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的美食
userphoto

2023.01.13 广东

关注

01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给永远比拿愉快》,导致的结果是全国各地很多读者朋友都要给我寄他们家乡的好好吃的土特产地方美食。

拦都拦不住。

然后我就厚着脸皮吃到了很多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好好吃的地方美食。

谢谢你们的厚爱。

最近几天很多人离开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回到老家,不少人开始在朋友圈晒家乡的美食。

我就在想,我老家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好吃的东西呢?

02

我老家山东邹城,历史上叫邹县,与曲阜接壤,在曲阜南边,除了历史上出过孔子孟子,再比较有名的就是峄山,据说秦始皇孔子都登临过,再就是地底下埋着煤炭。

其它的,好像实在乏善可陈。

至于美食,简直就荒漠。

我有一次带了从小到大都吃的煎饼回来给广东人尝鲜,广东人痛苦地问:

你确定这是人吃的吗?牙龈全扎出血了。

认真说起来,唯一有名的算是美食的是邹城川味面条,百度百科都有这个词条。

所谓川味面条,是当时地下发现煤田后,很多工人来自四川贵州等地,他们的家属没工作,就开小饭馆维持生计,做川味面条,慢慢演变成我们当地美食。

后来我去成都重庆,吃各种小面,才发现,原来根在这儿。

前几天,我的学生张歌很自豪地告诉我:

老师,咱们这边终于告别没有地方特色美食的历史了,开发出川味面条即食泡面,我给你快递过去。

我这两天就在等来自家乡的美食,来唤醒我的家乡情结。

03

昨天看过一篇文章,《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看完后我就在想,如果我也把我在故乡的生活经历写出来,我估计我也会成为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为啥?因为爱之深,恨之切。

不会夸奖自己故乡的人,可能骨子里有一种自卑的情感在里面。

有时候认真想想,其实这也是一种病,在中国走到哪里不都是一样呢?

就如崔健那句话,只要老人家的头像还挂在城门楼子上,我们就都是一代人。

在中国,都一样。

其实,有时候看看我那些在世界各地的读者,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和在国内一个样,中国人走到哪儿都一样。背井离乡的人走到哪儿都背着那口井。

就像前两天和人说起《流浪地球》这个电影,我说中国人太好玩了,科幻都进入银河系宇宙级别了,居然还要带着地球去流浪。

这个电影的导演,就是我们老家济宁人。

04

昨天下午突然想起来我老家有一种鲫鱼的吃法,叫糟鱼,骨刺酥软,入口即化。

于是跑钱大妈买了两条活鲫鱼回来,按照网上的方子做。


图1是网上的图片,图2是我做的,虽然卖相不佳,但是口味真好吃啊。

关键是火候不够,时间不够,鱼骨鱼刺还没到入口即化的程度。

05

昨天看到年广九去世的消息,倒是想起来一段往事。

高三那年,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每个人的成绩基本定型,有人做最后冲刺,有人干脆躺平,等着拿毕业证走人,有人趁机谈恋爱。事业爱情双丰收,考不上学,谈个媳妇也不错,好歹也是一大收获。


我因为不讨班主任欢心,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位置被排在在后面,后面紧挨着就有一男同学一女同学谈恋爱,两个人眉来眼去,你摸我一把我摸你一把,再就是两个人喜欢嗑瓜子,磕磕磕,动作娴熟,满地瓜子壳。


从那以后,我闻不得那种瓜子的香味,闻到就牙缝里发痒发恨那种感觉。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不喜吃瓜子,也看不得别人磕瓜子。

高考结束,男同学考了个中专,女同学落榜,两个人自然不可能在一起。

男同学在中专里遇到贵人,毕业后分到省外贸系统,混世界的能力很强,现在据说是某个外贸学院的领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的记忆之美食篇
作为丰县人,如果连这些都没吃过,你的人生注定充满遗憾!
老家的土索面
不要说咱四川没有面
老家的糊涂面还有人记得吗?一碗糊涂面浓浓家乡情,吃过的举手
此心安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