放在牛皮袋上的书籍,以放肆的想象、新奇的语调、神奇的脑洞成功立足,成为划时代的文化标志。

深夜的地摊,就是当年人们心灵大保健的避风港。

01

如果地摊文学分派系,那第一座山头必然属于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跟一代青年的桥梁就是在地摊建立的,一入江湖深似海。小镇上多了很多折晾衣杆当长剑的2B青年。

可惜,武侠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大家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广阔的市场犹如等待发掘的金矿。

于是,一批写手从金庸、古龙手中抢过笔,亲自上阵出书,一时间,武侠市场百花齐放。一批高仿的武侠小说“名家”,专门欺负眼神不好使的读者。

金康?全庸?全康?

占龙?古尤?吉龙?

除了傻傻分不清的名字,更有断句流的“金庸新”等人,将高仿推向新高峰。

读者仔仔细细看了半天,确认是金庸二字,欢欢喜喜买回家,很多年后才发现上当。

他们硬生生把“金庸新 作”变成了“金庸 新作”,坑了无数读者。

此外还有“金庸巨”、“金庸原”等等,套路如出一辙。

当然,大部分的山寨文不太讲究文学性、故事性,他们更侧重双修情节,致力于把生命的大和谐拆解成数万字的详细内容,借着武侠小说的皮大谈色情故事。

02

低俗小说和野性猎奇。

低俗文学是第二大山头,很多人的第一堂性启蒙课程就是在地摊上完成的。

缺乏的性教育年代,这类书籍以色情、恐怖两大题材双拳出击、快速占据了地摊文学的半壁江山,多的是这种题材的书籍:

让情窦初开的小青年面红耳赤,填补了一代人对感官刺激的渴望。

三俗小说更是野蛮生长。

虽然拙劣,套路相近,但在香艳刺激的标题和大尺度封面双重刺激下,受众络绎不绝。

这就是地摊文学的标配,标题党的远祖。

不同于正规擂台,地摊文学犹如一个地下黑拳场,在这里没有规则,招数直奔下三路。

在这种风气下,奠定了一个时代的封面设计基调:

无论什么主题的书籍,弄几个西方人照片就可以拿来当封面,弄些大尺度照片就上场了,严重的货不对板。

《如何征服英俊少男》,别看书名粗暴,封面浮夸,但却是那个保守年代,青年男女的脱单福音。

它还有另外一本姐妹篇——《怎样征服美丽少女》,看看这高达8分的豆瓣评分:

用一个书友的话说:

从自身修养,建立吸引,从搭讪的话术到建立恋爱关系,从剖析少女的细致心理再到多角度厘清男女双方的博弈,这本书堪称一绝。

再比如这本《人生六大陷阱》,听名字是指点人生迷津的成功类书籍,但是看这封面,怎么看怎么不对。

以至于不少严肃文学被迫披上风流低俗的外衣,淹没在摊位中。

比如美国著名长篇小说《在路上》,好好一部励志故事,正能量史诗,辗转流传到国内后,被迫转型,变成了这样:

一群半裸的男人姿势暧昧的躺在一起……你猜猜他想表达啥?

同期的《洛丽塔》也不能免俗,安排了一个半裸的女子形象当封面,让人一秒想入非非。

当时这书出来后,把译者黄建人给气懵逼了。好好一本书,怎么老走下三路?

没办法,当时的地摊文学都这么玩,想走高雅路线,想阳春白雪就卖不出去。

坑爹程度就像,你发现一部片叫《七名坦胸露乳的男子欺负一个穿着暴露的少妇》,好不容易下完,发现是《葫芦娃》。

03

地摊文学不止是成年人的心灵港湾,同样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当年日漫走红,《七龙珠》《圣斗士》《猫眼三姐妹》《乱马》《城市猎人》《阿童木》等一批漫画打入国内市场,连环画市场日益倾颓。

青少年市场的巨大商机让书商一拍脑门,想象力突破天际——师夷长技以制夷。

于是,开启了古今中外的知名大IP,在地摊文学中关公战秦琼的戏码。

孙悟空闯过九九八十一难后,勇救希瑞公主:

大战机械战士:

时不时还到葫芦娃里客串一下。

把斗战胜佛的属性发挥到了极致。

葫芦娃也不甘寂寞,时不时跑去拳打圣斗士。

脚踢魂斗罗。

甚至,黑猫警长都揍过奥特曼。

在这一锅乱炖后,完成了日漫本土化融合的过程。总之,只要你敢想,什么内容都能在地摊上找到。

运气好的人,可能还在地毯上看过全套《哈利波特系列》,共计二十多个版本。

比如《哈利波特与棉花糖》。

你看封面完全没毛病,作者是J.K.罗琳,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但是这诡异的封面,生硬的抠图痕迹总是透露着仿佛哪里不对。

这个系列还包括《哈利波特与黄金甲》、《哈利·波特与9 3/4月台》、《哈利波特与大漏斗》等等。

种种碰瓷手段,跟高仿武侠小说有一拼。

关键是,这些书你至今在豆瓣上都能搜到,还有人评分,分还不低。

04

地摊文学野蛮生长的那些年,还催生了各类武术秘笈与神奇气功。

野史秘闻和惊天黑幕更是成为地方上人尽皆知的传说。

年轻人在这种环境中如饥似渴的接收各类狂野的信息,虽然十句八句掺水。

但村头大妈讲故事的模式的确满足了人们对世界想象,打造了一个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激就完事了。

随着市场整顿、时代发展,街头文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只有部分城市的角落能偶然见到地摊文学的影子,少数人在这里尝试淘出历史的宝藏。

当阅读从实体走向虚拟,书籍从盗版走向正版,地摊书已成过往,只留下一摞摞旧书放在屋内角落。

那些五彩斑斓的封面里,留藏着一代人的青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年代地摊文艺掠影
J·K·罗琳:哈利波特之母
全球销量最大的十本书,《新华字典》《红楼梦》榜上有名,第一是
你读过哈利波特与大漏斗吗?
门票被炒到150元的上海书展,有哪些泪点和槽点?
那些小有名气的英国文学人物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