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问问,四川北路你怎么了?(2)▕ 作者:逗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想问问,

四川北路你怎么了?

逗号

四川北路,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一条熟知而有名的马路。

四川北路,从北端鲁迅公园到南端四川北路桥的邮电大楼为主线的虹口,有多少文化名人故居(40个挂牌)、文物保护点(144个挂牌,不挂牌几百个)及保护建筑文化资源,如今为何被散落、被没落、被遗忘、被浪费?

四川北路,她贯穿而带动诸多小马路的繁华商业圈、百年老店、著名品牌去哪了,后起新兴的大品牌如巴黎春天为什么一到这条路,就难逃厄运关门打烊?

四川北路,一个文化商业的百年品牌之花,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中愈开愈败,发展之路愈走愈窄?

这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局外人的迷惑与不解。

这是,一个曾经沐浴四川北路文化享受四川北路繁华的小鬼之发问与哀叹。

这是,一个曾对四川北路对虹口有情结、有期待的上海人的吐槽:你,到底出了什么鬼?

以下从眼前的四川北路、历史的四川北路、八九十年代的四川北路、谁来打造四川北路,四个方面谈谈——

1
眼前的四川北路

(点击上面小标题文字可回看)

2
历史上的四川北路

先扒一扒四川北路(North Sichuan Road)由来吧。

它是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条南北向街道,全长3.7公里  。以北苏州路为界,南段北段分属于四川北路商业街,最后向南过桥与南京东路相交。

它位于虹口区南部、中部偏西,南起四川路桥北堍北苏州路,中经横浜桥至东江湾路。苏州河是四川北路商业街南端的起点,鲁迅公园是四川北路商业街北端的终点,俞泾浦则横贯四川北路中段,四川北路公园和爱思儿童公园点缀其中。沿途与天潼路、武昌路、塘沽路、海宁路、武进路、虬江路、虬江支路、邢家桥南路、东宝兴路、海伦西路相交,与南崇明路、昆山花园路、昆山路、新广路、厚德路、川公路、新乡路、永明路、秦关路、多伦路南段、长春路、溧阳路、山阴路、甜爱路、多伦路北段、东江湾路、黄渡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原型李白故居)相会。

《上海风土杂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北四川路跳舞场,中下等影戏院、粤菜馆、粤茶楼、粤妓院、日本菜馆、浴室、妓院、欧人妓院、美容院、按摩院甚多,星罗棋布,全上海除南京路、衡山路、荣乐东路、福州路以外  ,以四川北路为最繁盛,日夕车辆、行人拥挤。“

再翻一翻四川北路尘封近150年的悠悠历史。

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是其他市级商业中心所没有及无法参照的,这里镌刻着城市历史的厚重印记,上海历经的陈年岁月。

连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小鬼”(现在也成了“老上海”),都未必清楚它的家底和渊源。以下我们分几个历史阶段,科普一下四川北路的发展脉络——

晚清年代

清光绪三年(1877年),租界当局自里摆渡桥(今四川路桥)北堍筑路至天潼路,习称里摆渡桥北。光绪三十年(1904年)租界当局非法越“老靶子路”(今武进路)继续向北延伸筑路至宝山金家厍一带(今鲁迅公园),成为南北贯通的交通主干道。此路因与苏州河南岸的四川路相连,遂名为北四川路。1946年更名为四川北路。北四川路南枕苏州河,紧靠黄浦江,水运条件十分优越,既是通往世界的水上门户,又是沿海、长江、内河航运的枢纽。西邻当时上海的陆上大门北火车站(北站),地理优势独特。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淞沪铁路(今轻轨虹口段)通车后,北四川路水陆交通便捷,商贩云集。商业中心开始由“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吴淞路向北四川路转移,并辐射周围。不久,商店鳞次栉比、客流量日增。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有轨电车由静安寺经外滩折向行驶于北四川路直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商业、娱乐业相继发展。同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北四川路南段海宁路乍浦路口创办虹口活动(大)影戏院,成为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

北四川路的交通、商业、娱乐等业的逐步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道路建设。至1912年,沿北四川路先后筑有江湾路(今东江湾路)、“黄陆路”(今黄渡路)、“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宝乐安路”(今多伦路)、“白保罗路”(今新乡路)、“赫司克而路”(今中州路),形成了以北四川路为中心的商业、娱乐业街区,与上海市南京路、衡山路、荣乐东路、福州路、淮海中路有着同等的口碑地位,商业开始兴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商人江良通在北四川路8号开设上海第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和昌洋服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新大北茶食店等各类商店次第开业,街市渐成。至1920年北四川路上已有利男居、新大北、公和、兴丰、复兴等茶食店40家,祥泰、恒丰祥、德大祥呢绒绸布店8家,五金颜料店11家,万盛、广良南货店2家,公茂、聚兴水果店2家。

民国时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四川路沿街,已有丽昌照相馆、广茂香烤鸭店、利男居茶食店、新大北茶食店、香港理发店、五洲大药房、新亚酒店(开业初“不嫖、不赌、不抽鸦片”深受社会各界赞赏)、正广和洋行、复兴皮鞋店、保和堂国药店、同源泰南货店、协丰昶绸布洋货号、德昌西服店、合兴五金店等。

图为靶子路(今武进路)和四川北路口

该路北段,先后开设福兴、日宫等戏院、电影院和多家歌舞厅。有粤式、日式、欧式菜馆、茶楼、浴室、美容院、按摩院、妓院星罗棋布,交杂其间。由于沿街一带粤籍人集居,烤鸭烧鹅随处点缀。“不中不西”、“羊城风味”、“吃玩中心”,成为30年代北四川路的市场特色。具有“华洋杂处、五方会聚”的北四川路,车水马龙、行人拥挤,其繁荣程度仅次于南京路(今南京东路以及南京西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成为当时上海主要商业大街之一。

娱乐业在此时也加速发展。1917年5月,粤人曾焕堂在北四川路虬江路口(今四川北路1408号)同庆戏院原址开设“上海大戏院”,这是由华商开办电影院的第一人。到30年代初,先后有“上海演艺馆”(今四川北路1800号永安电影院)、“好莱坞大戏院”(今乍浦路408号胜利电影院),“广东大剧院”(今四川北路1552号群众剧场,该院兼映电影,经常演出粤剧,成为上海第一个粤剧演出中心,蜚声粤、港与海内外),“东和馆”(今乍浦路341号解放剧场)等32家电影院、47家电影公司建立或迁入,虹口成为中国电影放映业的发祥地。

图为新雅最早开在虹口四川北路上

抗日时期

1937年,“八一三”日本侵沪战争爆发,虹口是战争的前沿阵地,居民外逃,商店倒闭或迁址,市面顿时凋零,商业空前衰落。沦陷期间,区内由日本海军直接管辖,日侨猛增,部分日本人依仗日军势力,掠夺国民财产。

北四川路上原有703幢房屋,八一三前,日本人仅占65幢,战后华人业主逃离(有的被驱赶),日本人又占住600幢,共达665幢,占全路房屋的90%。日本人又将原门面改成日式店铺,到1942年,北四川路上有日本店铺、公司达326家,四川北路成了日本人的世界

抗战之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军日侨逐批迁返。北四川路商店陆续恢复或易主开业,有轨电车、公共汽车恢复行驶。

1946年北四川路改名为四川北路。

1947年四川北路沿街共有衣着鞋帽、食品果品、百货烟杂、茶肆酒楼、珠宝银楼等商店500余户,羊城风味的市场特色已经不再。商业复苏,恢复了上海主要商业街的地位。但是,行号、商店均是低矮、狭窄、进深浅、门面陈旧,规模不成片。这是历史造就的四川北路商业街的格局。四川北路周边的虬江路、虬江支路一带,以销售美军剩余物资和日侨遗留物资而著名。后演变成淘旧货的集聚地。

1949年,上海解放后,四川北路商业街获得了新生。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藏污纳垢场所被清理、取缔,道路、商店多次改建、修缮,商业结构发生变化,以方便市民购物,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为特点,开始出现新的繁荣和发展。

一个品牌的形成与辉煌,需要百年、甚至几百年。

糟蹋和毁掉一个品牌,只要几年甚至几天。

(待续)

来源:”上海逗号“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北路,没有人空着手回家!
四川北路141岁了,今天来侃侃这条历史悠久的老上海商业名街
展望上海市虹口区的发展战略:北外滩逐渐替代四川北路成为亮点
四川北路,下一条步行街? A1叠08-综合-新闻晚报
上海又一家巴黎春天宣布闭店!自此四川北路商圈再无百货!
风土识小|“文武之道”四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